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为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2021-11-04 08:50:00  来源:南通日报  

既要“含金量”,更要“含绿量”。

今年,以南通市任港街道为主要辖区的“城市副中心”建设正如火如荼。产业项目加速落户,城市形象日新月异,高颜值的公园、小区次第“绽放”,居民的生活更有品质……任港街道人大工委以此为契机,发扬先贤张謇的实干精神、传递服务乡梓的赤子之心,开展系列主题实践活动,用实在作为取得实在效果。

任港街道西临长江,北靠通吕运河,任港河穿城而过,倪虹河、运料河、工农河等重要支流构成城市西部血脉。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这片位于主城区西部的老工业集中区,曾经工业企业、仓储企业、小化工企业、城中村扎堆。过去的任港路,工业企业沿路两侧一字排开,高耸的烟囱向大气中排放着大量的粉尘、烟尘。随着任港湾和五龙汇城市副中心的建设脚步,任港街道迎来城市发展的“沧桑巨变”。

10月27日,通吕运河东分水岛碧草如丝,星星点点的一串红、波斯菊、凤仙花为碧绿的地毯穿上了一身花衣。今年,这片美丽的生态分水岛成了主城区居民的网红打卡地,但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处于“野蛮生长”的区域,民居、单位、码头、船只集聚。随着去年7月的区划变更,通吕运河沿岸区域越显重要。为了让这片位于主城区第二生态圈怀抱中的腹地成为城市副中心的首个“见形象”的项目,区人大代表、任港街道党工委书记高峰,区人大代表、城港社区党委书记陈锋等聚焦分水岛民居、非居拆迁工作,以实干担当推动7700余平方米民居、12400平方米非居的拆除工作,为生态花岛的打造奠定了基础。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南通考察时,曾用“沧桑巨变”点赞崇川长江大保护工作。为推动长江大保护走深走实,区人大代表袁美华等常年奔波在长江禁捕工作一线,区人大代表翁志武等一心投入任港老镇开发建设。目前,通州港务公司货运码头拆除、任港老镇开发等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打造高品质城市副中心,任港街道坚持走既有“含金量”、更有“含绿量”的发展之路,统筹推进绿色高端产业创新升级,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低端产业升级,老旧片区更新,老镇合理开发……任港街道人大工委紧盯任港湾五龙汇城市副中心建设,挖掘代表优势和潜能,有力助推辖区房屋征收工作,释放了近110万平方米可开发建设用地,清零拆迁项目38个,为片区项目落地、开发建设争取了更多空间。空间腾出来了,围绕区委、区政府对任港湾五龙汇重点片区“大力发展新兴科技产业、专业服务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文化旅游为代表的生活性服务业”定位,任港街道积极打造现代化服务业产业集聚带,旅游休闲中心、国际商贸服务平台、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项目正在深度洽谈中。

作为崇川区的老城区,任港街道辖区内有18个建于2000年前的老旧小区。去年,任港路新村在全国率先试水城市更新,不制造“拆迁户”,按照原址拆建,居民回迁的方式实现1500多户居民全部搬迁。在此期间,人大代表充分发挥来自人民、根植人民的优势,深入一线,与居民开展座谈、解读政策,在项目推进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任港街道辖区晨苑小区、陈家小园、城港新村等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共涉及3000余户居民,拆违近4万平方米。区人大代表王红燕、高莉萍、管伟等针对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健身器材维护等工作,开展多轮走访、实地调查。针对推进过程中的难题,人大代表们全程参与改造工作,与区、街、社区多方反复会商优化改造方案,耐心解读政策,不断提升居民支持率。

接下来,任港街道人大工委将进一步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围绕区、街中心工作和任港湾五龙汇片区开发建设重点项目,攻坚全民健身中心、市民中心、沿江沿河生态及教育医疗配套地块开发等工作,为城市副中心建设贡献人大力量。

(记者 袁晓婕)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