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亭湖 > 正文
赴“疫线”淬炼 用行动作答
2021-08-31 16:08:00  来源:亭湖报  

7月20日,南京禄口机场突发疫情,防控形势骤然紧张,全省各市纷纷派出精兵强将支援南京。7月22日,根据省卫健委统一部署,我区火速驰援,迅速集结起一支医疗队伍,奔赴抗疫一线。先后紧急动员并组织区人民医院医护人员18人、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3人,组成21人的核酸采样队奔赴南京,从栖霞区到江宁区,从低风险区到高风险区,他们不畏艰难,恪尽职守,用实际行动诠释白色“疫”行者的美丽风采。

“党员就要冲锋在前”

7月22日深夜,区人民医院普外科护士长陈树荣在睡梦中被电话铃声惊醒,电话中传来急促的话语。她立即起身,简单收拾行李后,踏着星夜,走上支援南京的征程。“我是一名党员,也是科室里的老同志,疫情刻不容缓,作为党员就得冲锋在前。”陈树荣说。

一路辗转,来不及喝上一口水,我区核酸采样队的医护人员们就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套上手套,用专业的素养和必胜的信念,为南京市栖霞区的核酸采样工作送来了“及时雨”。

厚厚的防护服,让“三伏天”变得更加闷热。陈树荣是采样队里年龄最大的,高强度的工作,让她十分疲惫,但从始至终都没有喊过一声苦与累。每次完成固定采集点的核酸采样工作后,陈树荣才能给已经等待许久的母亲打去视频电话。她的母亲是一位银发老党员,看着女儿满脸憔悴,纵使心中有万般不舍,但依旧叮嘱陈树荣要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无畏危险、冲锋在前。

“母亲的话,让我深受鼓舞,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这正是考验我们党性的时刻,我不仅是党员,也是领队,必须带头守岗位,带头战一线,义无反顾。”陈树荣说。

“谢谢你们,亭湖的同志”

“你看看这个棉签,是不是像棉花糖啊?我们嘴巴张大,一下就好啦!”在核酸采样现场,常常会遇到一些年龄较小的孩童,这时我们的采样队员们就得发挥“连哄带骗”的技能。如果家中有行动不便的老人与病人时,采样队员们还会走街串户上门服务。

谈起上门服务,家住玫瑰苑小区的杨大姐既心疼又感激。杨大姐住在六楼,家中还有一位常年卧床的老公公,根本没有办法自行前往采样点进行采样。采样支援队队员辛莹莹得知情况后,和队友一起背着十多斤的采样装备,爬上六楼,来到杨大姐家,为老人进行采样。杨大姐非常过意不去地说:“谢谢你们,亭湖的同志!”

不分昼夜,亭湖队的采样队员们蓝白的身影是江宁街巷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为南京的抗疫夜以继日。南京的群众也用自己的行动表达着感谢,三角村画家大叔的亲笔画、后周村老爷爷送的小花、居民阿姨送来的降温冰块,都不断触动着白色“疫”行者们心底最柔软的角落,令他们瞬间泪目,千言万语都化作两个字——值得!

这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赴栖霞、转江宁、守禄口,斗酷暑、战高温、抢进度……自7月22日驰援南京战“疫”以来,我区核酸采样队的全体成员不惧风险、迎难而上、冲锋在前,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亭湖力量。

据悉,我区核酸采样队先后共采样样本45700人次,单日最高完成核酸样本采样23700份,最长工作时间12个小时,冒着台风“烟花”,在江宁区谢村多数人员核酸结果呈阳性的情况下超量进行采样工作。

8月13日,我区核酸采样队回到盐城。在隔离期间,大家召开小组会议,畅谈了抗疫的心得体会,交流了各自工作经历,动员队员向组织靠拢,许多队员谈到动情处,情不自禁流下了泪水。区人民医院护士王海狮饱含深情地说:“23天的南京抗疫支援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非比寻常、十分难忘的经历。目前,支援队中已有15人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将继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最饱满的热情、最专业的素养投身医疗工作。”(郑梦娇)

责编:乐剑浒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