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节假日,我们村就变成了亲子打卡、果蔬采摘的好去处。”11月27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隆政街道自由村党总支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刘杰站在茂盛鲜绿的果蔬地中说,话语中颇为自豪。
近年来,自由村大力推进和谐魅力乡村建设,积极探索“党建+研学”发展模式,成立“451”志愿队,坚持将关爱“一老一小”纳入志愿服务全过程,在自由村的大地上执笔挥毫,让党建飘“红”、生态增“蓝”、文旅添“绿”,焕发乡村振兴新活力,绘就出一幅“只此青绿”美丽乡村画卷。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青年人口的不断减少,出现了抛荒、撂荒等现象。针对这一情况,自由村针对性开出“处方”,将辖区闲置和抛荒的土地进行综合整治利用,并划分“责任田”,同时组织党员志愿者、青少年到田头,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培育他们的乡愁情怀,引导其自觉参与志愿劳动。此外,该村通过“村居吹哨,青年报到”“群众吹哨,蔬菜送门”的形式,让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在第一时间免费“尝鲜”,形成老百姓家门口永不掉队的“爱心菜篮”。
实干加码,打造青年人才“巧手匠”。该村开设专题农技辅导课,组织辖区种植大户、农技专家定时为辖区青少年志愿者开展农技专题培训,引导他们成长为乡土“小能人”、农民“好帮手”。目前已“孵化”专业青年农技志愿者20余人。突出资源下沉、力量下移,开展“1+1”联谊式帮扶行动,组织党员志愿者定期为困难农户开展农技服务40余次,切实助力农业增收,农民致富。
话在田头,开设陌上树下“思政课”。自由村依托“微聊会”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项目,专题开设“农田茶话会”“桑梓田头话振兴”等微聊子项目,定时组织“百姓名嘴”、理论宣讲志愿者在“蔬你最美”实践阵地宣讲党的助农好政策,讲述当前家乡的新变化。目前,已宣讲30余次。这样,不断引导广大青年干部、青年志愿者投身乡村、扎根乡村、奉献乡村。
志愿升温,解好幸福和谐“方程式”。自由村将每月25日定为“蔬你最美”爱心服务日,组织党员志愿者走访看望特殊困难群体,为他们送去援助和新鲜蔬菜。另外,该村结合四夏农忙、春种秋收,分别采取收割采摘、爱心照料、圆梦微心愿的方式,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送去关怀和温暖。目前,该村已累计关爱帮扶150余户。同时,该村组织青年党员志愿者化身“网红”,开展直播带货活动,有效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蔬你最美”项目基地已由原来2亩逐渐扩展近30亩,各实践点位实现“由点到面”“连点成线”,优化了辖区人居环境,为新时代乡村产业入驻提供良好基础。蔚然成风的志愿氛围也不断引导更多青少年走进乡村,描绘农耕之美、田园之美、生态之美,争当志愿服务“先锋队”。目前,隆政街道已发展青年志愿者超过100人。温暖走心的志愿服务,凝聚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力促进了基层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