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建湖 > 正文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建立四项机制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021-11-30 10:35:00  来源:建湖日报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聚焦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着力强基础、建机制,重引导、聚合力,通过建立扎实有效的保障体系,努力让未成年人向阳而生、感受温暖、健康成长。

精准摸排,建立动态认定机制。今年8月到10月,县民政部门牵头,公安、卫健、教育、残联、医保等部门协同,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走访等方式,再次对全县未成年人生活状况、成长情况进行三轮筛查,确认家庭寄养儿童、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低保家庭重病重残儿童、低保家庭儿童、农村留守儿童身份信息。县民政局依据筛查结果,建立未成年人大数据库,数据库信息实行适时动态监测、调整和更新,保证各类数据精准、真实。县民政局将确认后的各类困境儿童情况逐一反馈到各镇(街道、区),由镇(街道、区)按类进行“四色”管理,实施常态化跟踪监测,从而形成可预知的动态认定机制。

强化引导,建立宣传教育机制。为增强全社会关心未成年人意识,该县积极加大《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力度,通过制作宣传折页、拍摄H5小视频和媒体推介等途径,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未成年人的浓厚氛围。县宣传、文化、教育等部门还联合开展“护苗”专项行动,在全县中小学设立“护苗工作站”,组织“点亮满天星·输送新希望”和“绿书签”活动。沿河镇自编自演以关爱未成年人为题材的淮剧家乡戏,深入各中小学演出达30多场次。县文明办在城市广告位辟出专门板块,图文并茂宣传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部门联动,建立关爱责任机制。该县以“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为抓手,着力加强部门联动,建立健全全县关爱未成年人责任机制,形成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合力。县民政部门主要承担未成年人关爱之家建设和未成年人保护信息采集、比对、困境未成年人生活救助等责任,综合运用镇(街道、区)教育中心、关工委校外辅导站场所、师资优势,推进未保成果展示、各类趣味活动和公益志愿一体化。目前,全县14个镇(街道、区)未成年人关爱之家实现了全覆盖。团县委主要负责“梦想小屋+”项目实施,为全县6~16周岁事实孤儿提供住房升级改造,到今年10月底,已按计划完成了改造计划。县妇联、县文明办、教育局、司法局、公安局等部门和单位共同开展“珍爱生命·润心成长”“七彩假期·童享阳光”“童心向党·强国有我”等红色亲子活动,分别落实个性化结对帮扶责任,今年受益未成年人已达1500多人次。该县还成立“青少年帮教工作联盟”,以落实监护责任、预防和打击不法侵害、控辍保学等维护未成年人基本权益为切入点,构建更加健全、更加完善的关爱保护责任体系,较好地打通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服务的“最后一米”。

精准施策,建立关爱保障机制。为让未成年人中的困难对象得到帮扶,该县注重精准施策,着力建立关爱保障机制:一是制订《孤残儿童管理办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医疗保障工作实施细则》和《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办法》,形成了集生活保障、医疗康复、教育资助、关爱保护“四位一体”的综合保障体系。今年全县按照“主动发现、科学评估、政策到人、分类保障”原则,累计保障670人,发放生活费622.4万元。同时按不同类别对象分别出台医疗救助、教育资助和临时救助标准,坚持应救尽救,让未成年人中的困境对象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二是构建公益支持网,组织和动员爱心儿童公益之家、同城爱心接力站、残疾人安康驿站等10余家社会公益组织按照各自职能,定期不定期开展志愿助学、助困、助医等公益援助、支持行动。三是健全县镇村三级未成年人关爱组织体系,选优配齐14个镇(街道、区)儿童督导员和248个村居儿童主任,成立县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站,合理落实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报酬待遇,从根本上解决“有人关爱”“有钱关爱”问题。该县还建立困境未成年人保障自然增长机制,今年7月又将300名符合条件的儿童纳入保障范围,为全县孤儿、重病重残、无力监护及监护缺失的困境儿童每月增加生活补助300元,使困境儿童的正常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

记者:蔡大兰 李敏 杨守鉴

责编:李嘉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