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完善“网格+河长制”人人行动守护水清岸绿
2021-12-25 09:31:00  来源:南通日报  

“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从‘脏乱差’到‘美又绿’,南通市易家桥环河今非昔比。”

说起易家桥环河的变化,在崇川新城桥街道易家桥新村居住了近30年的洪启贤,最有发言权。

贯彻“一区五城”水韵生态城建设,易家桥社区网格推动河长制从“有为”向“有力”的转变,在辖区内全面推行“网格要素+河长制”工作机制,一大批“民间河长”活跃在治水一线,用有力、有为的行动守护水清岸绿。

一图在手,第一时间锁定点位

“有了这张地图,我们能第一时间锁定重点巡查区域,监督重点排污店铺。”易家桥社区易助网格长、护河志愿者组织“环河卫士”的负责人张承祖介绍。

易家桥新村范围大、网格区块多,河道流动方向由南向北转了好几个弯,加之菜市场周边店铺林立,防止偷排污水,精准定位,找到河道治理的薄弱环节十分重要。

为此,易家桥社区网格组织“环河”河长、网格员,通过实地走访、实景查看,人工绘制了一张河道治理的“网格地图”,详细标注了巡河工作的重点区域、重点商铺,实现“一图在手,工作分明”的效果。

守护家园,人人都是“河管家”

“河道就在家门口,居民出来散个步,就能看到河道情况。”袁双慧是“环河卫士”的队员。在她看来,河道整治实现长效化管理,关键要发动网格居民,守护自己的家园。

易家桥环河河道长,流经区域大,横跨多个网格邻里,单靠河长难以实现对河道情况的实时掌握。为此,易家桥社区将“河长制”与网格员工作、网格居民生活有机融合,实现对易家桥环河北河段常监督、看常态、有长效的治河效果。

护河队里不仅有网格工作人员、保洁员,也有来自网格的居民群众、护河志愿者等。他们按照网格居住的地理位置、保洁包干区域、生活作息时间等,包干到人、负责到底。

“掌上巡河”,发现问题即时处置

“环河桥点位的同志请注意,我这里观察到有大片白色垃圾正在往下游漂流,请桥边安排人员清捞。”网格员刘伟男在33号楼河边看到情况后,第一时间通过网格终端手机把信息发送给了桥边的工作人员。当漂浮垃圾到达桥边时,“早有准备”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进行了打捞。

“联合、即时、智能、协同”是网格移动终端的优势。易家桥社区网格给河长配备了即时工具,使得河道治理工作更加精准高效。

易家桥社区网格员兼河长黄郁珉在终端手机上进行点开、手写、拍照、上传后,73号楼河边堆放的建筑垃圾和废弃家具信息,立即被上传至终端后台,指挥中心第一时间获得相关情况并发送派单,城管和卫生部门的工作人员接收到任务后,出发到相应地点查看处置,如无特殊情况,当天便可实现堆放清零。

护好“责任河”,是社区网格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易家桥社区网格通过创新“网格要素+河长制”的工作方法,实现治理河道的科学高效和文明长效。

(作者周建)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