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清晨,南通市文峰街道新城小区的居民成爷爷将已分类好的垃圾拎出了家门,投入小区对应的垃圾箱房里。一旁值守的督导员说:“现在小区的大部分居民都会提前把垃圾分类好,到了投放点基本不需要再重新分拣,大家的垃圾分类意识都有明显提升。”
为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取得成效,文峰街道新城社区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模式,通过“三化”工作法,即宣传引导常态化、垃圾分类精准化、多元激励可视化,有效提升垃圾分类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让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互动宣传常态化,寓教于乐更深入。新城社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线上利用微网格群推送垃圾分类知识,线下通过发放宣传单,在公示栏、单元门口张贴易懂图解等形式,营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浓厚氛围。在小区人流密集的广场及楼栋出入口设立宣传点,由网格员和社会组织雷锋车队志愿者组成宣传小组,开展“生活垃圾知识大转盘”等互动游戏,对在游戏中投放正确的居民送上小奖品,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居民们加深对垃圾品类的认知和甄别能力。
垃圾分类精准化,投放收运更高效。针对不同类型小区的硬件条件和居民生活习惯,新城社区坚持分类施策,量身定制垃圾分类处理方案。在玉兰公寓,推行“分层设桶、定时收取”回收模式,合理设置分类收集点,将厨余垃圾投入指定桶内,由专门人员负责专管专运,畅通资源循环“最后一米”,同时在小区设置有害垃圾箱房,确保各类垃圾各有归宿。在新城小区,物业公司统一配备其他垃圾与厨余垃圾分类垃圾箱,安排志愿者和保洁人员定时收取,在小区南北门设置爱回收投放平台,方便居民投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通过“定点收集+线下投放”回收模式,持续扩大覆盖面。
正向激励可视化,意识提升更入心。为将分类行为转化为长期习惯,新城社区明确职责,带动网格员、微网格员、物业人员、在职党员组建志愿者队伍,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进行现场引导、监督,协助居民精准分类投放。科学规划并固定智能垃圾投放点,实时掌控垃圾分类情况,推行“绿色账户”“积分兑换”等奖励制度,累计10次正确投放可用于兑换实用物品,引入的爱回收智能平台,居民投递可回收垃圾后可直接兑换现金,通过“投放—记录—兑换”的闭环体系,提高垃圾分类投放的准确率,促使垃圾分类从强制要求转变为自觉习惯,培养居民“在家分好类、按时精准投”的良好习惯,持续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
随着垃圾分类的深入开展,新城社区辖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进一步增强。接下来,新城社区将不断拓展垃圾分类覆盖面和影响力,通过常态化开展各类宣传与激励活动,动员居民争当垃圾分类践行者,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共同打造更加绿色、美丽的宜居家园。
(作者季晓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