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海门抗美援朝老战士家属捐赠遗物
希望更多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2021-10-17 10:32:00  来源:江海晚报  

从朝鲜战场带回的毛毯。陈亚东 张祖平

15日,在南通市海门东洲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施锦洪带着八旬母亲赵治美以及姐姐妹妹等,将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父亲施兆明生前从朝鲜战场带回的毛毯、皮质公文包以及回国后在部队使用过的皮带等遗物,捐赠给江海博物馆,希望这些曾见证父亲烽火岁月的物品能让更多人铭记那段历史,珍爱现在的和平。

身经百战的父亲在战斗中受伤

71年前,施锦洪的父亲施兆明和其他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一起,以巨大的牺牲精神,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者,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换来了人民的和平生活。

“父亲老家在悦来镇保民村,也就是当时的海门县启镇乡保民村。父亲三兄弟先后参军入伍,参加过很多战斗,均负过伤,小叔还落下了腿部残疾。”施锦洪说。

1927年出生的施兆明,于1944年1月加入新四军,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警卫员、通信员、副排长、排长、副连长等职,荣立四等功4次。1952年9月随23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任副连长。1955年被授予中尉军衔,1956年获“解放奖章”。

施锦洪说,父亲在他一周岁时就不幸去世了,因此对父亲很多战斗经历无法详细了解,但从父亲留下的各类证书及相关资料中知道,父亲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父亲参军3个月后作为主攻部队的一员参加了位于如东的南坎战斗,打击日军和伪军。之后,又和战友们一起参与围委巷、芦家、章吴村石崮本、陶城、费城等战斗,以及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听母亲说,父亲从部队转业时,身上还留有弹片。

父亲救人后离世政府暖心关怀

施锦洪说,父亲抗美援朝回国后,随部队来到当时的山东滕县,在那里经人介绍相识了母亲,半年之后便结了婚。1958年,父亲转业至当时的海门县通用机械厂、县供销社工作,母亲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跟着转业的父亲来到了海门。

“父亲从部队转业后,依然保持着军人作风。”施锦洪说,1964年7月的一天,父亲看见一农村房屋着火,便迅速冲进火场救人,不幸被烧伤感染,经医院抢救无效病逝,享年38岁。而当时,母亲肚子里还怀着妹妹,他刚满1周岁、姐姐才7岁。

“在父亲患病期间及后来的岁月里,当时的县供销系统对我家始终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施锦洪回忆说,父亲住院期间,供销系统领导多次前往探望或写信,鼓励父亲战胜病魔。父亲去世后,供销社又把母亲和他们兄妹三人的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安排母亲在三阳供销社工作,给予兄妹三人补助,学费全免至高中毕业。

党和政府的关爱给了母子(女)四人坚强生活的信心。母亲守寡60年,克服了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等诸多困难,含辛茹苦地把他们三人拉扯大。现如今,他们三人均已成家立业,生活幸福,施锦洪还成为东洲联合会计师事务所所长。

希望父亲遗物让后人铭记历史

在捐赠现场,今年已83岁高龄的施兆明妻子赵治美说,她一直珍藏着丈夫从朝鲜带回的毛毯,即使在当年生活最困难时,都舍不得拿出来使用。

“父亲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们,希望能将他生前的物品展示出来,感染更多的年轻人。”施锦洪代表母亲和他们兄妹几个说出了心中的愿望。他们把父亲在抗美援朝期间及后来所有的毛毯、皮带、皮质公文包等遗物捐赠出来,希望藏品能够发挥它的价值,告诫后人,不忘历史,励志前行,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当天捐赠结束后,施锦洪带着母亲、爱人、姐姐、妹妹等一同参观了江海博物馆,接受海门历史、革命史教育,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家属把施兆明同志生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使用过的物品捐赠出来,这是非常珍贵的。”江海博物馆馆长袁峰说,有这样的红色文物捐赠,极大地丰富了江海博物馆文物收藏。他在感谢施兆明家属的同时,也积极鼓励广大市民能够向博物馆捐赠有意义的文物和革命见证物,让博物馆收藏更加丰富,也让广大市民得到更好的教育。

(记者陈静  通讯员陈亚东 张祖平)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