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大丰 > 正文
大丰:长者食堂,暖胃暖心
2023-12-27 09:51:00  来源:大丰日报  

一碗热饭、一份热菜、一盅热汤,是关系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的关键小事,也是事关老年人福祉的民生实事。大丰区将推进城乡老年人助餐服务作为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多元化推进长者食堂的建设和运营,为有助餐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安全、方便、实惠的餐饮。

[实惠又方便]

[老人吃得好心里暖]

12月22日上午10点,在新丰镇全心村幸福助餐点,厨师徐玉凤忙着烹饪美食,鸡肉、青菜等菜品轮番下锅,厨房内溢满浓浓的香味。“我们保证每天都有肉、有蔬菜,让老人们吃得营养均衡。”为了让前来就餐的老人进屋就能暖和,志愿者贴心地将空调打开预热,准备迎接老人们的到来。

半小时后,老人们陆续来到助餐点,欢快地聊起了家常。到了开饭时间,志愿者把饭菜盛到餐盘里,为老人端饭送菜。贴心的服务、可口的饭菜、实惠的价格,赢得老人一致好评。

食堂内热闹温馨,暖意融融。食堂外,虽然寒风凛冽,志愿者却忙得热火朝天。他们正在将打包好的饭菜,送去不便出门的老人家中。不一会儿,陆圣飞老人的家里就响起了熟悉的说笑声。“陆爹爹,我给您送午饭来啦!”“快进屋暖暖,这么冷的天还给我送饭来,真是谢谢你!”

新丰镇全心村幸福助餐点的建设运营模式,被大丰区作为典型示范进行全面推广。该村围绕10分钟养老服务圈范围,择优选择低收入农户房屋,改造成为幸福助餐点,就餐标准为一荤一素一汤一饭。低保户、五保户、重度残疾人等长者每餐仅需支付2元,其他60周岁以上长者仅需4元。此外,针对腿脚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真正实现了便民、利民、惠民。该助餐点于今年9月1日正式营业。12月1日,全心村开设了第二个助餐点——幸福助餐点益北分点。目前两个助餐点每天约有三四十位老人前来就餐。

[精细化运营]

[助力长者食堂长久“飘香”]

作为惠及老人的民生项目,长者食堂的运营管理必须要有一本“明白账”。“我们采取约餐制,每天网格员都会向老人们统计次日吃饭的人数,然后发在采购群里。工作人员按照人数买菜,一般会多买3-5人的餐次,防止有些老人没有预约前来就餐。每天买菜的小票、每周的菜谱、前来就餐的老人,全部拍照留存,以便做好台账。”全心村党总支书记奚圣军向记者展示他的手机,屏幕上“全心村助餐点采购群”的聊天记录显示:“明天益北助餐点有12人就餐,全心助餐点有13人就餐。”“菜已买好,并送达。”……从约餐统计,到买菜送菜,所有信息全部清楚明白。“我们的账,一分一厘都不会差。”奚圣军自豪地说。

在资金来源方面,全心村采取“群众参与、企业捐赠、慈善助力、政府兜底”的模式,筹集多方力量,保证长者食堂持续运营。“今年通过‘99公益日’慈善一日捐活动,我们村里捐了3万多元,加上腾讯配捐一共有4万元。这笔钱全部用于助餐点的建设运营,基本覆盖了全年房租和厨师工资。”奚圣军说,区残联还设置了专项资金用来扶持助餐点的运营,“和我村签约的残疾人在吃饭前,会通过指纹机打卡。联网记录后,残联就会和我们结算每人每天20元的补贴。”今年,该村签约了5位残疾人,目前每天正常有4人来就餐。此外,村里也鼓励群众带些自家种的蔬菜、养殖的鸡蛋捐赠给食堂,可以为他们免去餐费,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降低买菜成本。

“关于助餐点的选址,我们考虑到要让助餐点辐射到更多老人,尽量让老人在10分钟内就可以步行到达;优先选择干净整洁的低收入农户房屋改造为助餐点,这样可以让困难群众多一份租金和帮厨的收入。”奚圣军介绍,经过前期走访摸排、征求意见,该村选择了“十三五”期间建档立卡户、党龄58年的老党员施永康的家作为首个助餐点。施永康今年85岁,老伴已经去世,儿子患有慢性病,家里唯一的劳动力是儿媳徐玉凤,经济比较困难。村里为其配备了空调、电饭锅、电磁炉、油烟机、消毒柜、桌椅、碗筷、监控等硬件设施,每月向施永康支付500元租金,并聘请徐玉凤作为厨师,每月支付1000元工资。水电费也由村里一并承担。“政府照顾我们,我更要努力工作,为老人们做好每一顿饭。”徐玉凤说。

为加强助餐点的食品安全和卫生健康,工作人员上岗前进行了食品安全及操作培训,确保能够正确使用餐具消毒柜。同时,厨房严禁使用瓶装液化气,杜绝安全隐患。

“现在我们已经开设了2个助餐点,在运营方面有了充足经验。为满足更多困难老人的就餐需求,明年我们计划再增加1个助餐点,目前正在考虑选址。”奚圣军说。

[以“吃”为纽带]

[拓展长者食堂更多功能]

长者食堂作为老人集中就餐场所,还可以拓展日间休息、文化娱乐、劳动就业等功能,进一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等需求。

在三龙镇新丰村长者食堂,老人们吃完饭,并不急着回家。这里设有按摩理发室、阅览室、棋牌室等,供老人们在茶余饭后互动交流。老人们有的聚在一起打牌下棋,有的躺在按摩椅上放松享受,有的津津有味地看着投影屏上播放的电影。村民陈仁是一位独居老人,他告诉记者:“在家一个人吃饭很孤独,到这里和大伙有个伴,这样蛮好的。”

“其实老人在乎的可能不只是一顿饭。”新丰村党总支书记卞玉良分析说,建立长者食堂不仅是为了帮助村里的老年人解决吃饭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提供一个沟通交流的机会,让老人们不仅物质生活富足,精神生活更充实。此外,该村还在长者食堂开展老年健康知识讲座、防范养老诈骗宣传等活动,让老年人能够食有所依、学有所获、乐有所享。

小海镇小海居委会则以长者食堂为平台,培训有劳动力的就餐老人从事手工制作,将“就餐桌”变为“手工台”,从“吃得好”变为“过得好”,在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的同时,鼓足老年人的钱袋子。

[村村全覆盖]

[更多老人乐享“幸福滋味”]

小食堂托起民生大福祉。当前,大丰区根据各镇(区、街道)的基本情况、老年人分布、老年人就餐需求等因素,制定《关于全区“一村一长者食堂”老年助餐点建设运营的指导意见》,健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服务”的工作机制,按照“老人出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慈善捐一点、乡贤助一点”的方式,积极解决资金问题,全面推进老年助餐工作。

截至目前,全区218个村(含10个涉农居委会)已全部选址完成,力争在今年年底前每个村至少建设运营1个老年助餐点,让长者食堂惠及全区更多老人,打通老年人家门口就餐最后一米。(韦蔚)

责编:陈璐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