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苏州 > 正文
昆山父子逆境中传递正能量 低保户感恩社会捐出遗体
2022-04-14 11:54:00  来源:苏州日报  

看着手中的《捐献遗体交接单》,家住昆山市张浦镇的陆建良仍然止不住情绪翻涌。日前,遵循父亲陆云根遗愿,并征询过长辈意见后,在张浦镇相关部门的协助下,陆建良向苏州红十字会完成了父亲遗体捐献手续。如今,父亲捐献的角膜、眼组织正造福于眼疾患者,让他得以另一种方式重新注视着这个世界。

今年36岁的陆建良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母亲在他8岁时不幸逝世,而从小和他相依为命的父亲长期身体不佳,后期还患上多功能骨髓瘤,需要专人照护。爷爷是抗美援朝老兵,起初,一家人靠着老人每个月准时发放的抚恤金还能缓解一下经济压力,但老人去世后,家里基本没了生活来源。“多亏政府和社会帮助,让我们感受到温暖,一直没有减少对生活的信心。”陆建良说。

结合陆建良家庭实际,张浦镇社会事业局在全面评审后及时将其纳入低保户,同时,时刻关注其父子就业情况,尽可能提升其家庭“造血功能”。在充分听取陆建良父子意愿的基础上,张浦镇先后为他们提供多份职业选择,社区也不定期上门关怀探望,跟踪解决其实际困难。

“爷爷经常教育我们,要时刻感党恩、念党情;父亲也经常跟我说,政府的关心不能忘,有能力也要积极回报社会。”虽然身处逆境,但相濡以沫的一家人对生活从不抱怨,不仅乐观豁达,而且乐于助人。

虽然从小失去母爱,也没有优渥的家境,但陆建良却养成了一颗朴素善良的心。“他为人老实,又充满正义感,印象最深的是,2020年疫情发生时,得知社区在招募志愿者后,他第一时间报了名。但社区考虑到他还有患病父亲需要照顾,便婉拒了其请求,没想到他反而急了。”与其相识多年的张浦镇社会事业局原局长周红和同事们见证了他一路成长的历程,她回忆说,陆建良还因此特意跑到镇政府来“告状”,让工作人员帮他“走后门”。

前不久,陆建良父亲病情恶化,弥留之际说起遗体捐献的事情,加上考虑到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吃紧,如果在小区操办丧事会对居民和社区造成较大干扰,陆建良便找到张浦部门,请求帮忙联系捐赠事宜。

“世界上比我们不幸的人还有很多,动迁后我们的生活也得到了较好的保障,未来想找个心仪的女孩过好踏实的一生。”陆建良说,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如果能为社会做点贡献,人生才真正有价值。跟随父亲的脚步,他也下定决心,准备登记为一名器官遗体捐献志愿者。(驻昆山记者占长孙)

责编:苏州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