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盐城高新区盐渎街道积极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社会治理机制,实现“警力向网格延伸、服务在网格进行、问题在网格解决”,全力推动警网融合提质增效,奋力打造和谐美丽新盐渎。警网融合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由之路,是提升网格化治理能力的治本之策。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治理形势,盐渎街道围绕“六个一体化”建设要求,积极开展警网融合工作。
该街道在推行全域网格化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加强政法综治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化运行,整合综治办、信访办、禁毒办、司法所等政法部门集中进驻办公,升级为街道社会治理局,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阵地。在派出所综合指挥室设立警网联勤指挥中心,实行合署办公,在15个社区警务室同步设立警网联勤指挥中心,实现阵地建设全覆盖。
该街道推动警网力量融合,深入推进城乡社区网格“五化”建设,由网格化中心和派出所联合招聘专职网格员150名,实现网格员全面专职化。随着城市小区、人口不断增多的实际,接续壮大网格员队伍。去年10月份,创新推进派出所民警挂任职务,由派出所所长担任街道副主任、分管网格化中心副主任,分管副所长担任街道网格化中心副主任、兼街道警网联勤指挥中心主任,选优15名社区民警担任社区警网联勤指挥中心主任,15名社区辅警担任对应社区联络员。
该街道实现警网平台融合,按照全市警网融合“六个一体化”的总要求,立足街道社区治理实际和实战需求,由街道派出所牵头开发本地化的警网通平台,平台根据“基础信息联采、重点人员联控、矛盾纠纷联调、风险隐患联排、群众求助联帮、业务技能联训”的六联机制,开发了相应的功能模块。今年9月份上线运行后,逐步磨合完善,实现警格网格“双网”数据互通、流转。
该街道落实警网工作融合,按照“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要求,依托警网通平台,推进完善“六联机制”,系统总结了“12345工作法”,即:警网融合一张图,周二网格员例会,警网融合三分钟之限,社区警情发生率、矛盾纠纷调处率、重点人员管控率、社区群众满意率四率考核,警网融合人地事物情五本台账。网格、警格线上互联互通,自使用以来警网联动处置群众求助、纠纷、隐患等各类事件2315起,工作质效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此外,该街道评估警网融合绩效,对网格员严格落实“433”考核机制,其中社区民警考核占比30%,加大警网融合考核比重,增加社区民警话语权;坚持每月考核评比,开展夺旗竞赛,严格考核结果与网格员的工作绩效、评先评优挂钩,对工作表现优秀的网格员予以奖励和政治培养。创新警网融合举措,利用社区民警、辅警、网格进圈入群,建立“盐小渎”微信群机器人,常态开展法治宣传、平安排查、解难释疑、帮扶解困,保持与群众的实时在线互动,并可实时分析群信息,更加智能高效掌握社情民意。
盐渎街道将进一步对照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新标准、新要求,努力接短板、填洼地,全面深化警网融合“六个一体化”建设,积极探索完善“警网通”六联工作机制,努力打造具有盐渎特色、品牌效应的警网融合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