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上午,盐都区张庄街道城北地区改造第5动迁工作组组长时玉梅,率领工作组成员顺利完成了蟒蛇河沿线140个居民户与16家企业的搬迁任务。中午,她没有回家午休,又主动请缨,带领工作组的同志分头到其它工作组协助完成工作。街道搬迁指挥部负责人告诉记者,时玉梅不仅能吃苦,更有一套用真情打动搬迁户的好经验。
今年45岁的时玉梅是张庄街道公路站站长,之前担任过街道农业中心副主任、民政助理等职,在基层一线摸爬滚打2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城北地区改造工作开始后,她成为张庄街道9个动迁组中唯一的女组长。
针对不少对象户担心先搬先吃亏,或想保证搬迁价格不比同等农户少的心理,通过有点背景的亲友与动迁组打招呼,时玉梅就通过连带关系反推搬迁工作。东升三组一农户担心自己的饲料作坊搬迁价格偏低,找来邻村的一位当村主任的表弟弟来找时玉梅打招呼。时玉梅顺势请这位村主任以服从服务城北地区改造大局为重做正面工作,并讲明执行政策不走样,宣传口径一个样。这位村主任很快做通亲戚工作,一周内就签订了搬迁协议。她告诉记者,通过让说情人反说情做通工作的,仅今年就搬迁了12户。
住在老旧房屋里的大多是年岁大的困难户,更需要关怀与照顾。时玉梅对此尤为尽心。东徐村一位姓邵的女村民是一个外来户,负债10多万元买来的二手房没两年就面临搬迁,自己身体不好,婆婆又是癌症患者。时玉梅一开始并没与她谈搬迁的事,而是从询问婆媳俩的病情入手,并请来了妇幼保健医生为她诊疗,根据其实际困境帮助这户上报解决了两万元的大病补助款。由于以心换心,房屋征收签约问题很快解决。像这种在政策范围内得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搬迁户,在时玉梅手上还有好几例。
时玉梅始终坚持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做到决不让群众吃亏。东升村三组一个姓朱的搬迁户以价格低为由始终不肯签约,时玉梅通过查看拆迁户档案,发现房产证的面积是308平方米,而96年航拍图则是336平方米,少了28平方米,按每平方米7000块的补偿价格,最终这位拆迁户就会少得近20万元。按照房产证、96年航拍图面积结合实际面积的动迁原则,她及时将发现的新情况与搬迁户沟通。搬迁户一家十分感谢,很快签订了搬迁协议,三天就搬迁结束了。
“搬迁工作纯粹是群众工作,学问很多。只要我们一碗水端得平,一把尺子量到底,与群众和风细雨地沟通交流,‘天下第一难’的事也会变得不再多难。”时玉梅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