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凡人善举传递“南通温度”
2025-02-08 10:08:00  来源:江海晚报  

2月6日下午,24岁的如皋市红十字志愿者金奕欣入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做准备,将于11日正式捐献采集,她将成为南通市第102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1月20日,海门区红十字志愿者张彦成功捐献342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浮液。1月21日,启东市红十字志愿者奚健辉成功捐献39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2025年新年,继南通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突破100例之后,截至1月26日,南通市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今年已完成了4例器官捐献、1例遗体捐献,这些凡人善举都表明了人间大爱在通城大地上不断被默默传递!”南通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彭晓红十分感慨。

南通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突破100例

“能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别人带去生的希望,这既是一种幸运,又是一份责任!”南通市第100例、江苏省第1540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张彦,对自己能为一位素不相识的女性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感到由衷的开心。

2002年,南通市启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两年后的2004年,南通实现了首例捐献。

“我退休后又到了一家护理院工作,身体一直都很好!”南通市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孙娅原是如东县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她告诉记者,“从我成功捐献已经过去20年,南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突破了100例,这说明大家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认知在不断提高,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我希望这样的爱心传递能继续下去。”

“我成为红十字志愿者20多年,一直在志愿服务和‘三献’宣传第一线,今年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00例,真的让我感到非常高兴,这也是市红十字会和我们广大志愿者不懈努力的结果!”南通市首位男性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林华表示,“虽然我自己已经成功捐献,但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宣传,让更多爱心人士加入无偿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队伍中来!”

近年来,南通市红十字会用心用情用力,优化造血干细胞捐献全流程服务,倡导无偿献血、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等“三献”文明理念,助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

爱相“髓”南通市生命接力呈现“加速度”

“能够成功配型完成捐献,我和对方患者都是幸运的!”南通市第101位、江苏省第1541位、全国第19361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奚健辉开心地说道。37岁的奚健辉是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多年来一直热心公益,积极献血,2021年他还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当造血干细胞缓缓流出我的身体,我仿佛能感受到生命的接力在这一刻完成。想到另一端有一个生命因此而重燃希望,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奉献的价值,希望‘他’早日康复。”奚健辉微笑着说道。

在南通市这些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人群中,有像奚健辉一样的企业职工,也有医务工作者、人民教师,还有公安干警、退伍军人等,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用自己的凡人善举为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

一场场生命“接力”跑出“加速度”,为越来越多的患者及其家庭重燃希望之光。“2002年南通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启动后,最初的10例用时5年,后来的10例用时2~3年,而到了2024年10例仅用时半年,不断缩短的时间数据表明,在南通,生命的接力在持续加速!”彭晓红介绍。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近2万人采样加入中华骨髓库,超过4万人报名登记成为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他们用爱心汇聚,为别人点亮生的希望。

社会各界持续关怀 支持托举“南通温度”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当前我国治疗恶性白血病的重要手段,而在2023年5月前,南通本地捐献者进行采集,至少需要提前5天前往外地采集点打动员剂,进行捐献前的准备。

“经过与市红十字会的沟通协作,我们建成了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点,设置了专用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让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可以直接在本地采集,再也不用跑到外地去采集造血干细胞了。”在南通建成造血干细胞采集点,一直是通大附院血液内科主任刘红教授的夙愿。

2023年5月17日,南通医生陈伟观成为第一位在南通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志愿者。随着36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从陈伟观身体里被成功采集,通大附院成为南通市首个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采集医院,并挂牌“中国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资料库江苏省分库定点采集医院”。

2024年7月,为了进一步提升采集点的建设与服务水平,通大附院东院区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正式运行,造血干细胞采集任务也从该院西院区迁移至东院区。

为确保志愿者拥有一个独立舒适的空间,通大附院在东院区血液内科病区预留了一个最佳床位,按照红十字会的严格要求,从设计图标到详细数据记录进行精心布置,并配备了先进的采集设施和专业的医疗团队,为志愿者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

如果说采集点环境、硬件设施的改善和提高,是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那么市红十字会联合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市烟草公司等相关单位将捐献者纳入见义勇为专项奖励、实施捐献者关怀慰问项目、定期组织礼敬交流活动等一系列举措,则是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送去了精神支持,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

“在市红十字会的组织下,每年我们都会进行聚会,大家也经常互相交流,生活工作上如果遇到问题,大家都会互相帮助,就像是一家人。”陈伟观表示。

“我们将坚持以捐献志愿者为首位的原则,做好动员招募、保留回访、初配相合后的再动员、高分辨采样、体检陪同、捐献陪同以及捐后随访等全流程服务,致力于把红十字会打造成捐献志愿者的娘家。”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服务中心主任余瑶表示。

捐献可再生的干细胞,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生命的接力,期待更多有爱之人加入。

(记者李波)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