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文明办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建湖 > 正文
淮剧小镇:扮靓梦里水乡的“最美村落”
2021-09-15 10:03:00  来源:新华日报  

觅一处幽静,寻一村小住,悟一份情怀。在工作、生活节奏充实且匆忙的今天,何不放慢脚步,腾出时间,到盐城市建湖县的九龙口“淮剧小镇”走走看看,沉浸一段复古的时光,品味一杯清香的好茶,享受一份别样的“慢生活”。

踏入“淮剧小镇”高大的门楣,满眼青砖旧瓦复古的建筑,拿出手机来拍照,自动显示“古建筑”风格,让人赞叹,一切都是这么吻合!沙庄村位于古射阳湖边,所处位置又名“大龙珠岛”,1000多年前就有人居住。明洪武年间,潘、李两大姓从苏州被“赶散”到此,代代繁衍生息,逐渐兴盛。

建湖县为何以沙庄村为原点,打造“淮剧小镇”?沙庄古村位于九龙口镇,紧邻九龙口国家湿地公园,地处九水汇聚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处在盐城、淮安、扬州三市交界点,交通优势明显;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得天独厚的“复古”潜质:村内古树、古屋有着浓浓的年代感——一棵皂荚树和一棵银杏树,均有300年历史;修建于清朝中叶的马家堂楼,修建于明末清初的潘家祠堂、李家祠堂历史感浓郁,极富特色。温存朴素的村民多以渔耕为业,当地种植养殖业兴盛。

陈旧古老的古村落,其发展潜力和巨大价值引来了多方关注。“非”字型的空间格局、“鱼骨状”肌理,加之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沙庄村手握着发展旅游的最大资本,淮剧小镇也成为建湖人宣传推介家乡的一份特殊荣耀。在规划建设淮剧小镇之初,市县层面在调研推进时,规划和建设者都提出要保留这份原乡感、生态感,留足烟火气,用心用情做出真正的“文旅范”。

实际上,一年前的沙庄村,还是一副旧旧的模样;一年后再次踏足,一眼望去虽然还是“旧”,但仔细品味不难发现,这份“旧”,变得更有价值、更有内涵了。专门邀请南京城区保护建设集团董事长范宁作古村落保护指导,在建设手法上,建湖县调研论证、会商研究,制定保护与规划建设方案,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思路,坚持“三保留、三恢复”,即保留街巷肌理,恢复村中水系;保留建筑形态,恢复历史风貌;保留生活气息,恢复旧时盛况。在空间形态上,立足沙庄村自然禀赋,充分彰显原古村地貌特色,再现“村在荡中,荡在村中”的水乡风情。在文旅内核上,结合《小镇》剧目,做好起承转合,精心打造18个剧情核心节点,形成“戏在村里、村在戏里”的惬意与美好。

从外形风貌,到内涵品质,小镇都尽力保留了村庄最原始的底色。一进入淮剧小镇,一股浓郁的乡愁扑面而来。抖音平台里,淮剧小镇只能用一个“火”字形容,复古风、国潮风引领小镇时尚,游客纷纷慕名而来。沿着清新、轻盈的打造方向,对村里原有的老粮仓稍加改造,加上钢结构固定,摇身一变就成了景区“网红”打卡点——粮仓艺术中心。游客一进去便是满心的喜欢,思绪一下子被拽回到旧年代。挑高开阔的时光隧道里,“不清楚”广播站、“可真慢”邮局、幸福小卖部,生动还原了上世纪80年代的生活场景。各种老物件的陈列摆放,于一点一滴中,让人切身感受旧时光的繁复景象。

到小镇来,主打的还是要看戏。在老剧场里,欣赏品味一段经典的淮剧,再惬意不过。景点里的沙庄戏苑必定要去,历史上此地叫做都天庙和文昌阁,后改为沙庄小学,现改为沙庄戏苑。建湖是“中国淮剧之乡”,“品戏曲、鉴古今”,在景区听戏必不可少。现在,游客可以登上舞台,参与淮剧沉浸式的演出,演员手把手教学,学唱学演,尽情体验着传统淮剧的独特魅力。

沙庄村留住的不仅是外形风貌,更是当地“硬核”的文化内涵。小镇的潘氏祠堂,是建湖县家风文化教育基地。这里利用原村庄潘氏祠堂整合改建,结合沙庄传统质朴的家风民风,弘扬“爱国爱家、耕读传家、清白自重、诚实守信”传统家风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融入优秀家风传统文化,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影响游客的价值观。

这里留住的还有地道的美食文化,让人印象深刻,来过之后,还想再来。到小镇,一定要品一下“九龙九鲜”,一听就令人垂涎。当地历来有“荤九鲜”“素九鲜”的提法,“九龙九鲜”是建湖人对九龙口湖鲜的概括,包括九龙口大闸蟹、建湖青虾、昂刺鱼、河蚌、蚬子、泥鳅、虎头鲨、甲鱼、芦荡柴格丁等9种水产品,也包括水芹、茨菇、莲藕、芡实、茭白、菱角、荸荠、莲子、韭菜等9种植物。舌尖上的美食,来自最朴素的村庄,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专门推出“九龙九鲜”食谱,让美味久久飘香。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到湿地旷远清渺的气度,也能尽情享受味蕾上的满足,“九龙九鲜”,农家土菜,生态健康,何不带上家人点上一桌?这还不够,接地气的传统小吃恒济大鱼圆、建湖藕粉圆,保证让你口齿留香。

来淮剧小镇,情不自禁多停留一会;来淮剧小镇,心生欢喜后信步打卡;来淮剧小镇,流连忘返爱上这里。如果你喜欢这份“过去式”的味道,崇尚这份“复古式”的生活,今年一定要来,挨个打卡,方能不枉此行。

记者:朱琳

责编:李嘉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