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亭湖 > 正文
让垃圾分类成为“绿色时尚”
2020-09-25 10:27:00  来源:亭湖报  

9月17日,记者来到位于文峰街道盐马路社区的万方名城小区,只见小区内干净整洁、环境优美明晰。在小区垃圾分类收集亭,居民周宁正在将家中的垃圾分类放进“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等四个不同的垃圾桶。“宣传展板上还有垃圾分类相关知识,提醒我垃圾该如何投放。有了垃圾分类收集亭,小区里再也看不到随意丢在外面的垃圾,闻不到厨房垃圾的腐败气味,邻居们的文明素质也显著提高了!”周宁说。

今年以来,我区持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的系列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全区垃圾分类集中处理工作。至目前,全区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累计已完成垃圾分类覆盖小区238个,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8.92%。

着眼于高效推进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我区扎实开展宣传引导、配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点、实施垃圾分类收运等工作,初步建成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收运处”体系。积极投放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累计投放分类垃圾桶14000只,单体式分类收集箱695只,复合式分类收集箱185只,设置集中收集导向和收运责任落实公示牌256个,建设垃圾分类收集亭棚224个;上下联动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今年共深入居民小区宣传及举办广场宣传汇演70余次,现场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入户宣传4000余户;初步落实垃圾分类小区收集责任体制,明确各垃圾分类小区责任人,社区、物业、环卫、指导员等职责明晰,形成工作责任网络图,张贴于小区醒目位置,并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专线收运和其他垃圾无害处理标准,在垃圾分类小区内建设垃圾分类收集亭棚作为宣传用地,介绍垃圾分类知识并设置复合式分类收集箱用于垃圾分类收集。

在此基础上,我区还注重推进城乡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按照“自用优先、就近处理、无主清运”的原则进行有计划的清运范围内建筑垃圾,今年已完成35个地块建筑垃圾积存清运工作,累计清运方量712362立方米;推进城市餐厨废弃物处理,与餐厨废弃物单位签订处理协议,由大吉环境餐厨废弃物处理厂来收集处理餐厨垃圾,截至目前,共收运处理餐厨垃圾4487.04吨。

“近两年,我区致力推进农村垃圾处理终端建设,主要处理瓜果蔬菜废料、剩菜剩饭等易腐垃圾,去年已在黄尖镇、盐东镇、华东农产品市场建成3座有机易腐垃圾处理设施,今年计划在南洋镇、便仓镇建设2座易腐垃圾处理中心,日处置垃圾能力可达20吨。”区环卫处相关负责人周华东介绍。

据了解,自2018年起,我区要求各大块开展镇村全域垃圾分类工作,每个镇建设3个以上垃圾分类示范村居,在村规民约中增加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内容,加大垃圾分类工作引导和推进力度,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农村垃圾收运模式主要是按照农户源头分类和保洁员二次分拣的“二次四分”方法,在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建立“户分类投放、村分类收集、镇回收清运、有机易腐垃圾生态处理”的镇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体系。

“下一阶段,我们计划按照《江苏省生活垃圾分类小区评价标准》,采取市场化运营、街道社区负责属地管理考核、区城管局负责统筹协调、区财政局负责资金拨付的模式,在全区建成22个居民小区及周边垃圾分类示范区域,涵盖7个机关单位、3个学校、3个广场、2个景点。致力做到示范区域居民的垃圾分类知晓率100%、参与率80%、分类准确率60%,推进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管理,并通过可持续的垃圾分类、溯源、监督、考核、管理体系建设,实现垃圾分类工作系统化、数据化、平台化管理工作目标。”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徐敏 周卫国)

责编:乐剑浒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