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黄海,绿色东台。
滩涂湿地,万鸟翱翔,觅食嬉戏;堤岸绿荫,绵延数里,是鸟类安居的家园;绿树掩映农家、垂于河岸、挺立路旁,装点出江苏省水美乡村、最美乡村,全国慢生活体验单位、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森林乡村;绿林搬入城市,绿色街区、生态河岸、生态公园、小游园、小绿地、口袋公园见缝插针,见证百姓幸福的模样。
截至2019年底,东台全市森林覆盖面积5.68万公顷,林木覆盖率达28.36%。先后获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城市,创成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黄海国家森林公园获评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
这里的绿,是生态绿,造就了生态美,淬炼出了“金山银山”。
三大亮点彰显林业特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东台市委、市政府秉持生态绿色发展理念,将植树造林列入政府年度工作目录,纳入乡镇考核目标,广植树、多造林,推进国土绿化。
沿海防护林筑牢海疆绿色屏障。全市165公里的一、二线海堤防护林带全部合龙,入海大中型河堤全部绿化,里下河地区圩堤绿化全部达标,初步建成了以“三堤”绿化为骨架,成片林为基地,农田林网为主体,四旁植树和庭院绿化相配套的多树种、多林种的沿海防护林体系。
推动林业向规模化发展。持续推动林业向纵深发展,建成的4.2万亩东台市林场是江苏最大的平原人工林场、3万亩的东台市堤闸管理处沿海防护林成为江苏最大的沿海国家特殊保护林带;14个镇每年均建成一个300亩以上规模化成片林;2018年以来建成G344东延段、S610、S229、海陵南路南延、盐通高铁等5条交通干线绿色长廊142.15公里。
全面启动沿海新林场建设。2017年9月,东台以市农业投资发展公司为主体,沿海新林场以土地入股,融资1.5亿元创新建立东台市沿海新林场。东台沿海新林场分四期工程推进,旨在建设林业新技术的集成基地,耐盐、珍贵树种的示范基地、“三化”树种的引导基地,着力打造沿海百万亩生态防护林工程“块状林”亮点。全部建成后面积达3万亩,新增“三化”、耐盐树种60多万株。
绿林催生“绿色银行”
绿荫如海,以林为路,东台在持续推进植树造林工程的同时以“栽下一片林、留下一片绿、富裕一方民”为目标,夯实兴林富民举措,不断提升林地利用率和综合效益。
村级“绿色银行”助推脱贫攻坚。鼓励村组、农户利用废沟塘、条排沟等闲置地,广泛栽植经济苗木,全市“三化”树种占比达60%以上,亩增效益超2000元。扎实推进绿色扶贫行动,新街镇统筹安排苗木和资金,建成一批“扶贫林”“经济林”,拓宽低收入农户增收渠道。弶港镇在镇属共青农场采用镇、村共同参股,统一管理,按股分红的方式运营,即盘活镇集体资产又探索出村集体积累的投资渠道,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景观双赢,打造乡村振兴“弶港样板”。
苗圃产业富民强村。全市现有苗圃10万亩,产值逾25亿元,带动一方百姓走向更高质量的小康生活。新街镇种植苗木4万亩,辐射覆盖全镇18个村及周边镇场,2019年苗木销售20亿元。苗圃产业衍生出了以种植管理、收购运输、工程施工于一体的一条龙服务链条,让600多人成为专职的苗木经纪人,8000多人专业从事苗木生产、采挖、管护,更带动境内商贸、服务、物流的发展。新曹农场拥有林地1.5万亩,通过林下套种、林下养鸡等模式实现利益最大化,其中林下套种冬瓜形成了“集体租金赢、瓜农收入赢、打工劳务赢”三方赢利的局面;“玉谷”牌林下草鸡、草鸡蛋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荣誉,拥有“著名商标、绿色食品、质量追溯”三大标识,带动千人从耕地转型到林地;2014年,该场加速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特色苗木基地建设,引种黄金杉、舒玛栎、薄壳山核桃、大马士革玫瑰、油用牡丹等,与之前的树种共同构成了苗木品种的多元化,截至目前苗圃面积3000亩、各类苗木30万株。
不仅如此,近年来,东台以“乡村振兴”为指引,汇聚富民增收多要素,夯实兴林富民举措,不断提升林地利用率和综合效益,发掘推广“林业+”模式,重点围绕苗、菜、禽、药、桑等种养内容,推动林下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涌现出新街镇、弶港农场、新曹农场等林下经济发展特色区,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到16.7万亩。林下经济以“林业+苗”“林业+菜”、“林业+旅”“林业+禽”“林业+药”“林业+牧”“林业+果”“林业+桑”等“八大”模式发展,既优化了产业布局,又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森林旅游康养热潮涌动
东台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拥有85公里海岸线和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潮间带滩涂,湿地总面积23万公顷,被誉为太平洋西岸唯一未被污染的海滨湿地。
丰富的生态资源,成就了东台沿海“鸟类天堂”“黄海湿地”“平原森林”三张生态“金名片”,2019年以条子泥湿地为核心的盐城黄海湿地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使得东台沿海湿地成为了无数人心中度假、休闲、康养的胜地。
地处生态腹地,“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景区”“江苏省级旅游度假区”的黄海森林公园不断优化发展思路,用好用活森林生态、海滨风情组合,推出了湿地观光、生态康养、商务会展等一批知名休闲度假产品。2019年,黄海森林公园接待海内外游客近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2亿元。该园不断引入时尚元素,推动旅游业发展。打造集户外运动、森林探秘、家庭亲子、休闲休憩、简餐饮品等主题景观于一体的“迷雾森林”项目,已成为诸多“网红”争相“打卡”之处。主攻康养产业,先后建成健康游步道、森林乌托邦、森林科普馆等康养基础设施,围绕健康养生做文章,因时因势开展森林踏青节、生活节、瑜伽节、露营节和森林马拉松等活动;开拓出生态体验、养生度假、温泉疗养、生态食品、科普研学等新业态,有力提升了项目品质,弥补了高端需求不足。今年以来,共接待社会各康养团体和各级工会疗休养团队1135批次,近4万人次。吸引周边89家村民将自家农房改造成渔家乐、农家乐,集聚效应初步显现,获评“首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
新街镇充分利用“一棵”树,为百姓建设绿色家园,生态家园、建设康养胜地,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林”字号系列园林,建设游客中心、旅游线路和垦殖文化园、林家易渔园、黄杨盆景园、苗木大观园等系列景点,开展苗木名人、名品、名园和节点、景点系列推介活动,擦亮“生态新街、绿满华夏”的名片。打造特色田园方东村,依托苗木造景,美化、优化百姓生活环境,建设美丽幸福乡村和乡村旅游景点,提升农村百姓生活幸福感,让村民与游客共享旅游资源。
五烈镇“甘港老家”,以中国东台村史馆、百坊园、百果园、百草园“一馆三园”为核心,集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为一体,近日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全国生态文化村梁垛镇临塔村,村前杨柳扶苏、流水潺潺,村中高大的杨树、榆树在一座座民宅间若隐若现;“中国茧都”富安镇茧丝绸产业,中外游客纷至沓来,领略“一根丝”的传奇;三仓镇兰址村、安丰镇红安村、时堰国色天香牡丹园……森林旅游康养正成为生态东台的发力点。
东台沿海湿地作为世界遗产——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的核心区,是我国第一个滨海湿地类型世界自然遗产、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关键枢纽。全球数以百万迁徙候鸟的停歇地、换羽地和越冬地。东台不断加大投入,完善自然地保护地建设,规范旅游活动。常年举办条子泥“爱鸟周”品牌活动和条子泥诗会、摄影大赛、征文比赛等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到来观海、看鸟,形成了人与鸟类、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局面。
立足雄厚资源,东台将旅游康养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今年召开的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更是对旅游康养项目提出明确指示,要求以更高品质做亮全域旅游,全力抢占“休闲康养”万亿级市场,用好“世遗”旅游大IP,打造长三角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全国一流的休闲养生度假基地。
按照规划,康养小镇落户沿海经济区,依托东台生态和自然资源优势,以健康服务业为切入点,重点发展“医、养、游、健、学”五大特色功能,构建服务全生命周期、满足全年龄段健康需求的产业平台,开创“以养助医、以医促产、以游为媒、以健为本、产学相融”健康发展新模式,实现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多业态融合的健康之城、活力之城、产业之城。
东台,绿色之城、品质之城,也是百姓生活乐业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