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卞康全有7本厚厚的登记簿,记录着每一位到五条岭寻访烈士的战友及亲属信息
上图:卞康全向居民普及烈士镇村红色文化
卞康全,男,1967年1月生,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五条岭烈士陵园守墓人。2019年12月,卞康全入选“中国好人榜”。
“72年来,我们家人一直没有放弃寻找二哥,今天终于找到了!”2020年1月1日,新年的第一天,在五条岭烈士陵园墓前,徐秀华烈士的弟弟徐保孝老人泪水涟涟......至此,长眠在五条岭的2000多名无名烈士,已有328名烈士与亲人“相聚”。
看到又一名烈士家人在艰难的寻亲路上画上圆满句号,陵园守墓人卞康全百感交集。正是他的全力帮助,才让这些生死相隔、音讯难觅的亲人得以“团聚”。
五条岭烈士陵园,位于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步凤镇庆元村。1947年12月,2000多名指战员在盐南阻击战中壮烈牺牲,由于战事频仍,条件所限,先烈们连姓名都未能留下便匆匆下葬,堆成五条长岭,被后人称为“五条岭”。
“那年我8岁,父亲参与了掩埋烈士遗体。母亲搀着我就在旁边,告诉我,这些烈士都是为老百姓牺牲的,是我们最亲的人!”父亲平凡纯朴的教诲,令卞康全刻骨铭心、难以忘怀。从卞康全爷爷开始,到其父亲,再到卞康全,卞家祖孙三代人接力守护着五条岭烈士墓,70余载不曾离开。
多年来,卞康全每天都要去烈士墓走一走、看一看,清洁墓碑,拔除杂草,修剪树枝。看到寻亲家属在烈士墓前祭拜的情景,他时常情不自禁地噙满泪水,“五条岭里大多数烈士的亲人不知道他们安葬在这里,他们也盼着亲人的到来”。他一次次告诫自己,能做的就是守护好他们,为社会、为亲人致敬忠骨,缅怀英灵。
一辈子守护烈士,尽最大努力为烈士找到亲人,这是卞康全最大的心愿和永远的牵挂。在四处奔波查阅大量历史资料的同时,他还与盐城、淮安等地党史、民政部门取得联系,收集整理出836名安葬在五条岭的烈士姓名和资料,并通过建立苏北烈士寻亲微信群,与烈士亲属保持联系,至今已为328名烈士找到亲人,500多名原华东野战军老战士、烈士亲属因为他的牵线搭桥建立了联系。
一位革命先烈就是一座精神丰碑,一处红色遗址就是一部红色教材。从2013年起,卞康全主动加入红色文化宣讲志愿服务队,担任五条岭烈士陵园讲解员,为谒陵群众、组织、团体义务讲解,先后接待350多批次、45000余人次社会各界人士前来接受红色洗礼,作为五条岭红色记忆“活档案”的他,还被多所学校聘为红色文化教员。
在五条岭守了半辈子的卞康全,已把自己的人生悲喜与五条岭无名烈士“归家”征途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的烈士情缘让烈士后人与卞康全成了血脉相通、心心相印的“一家人”。
为信念坚守,为忠骨而歌,为英魂所系,卞家第三代守墓人卞康全在爱陵护岭、寻亲慰烈的征途上一路坚守、执着前行,用信念书写出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