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富安镇实现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全部脱贫。为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摘帽成果,该镇把防止返贫放在重要位置,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强化担当 责任再明确
“帮扶责任再明确,帮扶力量再加强,工作推进再深入,对扶贫工作中的新问题及时发现,对原先工作中存在的疏忽进行查漏补缺,我们富安镇党员干部要以钉钉子的精神和绣花的功夫,全面提升脱贫攻坚的质量和实效,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年初,该镇主要负责同志就扶贫工作再部署。
完善镇村两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脱贫攻坚的工作格局,层层分解任务,强化责任担当。完善脱贫攻坚考核机制,将其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及各村党员干部目标考核内容,充分发挥督查考核“指挥棒”作用。在原先1142名镇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基础上,增加村包保增收责任人292名,确保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达500元以上。全面实行“一月一抽查,一季一督查,半年一考评,年终一总评”制度,对扶贫工作取得成效的部门及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责任不到位,措施不扎实,工作效果差的,给予通报批评。
做足功夫 政策再落实
“去年湖桑田净收入近万元,政府帮我解决2万元的贴息贷款,还让我享受到产业项目补助1250元,今年我打算把湖桑田面积再扩大一些,桑园套种点时鲜蔬菜。胆子再大些,收入也一定会水涨船高的。”疫情调查走访中,坝桥村九组的低收入农户张爱林信心十足地对村干部说。三口之家的张爱林不仅尝到产业扶贫、金融扶持政策的甜头,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扶贫政策他也应享尽享。在淮安护理学校读大专的大女儿每学年享受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小儿子在三仓中学就读高中,除免除学杂费每学年1600元外,还享受每学年2500元的政策补助,全家每年800多元的农村合作医疗费用也是政府帮缴。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的张爱林在脱贫的路上越走越带劲。
张爱林脱贫解困仅是富安镇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为持续保证各项精准扶贫政策不折不扣落地生根见效,富安镇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突出政策宣传、优化便捷申请途径等方式,确保每一位扶贫干部对精准扶贫政策应知应会,每一户低收入农户应享尽享各项扶贫政策。
提升能力 帮扶再加力
每当提到帮扶干部和村委会的工作人员,上灶村低收入农户黄秀华是满满的感动。黄秀华利用结对干部每年提供的800元帮扶资金和获取的低保补助金作为创业启动资金,积极投身到“家宴送豆浆”的产业致富道路中,在帮扶干部和村组干部的多次登门鼓励指导下,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走上了致富道路。如今的她笑容满面,对生活充满希望。黄秀华现在开始研究黑米豆浆、花生豆浆、红豆豆浆等新饮品,争取接到更多的生意,使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像黄秀华这样通过结对帮扶成功的例子还有好多。
建立党员干部帮扶低收入农户常态化机制,除了每季度定期上门资金帮扶外,帮扶干部还不定时进村入户,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惠农政策大落实、发放劳动力推荐信等开展系列扶贫走访活动。
该镇农经站密切跟踪分析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妥善安置因疫情暂时无法外出务工建档立卡人员,指导村帮助协调安排就近就地就业22人,积极帮助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780户,支持发展产业扶贫小额信贷1户,最大程度降低疫情给低收入农户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加强督查 监管再压实
持续巩固“阳光扶贫”监管系统运行成果,完善系统功能,加强对扶贫对象、项目、资金、责任人以及绩效的全程监管。镇农经站抽调镇村扶贫业务骨干,加班加点对阳光扶贫系统信息进行查漏补缺。同时做好动态监测不放松,每周督查通报各村居扶贫工作进展情况。
继续深化“正风肃纪镇村行”专项行动,重点聚焦扶贫等重点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强不定期实地核查。镇纪委联合财政所、农经站等部门,走村入户了解有无涉农扶贫领域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优亲厚友,以及涉农补贴资金“一折通”发放、管理、清理不到位等问题。
加大考核和查处力度。将精准扶贫帮扶资金项目补助是否精准到户纳入季度考核。未按规定执行扶贫资金公开和公示公告制度,群众不知晓扣分。如存在虚假申报扶贫项目,套取、骗取与截留、挤占、挪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冒领、私分扶贫资金;违规安排扶贫项目优亲厚友或谋取不正当利益等现象的,经查实,除全额扣除扶贫工作考核得分外,由纪检部门立案查处。对胆敢向扶贫、民生款物伸手的党员干部坚决查处,有一件查一件,查实一件处理一件,快查快结快办,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