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淮安 > 正文
淮安市淮阴区:建设幸福河湖 绘就水美画卷
2023-08-08 09:58:00  来源:淮安日报  

近日,二河西堤淮阴区高家堰段,河边草地上孩童们在嬉戏奔跑,游人在赏景纳凉,镇水铁牛、乾隆御碑、石工墙等历史古迹前人头攒动……一幅人水相依、和谐共生的生活场景图徐徐展开。水环境的提升,与地方百姓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如今的淮阴区,围绕“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总目标,以“河长制”为抓手,着力打造生态样本河道,推进水环境治理,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要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聚焦聚力工程建设、防洪减灾、水生态治理等关键领域,整体性推进洪泽湖治理保护、乡村振兴‘三级先导’工程建设、幸福河湖建设、河湖长制等重点工作,坚定不移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为‘十四五’末创成‘全国百强区、全国百强高新区’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淮阴区委书记王建军说。

河道管护有新招

水清岸绿颜值增

“以前,没人想住在河边,一到夏天蚊虫特别多,水面有很多垃圾,河水散发臭味,在家里就能闻到。”说起家门口的小河,家住淮高镇夏码大沟边的村民朱大爷颇有感触,“现在,这条河水变清了,水流通畅了,臭味没有了,每天还有人巡查清理杂物。我很喜欢在河边散步,吹着风、看着清澈的河水,心情特别舒畅。”

生态河道建设既是厚植生态底色、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普惠民生的重要实事工程。为有效整治农村河道“脏乱差”现象,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淮阴区积极探索生态河道管护新模式,利用区级“5+1”管护资金招聘第三方公司对已建成的31条镇级农村生态河道进行管护,提升河道保洁水平,改善河道卫生环境。第三方管护公司在充分调研镇级生态河道情况的基础上,对部分河道进行提升整治,包括清除阻水梗坝、加固护岸、两岸绿化修整提升等相关工程。公司还成立了一支30多人的专业养护队伍,每位养护人员负责固定的河道,保证每条河道均有相应负责人,负责垃圾清理、河岸保洁等相关工作,精心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乡村。截至2022年底,全区已建成农村生态河道50条、长375.96千米,覆盖率34%,其中区级河道15条、长241.02千米,乡级河道35条、长134.94千米。

如诗如画新长廊

治水兴水幸福河

近日,记者在二河大桥南侧看到,一盏盏崭新的路灯伫立在道路两旁,以当地村民为主的园林绿化工人对绿色植被进行全面养护。“二河沿岸进行生态修复后,环境好了,水质好了,生活更舒心了。”市民王浩说。

去年以来,淮阴区将分淮入沂二河段、废黄河上段、废黄河下段、中运河、盐河城区段等10条河道作为首批幸福河湖进行打造。淮阴区水生态建设服务中心负责人张伟介绍,针对10条河道的主要功能、分布区域、建设管理等现状,淮阴区按照“河安湖晏、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文昌人和”的幸福河湖建设总体要求,联系专业机构为10条河道分别编制幸福河湖建设方案,并总投资约2.23亿元统筹实施洪泽湖古堤(二河西堤)生态修复、南淮泗河水系连通、古淮河小流域治理、河长制主题公园建设、马头镇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废黄河生态修复等工程项目。通过水安全达标建设、水环境有效治理、水管理提质增效、水生态改善修复、水文化保护弘扬、综合功能稳固提升等措施,对10条河道进行全面系统治理,厚植生态底色,深挖文史底蕴。2022年底,10条(个)幸福河湖建设任务全部完成,通过市级复核。2023年,淮阴区将继续打造分淮入沂淮沭河段、淮涟总干渠、竹络坝总干渠、渠东民便河、南六塘河、赵公河、天然河、太平河等10条(个)幸福河湖。

灌区改造显活力

节水灌溉助丰收

淮安市淮涟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正式通过通水验收,已于6月中下旬陆续通水,保证农民灌溉排水。家住淮阴区渔沟镇韩圩村的种粮大户韩绪亮感触颇深:“我们这里以前哪能种出好粮食啊,连个像样的灌溉渠都没有,粮食产量低。自从前两年改造灌溉渠道以后,粮食产量一下就上来了,今年我打算再承包一些地种粮食。”

灌区改造工程的完成,将有效解决当下灌区区域性用水紧缺的难题,也为未来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和农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近年来,淮阴区着力打造现代化、标准化灌区,精心组织,积极争取,陆续开展竹络坝灌区、淮涟灌区、临湖灌区的续建配套与改造工程。2021年至2023年,投入约3.7亿元实施淮涟灌区淮阴区片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2023年至2025年,计划投入2亿元进行临湖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我们将深入贯彻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以《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颁布为契机,聚焦聚力乡村振兴‘三级先导’建设部署,加快推动水网建设,进一步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全心全意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为粮食安全、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水利保障。”淮阴区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胜林表示。

■融媒体记者 张 祥 左文东

通 讯 员 李能白 张 伟

纪静怡 纪开芳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