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连云港 > 正文
这条爱心路,她走了17年
2024-10-21 11:20:00  来源:苍梧晚报  

她的出现,总是让人如沐春风。她瘦弱的肩膀,扛起的是困难学子的希望。她甜甜的笑容,让人心生温暖。

她的本职工作是医生,但大部分人认识她都缘自助学。

17年来,她几乎踏遍了连云港市赣榆区的乡村阡陌,一家一户了解困难学子的家庭情况;每到周末她就开车到处奔走,自费为学生购买营养品改善伙食;她像家人一样和困难学子交流谈心,帮他们减轻思想负担和学习压力,是他们心中的知心姐姐。

她就是连云港市赣榆区义工协会理事吴心洁。

一则新闻

让爱心发芽成长

“这个学生的父亲患有残疾,全家低保。”“这个学生是单亲家庭,父亲去世,家里全靠母亲打零工维持生活,还有一个姐姐在上学。”……吴心洁向记者展示她随身携带的登记册,上面写满了字,她说:“这些都是我走访时了解到的需要帮助的学生的具体情况。”

今年上半年,吴心洁走访的脚步遍布赣榆各个乡镇,对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家庭进行摸底调查,记录在案。“我要尽可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困难学子,把每一分钱都交到他们手上。”

吴心洁是一名中医,在赣榆经营一家“康洁药房”,除此之外,她还是“爱心妈妈”、志愿者。

吴心洁说自己参与公益活动并非一时冲动,是父母为她播下了一心向善的种子,后来遇到合适的时机,她心中的种子就发芽成长了。

时光回到2007年。有一天,吴心洁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视机,屏幕中播放的云南孤儿阿强的报道跃入眼帘,这个孩子在本该无忧无虑的年纪,因失去双亲只能靠流浪乞讨生活。

“我自己当时有两个孩子,看到他的遭遇,我的内心五味杂陈。”时隔17年,吴心洁对当时的情况仍然记忆犹新。

连续好几个晚上,吴心洁总是惦记着新闻里的男孩。终于,她怀着忐忑的心情拨通电话,表示想要资助这个男孩。从那以后,吴心洁每个月都会定期去银行汇款,遇到中秋节、春节这样的节日,还会多汇两三百元。

“当时我们家生活条件一般,孩子上学也要花钱,拿不出更多钱。”吴心洁说:“2007年,人均工资1000元,我就省吃俭用,能攒一点是一点。”

当时,在2000多公里以外的云南,10岁的阿强正在上小学三年级,经常打架、盗窃,是人们眼里的小混混。“由于缺少管教,他进出派出所成了家常便饭。”吴心洁说。

感受到孩子缺乏母爱,渴求母爱,吴心洁便敞开爱的怀抱,多次前往云南关心、帮助他。“后来他惹事了,当地派出所工作人员会联系我。”吴心洁说:“当时我还尝试说服阿强来连云港生活,方便照顾他。”

“除了提供学费和生活资助以外,我还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受分享给他,鼓励他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在吴心洁的持续关注下,阿强顺利读完初中,考上中专,现在的阿强有了自己幸福的小家。

“那些年,若不是吴阿姨的资助和鼓励,我可能永远上不了学,也没有我的今天。”阿强说,吴心洁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当时无助的他。

一个信念

让她踏上助学路

在帮助阿强的过程中,吴心洁感受到了公益的力量,于是她加入了赣榆区义工协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一群人的力量是无穷的。”吴心洁说。

自2013年开始,她陆续走访赣榆本地的贫困学生,确定资助名单。每年高考成绩出炉后,吴心洁便着手与扬子晚报阳光助学、苍梧晚报“微爱筑梦”助学公益行等栏目联系沟通,制定走访困难学子家庭的计划,并冒着高温酷暑走访困难学子。

“助学比看病重要。”2020年8月,正在住院休养的吴心洁接到赣榆义工协会理事郭磊的电话,询问几位困难学生的近况以及商谈为学生募捐的相关事宜。躺在病床上的吴心洁毫不犹豫地拔掉针管,踏上走访、助学的征途。“养病可以慢慢来,但是孩子读书不能耽误。”吴心洁说。

多年和贫困学生相处,吴心洁说:“仅从经济上去帮助孩子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从心理上引导他们,帮助他们缓解压力、树立自信,先成人后成材。”

常年助学,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孩子是赣榆区海头镇匡湖村的孙烁。

在与孙烁见面前,吴心洁做了充足的准备,带上了新书包和文具等礼物,但结果并不顺利。

“当时的孙烁刚读高一,由于极度缺乏安全感,看见家里来人,孩子吓得躲藏到自己的房间里。”吴心洁回忆道。

缺少父母关爱的成长经历让孙烁很难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诉求,也习惯了自己消化所有的心事。

推开心门需要很长时间,从那天起,吴心洁便定期与孙烁见面或通话,主动接近、抚慰他,引导他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考虑到自己的双胞胎儿子与孙烁同岁,比较容易交流和沟通,她就利用假期时间带上孙烁与双胞胎儿子一起出门旅行,希望大自然的美好能够治愈孙烁。

终于,孙烁脸上有了笑容,也克服了内向自卑的心理,从羞怯、不爱交流,到积极参加活动、踊跃表达。

如今,两人的对话里早已不再是吴心洁的自说自话,孙烁愿意与她分享学校里的趣事,也愿意告诉吴心洁自己的小秘密。

“孩子本没有错,只要有爱心,有正确的引导,有陪着他成长的人,他们一定可以成人成材。”吴心洁如是说。

一份坚持

让爱心之火燎原

爱是燎原之火,一经点燃便生生不息。

17年来,吴心洁共帮扶了徐强、孙烁、谭欣雨、杨雪艳等8名赣榆本地大学生。目前帮扶的杨雪艳正在读大三,李永坤正在读高一。

“我所做的很微不足道,因为我经济条件有限,无法对一个孩子一管到底。”多年来,吴心洁一直在默默助学,她从不计算捐出的爱心款有多少。“我做公益不图回报,也不想让孩子们觉得亏欠了谁,但每当曾经资助过的学生打来电话或发来信息时,心里还是很高兴。”

在吴心洁身体力行的影响下,她的全家都加入助学了行列。“大儿子二儿子读博,他们逢年过节就会捐钱给困难学子。小儿子开学读初三,在很小的时候,他们就知道把压岁钱和零花钱存起来,说要捐给有困难的人。”吴心洁说。

助学多年,吴心洁的大爱感染了许多人,带动他们加入了公益助学团队。同时,还有诸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走上了结对资助困难学子的公益之路,大家除了按时把助学金汇到结对的困难学子手中,还将他们的爱心化作一本本书、一件件文具、一声声祝福,跨过万水千山,传递给困难学子。

面对源源不断汇入的捐款,如何不辜负每一份爱心便成为吴心洁的心头大事。“为了让每一分钱都用在最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我和爱心志愿者们一起走进村镇,逐户登门走访,认真了解学生们的需求和他们的家庭情况。”吴心洁说。

从经济资助到人生规划,从关爱学生到帮助家庭,从短期资助到长远陪伴,吴心洁和赣榆义工协会的爱心志愿者们共同陪伴、帮助过许多困难学子。

如今,团队中汇聚了在心理咨询、特殊教育等领域有专长的人,各级组织提供的赋能培训也让爱心志愿者们的关爱更有力量。

“我们能帮一个是一个,一棒一棒传下去,涓涓细流也能汇成江海。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让困难学子感受到更多的爱,也让这些爱长久地滋养他们。”吴心洁欣慰地说。

多年的爱心坚守,更是一场爱的双向奔赴。当初最早一批受资助的孩子早已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将爱心传递下去,现已初步形成“救助—反哺—再救助”的良性循环。

如今,赣榆义工协会汇集了2000多名爱心志愿者,他们通过个人帮扶、团队帮扶、部门帮扶的形式,认领帮扶了近300名困境学子,爱心捐款金额超300万元。而随着更多爱心志愿者的加入,更多困难学子得到了物质的帮助和心灵的滋养。(记者 张晶晶 摄影记者 牟进勇)

责编:连云港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