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丰区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核心功能的关键一招,不断深化改革、转变理念,制定出台配套政策,持续提升服务效能,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高地。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的软实力。大丰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精神,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部署要求,主动从发展的角度、企业的角度、群众的角度出发,对标上海、南京等先进地区,加大制度集成创新,制订切合大丰区实际的政策措施,以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今年2月14日,区委办、区政府办正式下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十八条意见》,通过实现营商环境“优”,促进经济运行“稳”和市场活力“强”。《通知》着眼于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建立企业“愿意来、进得来、留得住”的长效机制,从完善市场机制体制、改革企业商事制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营造公平市场环境、改革完善市场监管、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等7个方面作出了详细说明。
大丰区大力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以开办企业、不动产交易登记、建设项目施工许可、用电用水报装和纳税等主要指标的评价为重点,在办理时限、环节、佐证资料等要素上对标找差,细化推进具体措施。加快兑现各项惠企政策。打好减税降费、政策扶持、优化服务的政策“组合拳”。疫情期间,两部制电价政策共为全区减免电费63.45万元,九五折优惠减免电费6049.04万元。着力开展信用惠民便企服务。积极开展企业信用管理贯标、示范创建、验收复核、失信修复培训等工作,拓展“信用+”应用。强化营商环境事中事后监管。加强中介服务收费监管。对于市场发育成熟、价格形成机制健全、竞争充分规范的中介事项,一律实施市场调节价并适时监测;对于垄断性较强、短期内无法形成充分竞争的,实行政府定价管理。在项目审批领域,会同区行政审批局,对照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所列审批事项和申请材料清单,梳理当前投资审批管理事项清单,纠正在实际工作中违规增加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前置要件、证明材料等问题。建立完善企业参与制定涉企政策机制。除涉密和重要敏感事项外的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都通过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听取企业家的意见建议。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充分发挥“一键通”平台全天候、全方位、“零距离”的服务优势。截至目前,该平台访问量突破27万人次,用户答复结果满意率达92%。
下一步,大丰区将进一步强化宣传,营造浓烈社会氛围。以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契机,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列入“七五”普法学习重要内容,利用区内媒体、政府官微等立体宣传,提升全社会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知晓率和覆盖率。组织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建立全区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办研究解决大丰区营商环境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邀请第三方评价机构定期对大丰区营商环境建设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及时发现堵点难点并迅速加以解决。用足政策,争创一流营商环境。对涉及营商环境建设的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文件全面清理,按照国家、省、市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总体要求以及区委、区政府下发的《通知》,狠抓落实,确保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深化改革,打通“最后一公里”。全区行业协会商会脱钩改革工作已全面推开,共摸排协会商会73家,截至目前已脱钩65家,暂不脱钩1家,待脱钩2家。其中,不纳入脱钩范围的5家。脱钩改革工作将于9月底前全面完成。(宗敬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