清明将至,赣榆区各镇、各学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以“清明祭英烈·丰碑砺童心”为主题,组织青少年学生广泛开展红色研学、主题宣讲、文化传承、实地缅怀等主题活动,以多样的活动形式、丰富的活动内容,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基因,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主题宣讲知清明
墩尚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墩尚中心小学举办了红领巾寻访活动。墩尚中心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怀着崇敬的心情赶往敬老院,看望革命英雄颜景余同志。在温馨而庄重的氛围中,大队长为颜景余同志戴上红领巾。之后,颜景余同志开始向孩子们讲述战争峥嵘岁月。他的话语朴实而有力,将少先队员们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讲述了自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如何与战友们并肩作战、共克时艰的亲身经历,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少先队员们聚精会神地听着,仿佛穿越时空,仿佛目睹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赣马镇组织300名师生与“五老”志愿者前往抗日山烈士陵园、国防教育基地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五老”志愿者用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为学生们讲述抗日山的历史和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再现了当年先烈们为了民族解放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感人场景,引导学生们勿忘国耻、砥砺奋进。
童心巧手话清明
黑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里,孩子们拿起画笔,画出了他们心中的清明,在他们的笔下:青团圆润可爱,仿佛散发着艾草的清香;柳枝随风摇曳,寄托着思念与生机;有的小画家还别出心裁,用细腻的笔触,将青团、柳枝等清明元素作为绘画底色,点缀在古风仕女的衣袂裙摆间……一幅幅充满古风意趣的画作跃然纸上,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天真烂漫。
墩尚镇的青少年学生在听完颜景余同志讲述的历史后深受触动,返校后,少先队员们拿起笔,写下了自己的寻访心得。一篇篇真挚的文章流淌出了他们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和对今天美好生活的珍视之意。通过撰写心得,少先队员们不仅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心,还进一步加深了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致敬英烈忆清明
连云港市城头中心小学组织500余名师生徒步上抗日山开展祭英烈活动,此项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了50年。30年前参加活动的学生有的已经成为了今天带队的老师。抗日山上,他们集体默哀鞠躬,为烈士敬献花圈,表达对先烈们的深深悼念之情。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要将这份对先烈的敬仰转化为持续学习、砥砺奋进的动力,为将来建设美丽新中国贡献力量。
赣榆发布
,赞123
班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携手夹山中心小学、班庄中心小学、欢墩中心小学,在抗日山烈士陵园共同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意义深远的清明节活动,让青少年们在缅怀先烈中汲取奋进力量,厚植家国情怀。在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师生们高唱国歌、敬献鲜花、默哀沉思。随后,他们来到碑林前,小心翼翼地蘸湿毛巾,轻轻擦拭着一块块碑文,仿佛在抚摸着历史的脉络,触摸先烈们留下的精神印记。
赣榆发布
,赞84
青口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青口十八勇士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和赣榆区华中路小学共同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通过沉浸式红色教育引导学生赓续英烈精神,厚植家国情怀。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全体人员整齐列队,面向青口十八勇士纪念雕塑肃立默哀。少先队员们胸前的红领巾在春风中飘扬,退役老兵胸前的勋章闪耀着历史的光芒,师生志愿者们手持的菊花寄托着无尽的哀思。
连云港九里小学党员教师及四五年级全体师生前往小沙东海站纪念碑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寻访伟大精神”清明节红色研学活动。“五老”辅导员王从广老师为队员们讲述了《血染的浪花——小沙东海战》,队员们认真聆听,牢记这些英勇牺牲的英烈。随后,队员们神情肃穆,依次缓步走向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敬献菊花,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深情和哀思,深切悼念为革命事业前赴后继、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
连云港市徐山中心小学组织少先队员来到抗日山烈士陵园和董力生故居纪念馆开展了“循行知足迹研学 启少年智慧润心”为主题的清明节研学实践活动。在抗日山烈士陵园,少先队员们通过敬献花篮、唱队歌、为烈士墓献词等活动,追溯抗日烽火岁月。在董力生故居展陈中,少先队员们通过实物、影像及讲解,了解了董力生的生平事迹与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