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制作者、爱好者、刘桥镇群众齐聚一堂。 记者许丛军
“草长莺飞,杨柳醉绿。在这春意盎然的美好时节,我们欢聚在秀水园文体广场举办刘桥镇第二十八届风筝节。”9日,南通市通州区刘桥镇秀水园内花团锦簇、彩鸢竞舞,千余名风筝爱好者徜徉其中,刘桥镇第二十八届风筝节正在这里举行。
刘桥是全国闻名的哨口板鹞之乡,是“南通哨口板鹞制作技艺传承基地”,板鹞制作、放飞已有千余年历史。每年农历三月初一是广大鹞友聚会的日子,来自各地的板鹞爱好者以及许多民间手工艺人都会齐聚刘桥,领略浓厚的风筝文化,接受安全放飞、保护电力设施的教育,销售或购买各类风筝产品,每届风筝节都堪称一次风筝的盛会。
钱海兵从事哨口制作已经有20多年,“我从刘桥镇第三届风筝节就来参加了,此后一届不落。”今年依旧不例外,钱海兵带了七八十对哨口来参加活动。在他的摊位上,一对对大小不一、颜色鲜亮的哨口吸引了不少板鹞风筝爱好者。钱海兵一边展示一边向众人讲述哨口制作的“门道”以及使用方法:“哨口响不响,好听不好听,和哨口大小、形状、材料有关,而且通过各种哨口的合理组合,可以形成高、中、低音,风送上天,哨口齐鸣。”只见他把哨口稍稍转变个方向,哨口发出的声响就截然不同。钱海兵说,自己到活动现场没多久就卖了上千元。
“扎板鹞风筝的竹子要挑上下粗细比较均匀那种,这样扎出的风筝更稳定。”徐炖华是主城区人,他边仔细挑选制扎风筝骨架的竹子边介绍,这次是特地赶来参加活动的。“我今年78岁了,从小就喜欢制作、放飞板鹞风筝,每年都会到刘桥风筝节来逛逛看看。”
板鹞风筝作为一张文化名片,刘桥镇在不断丰富风筝节内涵的过程中擦亮了这张金字招牌。通过举办风筝节,充分展示刘桥镇繁荣的风筝文化,传承南通板鹞文化,让更多的群众了解、爱上刘桥风筝。南通市级板鹞制作技艺传承人、刘桥镇风筝协会会长施顾华介绍:“板鹞风筝是集艺术和运动于一身的活动。作为传承人,我们走进校园宣传风筝文化,把板鹞风筝以及其他类型的风筝带给学生,让他们亲身体验放飞,产生浓厚兴趣。对于特别喜欢这个手艺的,我们义务培养、传授技艺,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风筝、喜欢风筝,从而更好地传承南通板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者黄艳鸣 通讯员金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