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徐州 > 正文
徐州市贾汪区:不断擦亮绿色发展生态“底色”
2023-12-26 09:34:00  来源:徐州日报  

大洞山上,圣水湖畔,亭台水榭边绿植环绕;

解忧湖边,龙吟湖畔,晨跑的市民笑意盈盈;

潘安水镇,冬捕起网,丰收的喜悦洋溢脸庞;

……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们在绿水青山、公园绿地中流连忘返,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无私馈赠和盎然生机,成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有力注脚。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潘安湖神农码头,望着波光粼粼的湖面,称赞贾汪转型实践做得好,现在是“真旺”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能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他强调,塌陷区要坚持走符合国情的转型发展之路,打造绿水青山,并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近年来,贾汪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高质量再造绿水青山”为出发点,把生态立区放在首位,持续开展采煤塌陷区治理,实施生态修复,大力实施荒山、废旧宕口生态修复工程,全面恢复区域内自然生态系统,不断擦亮绿色发展生态“底色”。

绿色故事

12月16日,潘安湖景区潘安水镇人声鼎沸,第三届潘安湖冬捕节启动。清澈的湖水中,随着大网收起,一条条超10斤重的鱼儿翻腾着浮出水面,场面煞是喜人。

潘安湖,这里曾经是全市最大的采煤塌陷区,经过生态修复、景观构建,已蝶变成湖阔景美的国家湿地公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潘安湖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这里有300余种植物构成“绿色”底色,数万棵水杉绵延铺展;200余种鸟儿在此栖息繁衍,其中不乏震旦鸦雀、青头潜鸭等珍稀野生动物;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水体清澈明净,滋养着40多种水产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截至今年11月,潘安湖景区已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创造营收1500余万元,带动周边群众400余人就业。在潘安湖景区,有很多年轻人从外地辞工后回到家乡,有的在景区工作,有的开起了农家乐。“大家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都说做梦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会回到挖煤的塌陷地,会在这片塌陷地吃上‘生态饭’。”潘安湖90后船娘朱雪宁告诉记者。

湖面波光粼粼、水鸟翩跹。作为潘安湖采煤塌陷地综合整治三期项目,占地770亩的解忧湖竣工后,昔日累累“伤疤”变成一碧万顷的满目秀色。据悉,贾汪区先后实施小南湖、解忧湖、龙吟湖等塌陷地治理工程,完成各类采煤塌陷地复垦治理总面积9万余亩,再造耕地5万余亩,形成湿地景观1.18万亩。

潘安湖是贾汪完成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转变的缩影,集中展现了该区践行“两山”理念、推动转型发展的丰硕成果。“潘安湖采煤塌陷地绿色转型”获评全省生态环境系统2022年度十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贾汪区作为访谈嘉宾单位参加2023年生态文明国际论坛会议,就“两山”理念实践成果经验进行介绍;贾汪转型蝶变故事成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省委书记信长星讲到的五个“美丽故事”之一。

绿色版图

今年12月21日,穿过大李庄村和新206国道,沿着水泥路一路上山,记者来到贾汪区国有公益林场,见到了护林员孙业洪。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孙业洪和妻子已在此坚守20多年。

“以前都是光秃秃的石头,现在变成了树林。”孙业洪指着水泥路两旁的树林说,“20多年来,树林越来越茂密,小动物也多起来,最常见的是野兔和各种鸟类……”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近几年,几乎见不到来捡拾柴火、破坏树木的人了。现在最大的任务就是防范火灾。”孙业洪说。

贾汪区国有公益林场面积达3866亩,主要有麻栎、榔榆、侧柏、刺槐、五角枫、臭椿等20多个树种。林木蓄积量达1.97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95.87%。

河面野鸭嬉戏,岸边市民悠闲漫步。全长9公里的临城河,近年来通过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和生态景观建设,实现了流域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转变,已蝶变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幸福河。“通过落实三级河长体系、推行社会化市场保洁、补水提升水景观、推进污水处理等举措,临城河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贾汪区水利工程管理所所长何洪波说。

2018年以来,贾汪区生态修复版图不断扩大,共计实施生态修复工程39个,重点实施省投土地整治项目13个、徐州市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项目17个、省级山水林田湖草试点工程9个,直接投入资金25亿元;建设省级绿化示范村36个,新增造林面积11万余亩。

今年,依托“国家山水工程”项目,贾汪启动清泉湖和董庄湖共计3000亩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工程,全面推进新一轮生态修复实践。

大洞山上,层林叠翠。“2020年以来,在‘二次进军荒山’绿化工程的基础上,对大洞山及其周边山体的部分斑秃地块和生态系统脆弱的侧柏纯林进行了绿化补植、混交改造,相继实施了山林斑秃补植、山林林相改造工程。”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贾汪分局造林绿化科科长王静说。

近年来,贾汪大力开展“二次进军荒山”行动,完成绿化造林4.2万亩、山林斑秃补植和林相改造0.84万亩,林木覆盖率提升至30.8%,绿化覆盖率提升至46.13%,大洞山荒山绿化工程成为全国石灰质山体造林的样板工程。不牢河生态修复工程、清泉湖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工程等4个项目成功入选国家“山水工程”。

当前,贾汪区正编制大洞山生态岛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旨在通过项目化推动,打造大洞山生态岛链,提升自然地理单元的系统性和连通性,为生物栖息、繁衍、迁徙提供良好场所和生态通道。

聚焦野生动物保护,贾汪把全区划分为7个网格,调研生物多样性本底值。“我们计划年内在茱萸山街道墨上集景区建设生物多样性线下展示馆,让市民更真实地感受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强化对本土生态文化的认可和自信。”贾汪区生态环境局局长朱雪峰说。

绿色发展

走进徐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大蒋门矿区,只见山坡上满目青翠,草木繁盛。这是该公司近年来“边开采、边覆绿”的绿化成果,目前总治理面积已完成6.66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880亩,种植各类树苗20多万株。

位于江庄镇的江苏诚意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其两条水泥粉磨生产线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引进自动控制和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智能化工厂建设模式。为了实现绿色发展、节能降碳,在基建过程中投入了大批低能耗设备,基本实现用地节约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

良好的环境同样离不开产业转型升级。走进徐州工业园区国晟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现场,备料、焊接……宽敞明亮的洁净车间内,工人忙碌而有序,一块块组件在产线上加速生产。

不只是光伏产业,聚焦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三大主导产业,贾汪绿色多元产业结构初步形成。坚持绿色发展,集聚转型动能,依托徐工集团、吉麦新能源汽车等龙头企业,着力打造高端工程机械、新能源汽车和绿色智慧建材等工业经济产业链条,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

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贾汪严格落实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着力招引建设生态友好型项目,严控“两高”项目准入,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节能低碳技术推广运用,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降至259.79万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降至0.612吨标准煤/万元,绿色产业体系加快构建。2022年9月15日,生态环境部在中宣部“中国这十年”新闻发布会中点赞贾汪转型发展:贾汪区通过大力实施采煤塌陷区治理、荒山绿化、水系治理,实现了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身。

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在涵养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通过筑牢生态环境之基,贾汪全域旅游驶上快车道。大洞山下,刘山宕口修复工程让昔日废弃矿山披绿换新装,许阳村将锦鲤文化融入乡村旅游,成功搭建起一个集养殖、观赏、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农旅融合平台。“刘山治理好后,我们村一改过去的脏乱差,一跃成为美丽乡村,吸引各方游客来游玩参观。”许阳村党总支书记鹿丙道介绍。

近年来,贾汪区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制定区级乡村旅游评价标准,新增杏花村、御品葡萄采摘园等乡村旅游点11个,建成香包文化大院以及滑雪、滑翔伞、滑草、漂流、攀岩等体育示范项目。

“种粮食”变为“种风景”、“土特产”成为“金饽饽”,贾汪区探索出了一条“农田变花园、农产品变商品、乡村变景区”的特色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之路,带动农村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今年以来,贾汪区接待游客106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24亿元。徐州大洞山旅游度假区体育旅游精品路线入选2023长三角地区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土盆村创成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徐州之夜”成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新的集聚区……

青山如黛,绿水盈盈,已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级生态修复示范区的贾汪,正朝着“创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方向踏实前进。

落实“生态立区”战略,持续提升环境更美生态更优行动,不断擦亮绿色发展生态“底色”。贾汪区委书记薛永表示,将重点做好“改”“建”“管”文章。“改”就是要坚决完成中央、省环保督察和省委巡视交办问题整改。“建”就是要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完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管”就是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管控水平,做到加强监管与优化服务并重。本报记者 蒋新会 李权 张雷 通讯员 吕向阳 陈怀志 鹿丙全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