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淮安 > 正文
敬老治院:“时代楷模”放亮招
2023-12-20 13:54:00  来源:淮安日报  

在我国改革开放45年来的壮阔征途上,在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创造美好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的孜孜探索中,以“自治”为关键词的生动实践数不胜数。比如,在广大基层敬老院中,通过当家人层出不穷的“金点子”,推动被供养老人积极参与自治,进而创造敬老治院独特模式的盱眙县桂五镇敬老院毫无疑问是其中一个。

在桂五镇敬老院,层出不穷的“金点子”来自镇养老党支部书记、敬老院院长李银江。37年前,李银江在野草丛生的荒地上,用一砖一瓦、以肩挑手扛盖起这座敬老院。为了把敬老院办成老人们的幸福家园,这位党的十九大代表、党的二十大代表以“自治”为突破口,改革不辍、亮招频出,引起全国民政系统的广泛关注,并被授予江苏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民政部“孺子牛奖”。

档案中的改革记忆

在盱眙县桂五镇“我们的党代表”党性教育馆,一份份收存的档案,记录了李银江37年扎根丘陵山区,从无到有建院、革故布新探路、无微不至敬老的真情岁月。

其间,2014年7月20日出版的《淮安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以长篇通讯的形式,对李银江探索敬老爱老新做法、创造敬老院治院新模式的事迹进行了翔实报道。报道刊发后引起中央媒体关注,《光明日报》随后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了专稿《一位敬老院院长的孝与忠》,中央领导对此作出批示予以肯定。

2019年8月3日,《光明日报》再次刊发专稿《只为老百姓从我身上能看到共产党的好》,记录了李银江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后,对孝道超越血缘的坚守和传承。

改革中的先锋作为

地处盱眙县丘陵山区的桂五镇原为西高庙乡,为纪念革命烈士李桂五而更名。李银江是土生土长的桂五人,高中毕业后先后担任过村生产队长、村委会会计、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

1986年,28岁的李银江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被调到桂五镇敬老院当院长。然而,此时的桂五镇敬老院徒有其名。上任第一天,镇领导指着一块荒地对李银江说:“小李,别的没有,就这块地,要干就干出个样子!”

李银江一身虎劲,说干就干,搭窝棚、搞设计,吃住在工地,买材料、运沙石、垒墙盖瓦。90天,一座拥有11间住房和基本设施的敬老院完工了。

37年过去了,当年的“小李”变成了如今的“老李”。37年间,李银江在敬老治院的探索中,开动脑筋想点子,大胆创新蹚路子,高招亮招接二连三。

比如,李银江通过采取民主选举的办法,在敬老院创立了老人自治委员会,院内大小事务由老人们做主,所有决策老人们说了算。由于农村老人有着深深的土地情结,李银江在敬老院内创办起“农疗园”,供老人种菜、养鱼。为了让孤寡老人像年轻人一样拥有一段甜美的爱情,李银江主动当起了“红娘”,9对老人喜结良缘。

不仅如此,李银江还把“医养融合”理念引入到治院工作中,将社区医院“搬”进敬老院,医护人员随叫随到。

2017年,李银江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5年后,他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这既是至高的荣誉,也意味着肩上的责任更加沉甸甸。

走访调研中,李银江发现,随着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加快建设,不少老人实际居住地和户口所在地不同,容易出现养老服务“真空”:“户籍所在地想服务老人,找不着人;老人想找服务,但户口不在居住地。”

“养老低门槛,敬老无围墙。”针对上述现象,李银江再次创新理念,并形成一套详细的行动计划,推动社区建立居家养老关爱驿站,给有供养需求的老人提供医疗、就餐、保洁、买菜等上门服务,让老人们居家就能享受到敬老院的照护,把社区建设成为“没有围墙的敬老院”。

改革正在继续推进,蓝图正在变成现实。

回眸处的价值观照

据测算,“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在养老问题愈发凸显的背景下,李银江在桂五镇敬老院创造的一套敬老治院的新模式,因其所具有的参与式、本地化等特征而显示出更加丰富的启示意义。

毫无疑问,李银江在桂五镇敬老院探索形成的敬老治院新模式,核心在“自治”,功夫在“创新”,关键在紧贴实际、注重实效。

李银江扎根丘陵山区37年。37年间,他给敬老院去世的老人披麻戴孝,为敬老院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洗澡、剪指甲,连夜背生病的老人上医院瞧病开药。也正因为此,人们对李银江的关注与褒扬,更多的侧重于中华民族孝老爱亲这一传统美德层面。事实上,桂五镇敬老院的从无到有,敬老治院亮招的层出不穷,从另一个维度提示着我们,李银江身上除了具有一名基层工作者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岗位素养外,更折射出共产党员所应具有的为民情怀,放射出基层党员先锋敢闯敢干创业、能征善战创新的精神光芒。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体的推动,时代的进步缺不得精神的引领。李银江的奋斗历程、改革创新作为的社会价值恰恰在于,他用37年的持续奋斗,在为敬老院200多位老人谋幸福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融媒体记者 孔 雪 周 洋

杜勇清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