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孩子聚集在一起,饶有兴趣地听取辅导老师关于科普现象的讲解,一双双好奇的眼睛展现出对知识的强烈探索,一只只高举的小手反映了对课程的热情高涨,一张张翕动的小嘴表达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这是一堂颇受欢迎、踊跃参与、气氛热烈的社团课,是县港城实验小学定期开展的科普社团课。
近年来,该校以“爱的延时、心的服务”为主题,把科普社团课作为推进小学生素质提升、能力提高的必选项、必答题、必修课,让学生的理念迸发、活力散发、潜力激发。
回应家长之新关切,交出满意答卷。以摸清兴趣特长因人施策,按照“让每个生命自由舒展”的宗旨,专门设计表格让家长填写,准确把握每一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优势,个性化、区别性地予以辅导。该校以强化互动交流打消顾虑,征询家长对科普社团课的意见并适时组织旁听,让课程更有合理性、趣味性、实效性,切实增加家长的支持力度和参与热情。以展现优异成果树立品牌,科普社团课已经成为港小的“金牌”,先后有30多名学生在中小学生各类科技竞赛中脱颖而出,实现了让学生展才现艺、为港小增光添彩、使家长舒心畅心。
顺应学生之新期盼,激发浓厚兴趣。该校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能动作用,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开设“基础+特色”的课后服务课程,使社团活动丰富多彩、亮点纷呈,更加适合不同年龄、差异需求的学生。既重理论更重实践,通过组织学生勤参与、多展现,挖掘具备才能、具有潜力的“好苗子”,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兴趣培养、能力辅导,当好科普宣传“代言人”。在登台中竞技,先后组织200多名学生参与县内外各类科普竞赛,让小学生登上“舞台”、展现能力、品尝收获,一位学生还荣获2021年度县“最美阳光少年”。
策应双减之新动能,助力政策落实。该校牢牢把握、认真响应“‘双减’是减负担而非减质量”的初衷和定位,推动课程优化、课时调整,确保教育思想有力嬗变、教学理念有效转变、教课方式有序改变。把“双减”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围绕“好政策要用好”,对各项措施细化具体化,努力灌输新的理念、制定实的举措、取得优的效果。针对“双减”落实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对延时服务排出课程、课时,确保不被其他课程挤占;对教师落实相应待遇,确保安心、用心、尽心。
呼应社会之新需求,推进人才培养。该校针对机器人等课程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桎梏,相继聘请爱迪生机器人教育创意中心等5家校外培训机构为科技辅导员,着力引进理念、配强师资。第三方既教授学生又辅导教师,推动教师知识更新、岗责匹配。目前港小科普课程共有5名专职教师、10名兼职教师,形成了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良好师资队伍。把社团课与其他课程同考同奖同罚,对学校评价高、学生认可好的教师,在评优、晋升等方面适当倾斜,切实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压力感。
“孩子的笑脸就是最大的肯定,家长的满意就是最高的追求,社会的认可就是最高的评价。科普社团课既是提升小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渠道,也是推进“双减”落到实处的必然要求,我们港小将进一步精准施策、精细服务,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助力科学普及,给力‘双减’落实,交出一份学生接受、家长认同的素质教育答卷,为全民科学素质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该校校长杨浩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