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扬州 > 正文
“阳康”后,中小学校这样上体育课
2023-03-02 09:20:00  来源:扬州日报  

“阳康”后,中小学体育课如何上?如何把握好锻炼强度,保障学生身心健康?连日来,记者实地探访了扬州中小学体育课现场,了解相关情况。

自编“悦心”操,每节体育课循序渐进实施

昨天,记者来到了新华中学体育课现场。“现在我们每节体育课都要先做操。”几个男生笑着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体育课伊始,同学们都做了一节“悦心”操,整套操音乐舒缓,动作柔和,深受同学们喜欢。

“我们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科学指导‘阳康’后体育课恢复锻炼教学工作,为学生做好健康体能储备、技能提升和安全准备。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做到‘安全第一’。根据学生的课堂具体表现,适当调整练习内容、练习方法和练习强度等。”中学高级教师、扬州市体育与健康学科带头人、扬州市新华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扬州市体育艺术名师工作室指导教师花亮介绍。

记者了解到,“阳康”后,新华中学将每节体育课分为三阶段进行实施:第一阶段,学习校园自编“悦心”操。这套操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控制呼吸与动作协调配合,将气息和动作紧密配合,相互平衡,让学生凝神静气,愉悦身心,拉伸筋骨,改善身体机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大脑运转状态,有效缓解压力,同时提升学习效率。第二阶段,低强度活动,慢跑操练习。逐渐将慢跑操锻炼时间增加8-15分钟。平均心率保持在140次/分钟。第三阶段,中等强度的活动,身体素质练习。引入力量、抗阻力等身体素质练习。平均心率保持在150次/分钟。第四阶段,放松调整练习。恢复心率保持在65-85次/分钟。

“每一节课,我们体育教师都会关注每一阶段运动的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精神状态与身体状态,如果出现不适症状,一定不冒进,出现疲劳程度明显,建议暂停运动。”花亮介绍。

学校针对学生开展调查摸底

“要想减少课堂上潜在的损伤风险,就得对学生做好前期的身体情况调查。”梅岭小学体育学科教研组长吴加伟介绍,除了特异性体质学生是每年必做的常规调查工作之外,今年还加上了新冠肺炎的感染情况以及康复情况调查,做好记录。

吴加伟介绍,梅岭小学根据调查摸底状况合理进行分组,合理制订教学计划,以此来确定这一特殊学期的特殊教学目标。“我们让家长通过书面申请的方式,自行考量是否适合上体育课。一旦家长申请暂时不能进行体育锻炼,原则上在前三周内,无条件遵循家长意见,第四周开始根据学生体质监测情况和家长沟通下一步。”吴加伟介绍。

新华中学则在开学第一周利用体育课,在室内进行相关体育健康知识的讲解,建议学生们不要进行任何体育锻炼,好好休息,学会监测心率的方法,做好心理调控;同时摸查有不适症状学生的基本信息。教师通过对班级学生“阳康”和“未阳”的学生筛选登记,建立档案,动态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实施精准管理。

要科学有序开展“阳康”后体育锻炼

花亮介绍,原则上“阳康”后体育课锻炼开展中低强度的身体活动,暂不宜大强度、长时间、高对抗的活动。要遵循安全性原则。积极主动做好热身活动和放松活动,确保身体能适应体育锻炼的强度。要遵循渐进性原则。切合自身实际,把握好运动的强度、时间,科学锻炼,促进康复,逐步恢复体能。要遵循全面性原则。身体的各部位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全面提升身体素质。要个性化原则。根据自己的身体现状与运动习惯,科学制订运动处方。

记者 刘冠霖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