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黄开明,当过兵,担任过洪泽区岔河镇其虎村党支部书记, 2009年退休后,加入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把温暖无私奉献给孩子们。[查看详细]
在洪泽区高良涧街道洪渠社区浔河花苑小区,提起沈永英这个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多年来,沈永英每天忙碌在社区工作的第一线,积极投身社区建设,做的好...[查看详细]
作为一名高校老师,她一直致力于科技创新,全力服务“三农” ,先后主持完成了“热应激条件下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农作物秸秆生物饲料养羊...[查看详细]
龙川情优抚社工事务所有好几名志愿者的名字叫“巧云” ,昨天,众“巧云”一起前往江都樊川镇樊南村八湖组张巧云奶奶家,看望这位扬州最长寿老人。[查看详细]
今年58岁的何仁海,是浦口区交通运输局公路站永宁工区主任。[查看详细]
“父亲一直铭记着爷爷生前的革命精神,并以爷爷为荣,传承爷爷的红色基因,恪守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传统,我们长期被这种精神所影响,也正在把这种精神传承...[查看详细]
近三年来,“工作室”成绩斐然,不少教师获得了“南京市德育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德育学科青年教师”“溧水区德育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查看详细]
在邗江区邗上街道冯庄社区武庄新村,有一位15年如一日照顾公公的好儿媳赵永琴,她用勤劳、善良、质朴的举动,诠释了“久病床前有孝媳”的佳话。更难能可贵的...[查看详细]
一把管子钳、一辆老旧的电动车… … 58岁的朱卫国,每天依旧奔波在维修一线,他是南通市水务有限公司港闸分公司维修一队班组长。今年五一,他获得南通市“五...[查看详细]
性格像温水、意志像磐石,别看宗仡君才年过三十,但他勤奋稳重、勇于担当,对守护蓝天碧水事业充满热情。宗仡君说,绿色事业是他的挚爱,为了头顶的蓝天和脚...[查看详细]
靖江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征缴处主任丁玲华在社保条线上已工作了20多年,她常常叮嘱窗口的同事: “参保人员来咨询办理业务,能一次办结的要一次办结,不能一次...[查看详细]
秦杰,出生于1965年6月,原来是泗洪县人民医院呼吸科的护士长,现在是泗洪县夕阳红老年照料中心理事长。2003年5月,她响应泗洪县委、县政府号召,在岗兼业,创...[查看详细]
她叫朱金娣,原湖南路街道渊声巷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查看详细]
90后的姚慈胜是泉山区翟山街道姚庄社区党委副书记。创文进入攻坚阶段后,他更是以坚定的意志和昂扬的斗志,身先士卒、带头指挥、率领工作人员冲锋在创文第一...[查看详细]
在上海路社区蛋品厂宿舍,进入小区随便问一个居民,是否认识一位姓赵的照顾公婆的儿媳,对方肯定会竖起大拇指,夸起这位儿媳孝老爱亲、待人热情。这位家喻户...[查看详细]
她是电缆工里寥寥无几的女性,面对粗壮沉重的电缆电线、满是恶臭的埋线沟井,在烈日灼灼的三伏暑天、在雪虐风饕的数九寒天、在夜深人静的无边黑夜里毫不退缩...[查看详细]
为照顾妻子,杨松虎放弃事业,每天照顾妻子的饮食起居,还为她讲笑话、带她旅游,如今已陪护妻子与病魔抗争了15年,共同创造了“抗癌奇迹” 。[查看详细]
榜样力量:李同林, 1963年出生, 1980年参军入伍, 1995年参加军事演习荣立三等功一次。2003年退役时选择自主择业,留在原部队驻地沭阳县创业,后来加入沭阳...[查看详细]
榜样力量:徐爱文,男, 1962年8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1981年10月入伍, 1995年5月转业回乡,在一乡镇卫生院工作, 2002年因改制下岗。先后外出打工、种地...[查看详细]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每一个楼盘,我们都要当成艺术品去建设。” 4月30日上午,刚从南京领奖回来的许钱来到创新工作室,查阅施工图,与同事们一起研讨技术攻...[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