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盐都区秦南镇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迎难而上、危中寻机,奋力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1至5月份,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59万元,占全年计划的44.1%,有望顺利实现“双过半”。
盐都区秦南镇坚持“招商第一、项目为王”理念,修订了《盐都区秦南镇“双招双引”激励意见》,突出智能终端首位度,掀起全员招商新热潮。该镇主要负责同志带队,主攻上海、苏州等区域,深挖招商资源,广泛对接客商,新签约项目3个。继续加快接轨上海,着力推进产业、创新、人才三大重点合作平合对接;瞄准“新基建”“新业态”,进一步突出以商引商,紧盯必赋汽配等重点产业项目信息,力争招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项目3个以上。针对在建项目,发挥专业代办服务队伍的作用,点对点开展帮办、导办、代办,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加快推进锐特体育用品、华宏新材、铭岳智能装备等项目如期投产。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4家,19家企业与上海理工、上海交大等高校签订产学研协议,12家企业引进高校人才担任科技副总,进一步做强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盐都区秦南镇结合“深化暖企行动,合力共渡难关”活动,开展班子成员、中层干部牵手结对企业行动,对重点企业实行“一事一议”,提供针对性服务。协助沙子电器、九州汽配等企业解决人才短缺、资金紧张等共性问题,引导大明重工、南海线缆等企业实施智能化技改,推动小微企业扩规模、规模企业上台阶,全面打好融资、用工、减速、降负、转型等援企稳岗“组合拳”。
坚持站稳群众立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接轨上海为契机,深入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成功创建省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荣获首届省稻田绿色种养“渔香米金奖”,3人入选市第二批乡土人才“三带”能手培养对象。坚持将农房改善作为乡村振兴的标志性工程来抓,今年已完成农村宅基地退出签约234户,新增耕地近200亩,申领结算凭证79户;千秋、泾口新型社区一期提升和二期开建如期实施,建成150亩千秋现代农业园区。抢抓蟒蛇河旅游廊道建设机遇,推进蟒蛇河风光带两侧300米范围内环境整治,擦亮秦南仓绿色生态名片,构建蟒蛇河风光带生态文旅重要节点。
坚持共建共享,在增进民生福祉上下功夫。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围绕6个经济薄弱村、3个边缘村,通过强化物业购置、创新集体农场等方式,确保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20万元以上。按照“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要求,重点做好受疫情影响建档立卡户就业,力争年内增加公益性岗位200个,帮扶低收入户进农场、企业再就业350人。抓好后街背巷、农贸市场、交通路口等重点区域长效管理,促进镇村人居环境再美化,全力打好创文决胜战。中西医结合医院改扩建工程内部装潢有序推进,北蒋敬老院完成消防隐患整改,秦南、北蒋五保老人实现统一集中供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