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中国残疾人的木工手艺真棒,让我们佩服,牛!”9月13日,南京博物院助残主题馆内参观者熙熙攘攘,我县张集中心社区何圩村三组残疾木匠姚雪仁制作的一张名为“龙凤呈祥”的茶几吸引大批参观者的目光。一名老外站在旁边合影,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此次参展的“龙凤呈祥”茶几做工考究,古色古香,可又有谁知道它的制作者——姚雪仁,曾八次登上领奖台,先后荣获县自强模范、市自强致富典型和省技术能手等10多项荣誉。
姚雪仁今年61岁,4岁的时候因患小儿麻痹症下肢不能正常行走。由于家中贫困,姚雪仁18岁时就跟着父亲拉大锯,干起了木匠活。当时八仙桌、箱子、架子床是农村居家过日子用的三大件,姚雪仁肯学能干,很快就学会了打造这些家具的手艺。十里八乡,左邻右舍,只要有人找上门来,他是有求必应,不但精致耐用而且价格合理。遇到有困难的群众,姚雪仁还会免费服务。
一条腿残疾,干一天活下来,姚雪仁常常累得腰酸腿疼。可是到了晚上,再累他也要学习木匠技艺,绘画家具图纸。为了提高自己的木工水平,打出的家具能够与市场对路,姚雪仁经常上街到家具店里参观,一看就是好半天。哪种式样好卖,哪种式样受欢迎,他都一一记在心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06年度江苏省职业技能竞赛中,姚雪仁荣获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被评为“江苏省技术能手”。2008年秋,他作为盐城市唯一代表参加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了铜牌。屈指算来,姚雪仁已有13件作品被相关单位收藏,这是他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在拼搏的道路上,姚雪仁的艰辛付出是常人难以想象的。2000年响水遭遇8·30水灾,他家草房子被暴雨冲倒,全家只好住在低矮潮湿的“丁头舍”里。2002年春天,他在村子里建起了小别墅,一个残疾人靠自己的双手打拼,住进了“小洋楼”,让人佩服不已。2017年腊月,姚雪仁在骑车路途中遭遇意外,高位截瘫,不能下床干活。即使是这样,姚雪仁没有向命运低头,他在“响水木匠”微信群里与同行交流经验,把自己掌握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同行们。
“我每月能拿到国家给的800多元生活补助。现在三个小孩都已长大成人,家里也没有什么经济压力,这些都得感谢政府,感谢党啊!”采访期间,姚雪仁反复强调他取得的成绩是政府搭建平台取得的,他对残联组织给予的帮助永怀感激之情,永远惦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