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一早,海安市城建集团的3名水务工人,来到城南花苑南区门口填坑修路,并铺上沥青。
前几天,有居民向“海心安·民生服务直通车”反映,小区门口有出行安全隐患。海安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接单后,在责任单位不明晰的情况下,协调城建集团先解决了问题。
一直以来,海安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目前,海安参与平安建设者涉及社会各个阶层。据该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统计,该部门自3月28日成立以来,该市12345服务量18387件,各级调解组织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867件,市级中心调解矛盾29件,均已调结。
“尖兵出击”,化解群体矛盾纠纷
如意紫都共有住宅2230户、商铺336户。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物业费收缴率不足10%,形成“服务品质波动——物业费收费率下滑——运营资金压力加剧——服务效能减弱”的恶性循环。
面对群众投诉多、意见大的难题,海安市委、市政府派出由政法委与综治中心、城管局、海安街道、物业公司等组成的综合治理工作专班,通过“户户进、人人访”行动,向如意紫都小区全体住户征询了100多条意见。同时,依托智慧治理平台归集整合12345政务服务热线、“海心安”等民意诉求数据,靶向施策实现问题24小时响应处置。在物业费治理攻坚期,综治中心安排10名调解员入驻,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支持,当天调结的物业纠纷最多达20件。目前,该小区物业费的收缴率达99%,已经解决电梯维保、绿化养护、管道堵塞等90多个问题。
海陵社区以“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专项行动为契机,全面推行“把党组织建在小区”,由社区党委副书记兼任小区党支部书记,组建物业、业委会、居民三方联合的“四邻·四四如意”如意紫都小区党支部,成立“红色管理专班”,筹建“红都家话”党群议事厅,创新探索出“三阶六法”治理模式,让该市最大拆迁安置小区实现华丽转身。
海安整合资源,推进综治部门入驻规范化,组建“尖兵”队伍。建立“常驻+轮驻+随驻”方式,推动公安局等12个部门以及诉讼、检察、法律等服务中心常态入驻;建立15个行业专业调处机构,物业、涉房、金融调解机构入驻运行;统筹法学会、平安法治志愿者联盟、心理服务等组织进驻,形成一支强有力的社会矛盾化解队伍。
“士兵突击”,避免隐性问题滋生
4月24日晚,海安市开展2025春季社会面治安集中清查“雷霆行动”。
此次集中行动近3500人参与,集结了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综治中心、城管等市级机关力量,各区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镇村青年干部、网格员、蓝背心等群防群治力量,第二十七期青干班学员、平安先锋团成员、志愿者等加入了清查队伍。此次“雷霆行动”累计检查各类行业场所、出租房屋586家次,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65处。
自2023年10月起,海安在该市范围内常态化开展社会面清查整治“雷霆行动”。今年3月27日晚,墩头镇开展“雷霆行动”,累计200余人在全镇辖区开展“地毯式”排查社会治安风险隐患。
海安抓平安建设,推进运行机制规范化,常态化做好网格“一日双巡”“三提三知”等工作。海安实施群防群治“蓝背心工程”,把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安保人员纳入大巡控体系,目前有109家单位、118条线路参加。年初以来,累计发现各类隐患问题线索327条,配合化解矛盾纠纷100余起,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8名。
海安,每天都在上演平安建设的“士兵突击”,群众安全感显著增强。
“工兵点击”,形成群防群治格局
“天澜湾拐角这家餐饮店,以前油烟大的时候,我家连窗户都不敢开,现在经过街道、社区的督促、整改,店铺都达到了油烟净化的标准,我们终于也能过个清爽的夏天了。”采访中,海安街道西楹社区居民反映。
年初,海安街道西楹社区网格员在摸排走访中,了解到油烟净化、油污排放这一难题长期困扰这些居民后,主动上门协调。
为破解这类基层治理难题,海安街道发挥网格员的“工兵”作用,积极探索“网格+商居联动”新模式。
工兵点击,矛盾消失。海安建设全市矛盾纠纷“基础数据池”,通过线上比对“警情、访情、诉情、民情、舆情”等,实现对矛盾风险隐患“精准画像”、综合施治,及时发现和防范群体性风险。
李堡镇健全领导班子成员直接联系网格制度,标准化配齐专兼职网格员、调解员、安全员、保洁员等“一格五员”,制定“六必到、六必访”行动指南,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信息收集、委托事项办理等服务。今年3月,李堡镇综治中心成立以来,部门联动频次是原先的1.5倍、处理时间缩短57%,群众满意度达98.2%。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提升至97.6%,形成群防群治、共建共享的平安治理新格局。
目前,海安依托南通市综治信息化平台,打通信访、矛调、12345等数据,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综治大联动平台,县镇村统一平台登记,重点部门实时交换,形成情况在网上汇集、处置在网上交办、结果在网上反馈的快速反应机制。
(记者 赵勇进 通讯员 金树林 陈诚 姜佳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