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南通市海门区供电公司发挥电网联系千家万户的行业优势,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工作,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让光明事业绽放出文明之花,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凝心铸魂,构筑文明创建“强引擎”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不懈筑牢精神之基。一是强化思想引领。坚持公司党委对文明创建工作的领导,成立公司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健全文明创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发挥以上率下作用,落实“第一议题”、中心组学习等制度,领导班子示范带动广大职工深学细研、学思践悟。依托“三会一课”、“尚学”夜校、“行走的思政课堂”等载体,开展分众化、互动化学习教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二是提升道德素养。实施职工思想道德素养提升行动,开展“道德讲堂”、“謇公家风课堂”,举办拜师礼、成长礼、入职礼、退休礼等“四季·四礼”活动,涵养职工道德情操,促进良好行为养成。三是坚持以文化人。建好用好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书屋、海电历史展陈馆等新时代“海电”文化阵地,开展“海电·印记”系列主题宣传,提升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大力选树宣传先进典型,开展“凡人微光”专题宣传21期,公司涌现出“江苏好人”汤向华、南通市第100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张彦、见义勇为个人胡新等优秀员工。
二、德润人心,打造文明实践“风景线”
广泛开展“电暖流”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打通文明实践的“最后一公里”。一是建强文明实践阵地。在公司营业厅设立文明实践基地,依托供电业务所和“第一书记”驻村场所建设文明实践点,形成全域覆盖、互联互通、便民利民的“电暖流”文明实践服务圈,主动融入所在地文明实践体系。二是壮大文明实践队伍。发挥6支志愿服务队、107名在册志愿者作用,连续4年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组织劳模典型、优秀青年、爱心员工,开展敬老助残、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等文明实践活动。三是彰显文明实践价值。发挥行业特色优势,常态化开展电力科普、电器修理等志愿服务活动。面向新业态就业群体,打造集休息、应急、充电为一体的“电暖流·爱心驿站”。开展“光明与文明同行”“城乡结对、文明共建”等活动,在助力乡村振兴中推动农村文明风尚养成。
三、惠泽民生,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紧扣群众需求,办好民生实事,履行社会责任,持之以恒利民惠民。一是强化用电保障。强化“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理念,针对个别区域频繁停电开展专项整治,年均不停电作业超4500次,用户平均停电时长同比减少53%,百万户投诉意见数连续3年全省最低。有力应对“4·30”风灾、台风“梅花”等极端天气,7支电网铁军突击队驰援湖南、苏州抗灾保电,帮助兄弟单位筑牢“光明防线”。二是提供延伸服务。聚焦文明电、安全电、绿色电,完成1343幢居民楼飞线整治、180台户外配电箱彩绘美化。常态化开展电力体检活动,帮助学校、养老院等重点单位消除用电安全隐患110余项。推广“供电+能效”服务,为纺织、船舶等企业用户推送节能账单1200余份,指导节能降费。三是履行社会责任。“通电东洲”党员服务队、“謇爱”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活动810次、帮扶群众2000余人。创新推出“伏特电学堂”电力知识科普品牌,开展“童心探索电力奥秘”等校园宣讲33场。实施“爱心天路”工程,连续10年对口援助西藏小学,募捐资金3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