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墙灰瓦间,大红灯笼高高挂……10日,寺街历史文化街区内,由南通市崇川区文明办主办、和平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承办的“古街老巷韵味浓·传承民俗闹元宵”寺街City Walk活动热闹举行,来自崇川的道德典型代表、青少年以及寺街部分原住民等欢聚在此,参观老街新貌,携手搓汤圆、猜灯谜、体验非遗文化,感受焕新后的寺街里别样的元宵味。
寺街、西南营是南通城市最古老、历史底蕴最深厚的两个历史文化街区。随着城市的变迁,原本喧嚣的老城愈发冷清。本着“让寺街上演生活,让西南营回归日常”的理念,去年崇川区启动了“点亮寺西”工程,推动寺街“一寺一街一巷”和西南营“一环一带一驻地”有序更新。今年1月以来,寺西第一批改造规划的8家快闪小店陆续亮相。焕上新颜,寺街、西南营成为市民游客的热门打卡地。
当焕新的寺街、西南营遇上传统节日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元宵节临近,为此,崇川区文明办特意选择在寺街举办了这场闹元宵系列活动。
活动伊始,为8名道德模范送上好人元宵礼遇包,营造“崇尚好人、学习好人、争做好人”的浓厚氛围。随后,和平桥街道文明实践推荐官带领崇川区道德典型代表、青少年、寺街部分原住民等从邮政大楼边的巷口出发,开启“寺街City Walk之旅”。
“寺街地处南通古城西北隅,长600多米,寺街之所以叫寺街,是因为在这附近有一座天宁寺……寺街里蕴藏了众多不同历史时期的名人故居……”在文明实践推荐官的解说下,大家了解到了寺街的“前世今生”和寺街的文化,尤其是青少年们,纷纷为这里的历史人文积淀点赞。
沿巷漫步,陶艺手工、非遗蓝染、文创书店、艺术文创、咖啡、寺街小吃……街边的快闪小店结合元宵节纷纷推出特别打卡活动,南通人记忆中的元素融合了更加新潮、多元的文化,吸引了大家的驻足停留。值得一提的是,古街小巷沿途还设置了糖画、虎头鞋等多个非遗体验项目以及南通特色美食代表之一的天生港草鞋底,让大家在古街之中感受到了文化沉淀与传承。
“身不归己(打一三字法律名字)”“年年无事故(打一古都名)”……为了充分体现元宵氛围,当天,100个火红的灯笼将寺街装扮得喜气洋洋,沿途悬挂的240条灯谜迎风飘扬(上图,李斌摄),还安排了志愿者给猜对者兑换小奖品。穿梭于灯笼和彩纸谜语间,大家或驻足凝思,或小声讨论,气氛热烈而欢乐。“叔叔,我猜到‘年年无事故’的谜底了,是长安。”郭里园小学的五年级小朋友秦穆彦兴高采烈地前往兑奖处兑换心仪的奖品。
在南通,一直沿袭“正月十三上灯,正月十八落灯,灯期为6天”的习俗,并有“上灯圆子落灯面”的说法,意思是上灯这天要吃汤圆、落灯这天要吃面。当天,承办方特意邀请道德典型、青少年和寺街原住民一起体验搓汤圆。糯米粉、馅料、托盘……现场,志愿者们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大家围坐一起,洗手挽袖、跃跃欲试。不一会儿,一个个圆润可爱的汤圆就摆满了托盘。“难得过了个像今年这么热闹的元宵节。”在寺街住了50年、今年72岁的常金华熟练地搓着汤圆,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南通好人张志光作为道德典型代表受邀参加了此次活动,他说,早就想来焕新的寺街走一走看一看,今天过来后感觉特别好,“还是第一次在寺街里面过元宵呢,让我们感受到了寺街的活力新生,也体验到了别样的元宵节。”
(记者 陈静 通讯员 李静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