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他驻扎在“非典”隔离区,守护通城百姓安危;
12年前,他冒余震、爬高山,心系四川受灾村民;
2020年伊始,他夜以继日,战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线……
冯健,29年投身于“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的初心使命里,用日复一日的躬身实践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一个白衣战士的担当。
在紧急危难之时,激活斗志
2020年1月,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肆侵袭,作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负责人,冯健当仁不让地成为这场阻击战里“冲锋陷阵”的领头人。
在刚得知疫情时,冯健就未雨绸缪,组织全科人员培训防控等相关知识。抗疫阻击战打响后,他便马不停蹄投入战斗,要说on call 24小时,一点不为过。
作为医者,冯健是南通市及本院的新冠肺炎诊治专家组成员,承担了全市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会诊任务,包括视频阅片、讨论病例、实地查看等工作,兢兢业业,不辞辛苦。
作为科室负责人,从最初选派精兵强将勇挑发热门诊的诊治重任,到及时安全转移一病区病人、扩充监护病房床位,再到组建危重症不明原因肺炎病区,一项项急令的“逼迫”,冯健都能迎刃而解。
“仅用了2天时间就筹建了一个病区,真是神速啊!”回想起前几天的“大搬迁”,呼吸与危重症科的同仁都惊叹于“冯总指挥”的缜密部署。
“那几天,好几个同事都提醒我,冯健这样连轴转是要吃不消的,让我给他买点西洋参、黄芪给他补补身子。”同为医务工作者,冯健的爱人秦燕深知丈夫的艰辛与不易,但是紧急危难之时,她也只好“放任不管”,任其冲锋在前,因为这是冯健肩负的责任。
在久经沙场后,沉淀韧劲
冯健今年52岁,是江苏省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南通市卫生应急与重大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这样的荣誉源于他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
2003年的“非典”战役里,冯健与战友们驻扎在“非典”隔离病房里,与病魔鏖战了一个多月。
2008年的春夏之交,又一场痛彻心扉的灾难将冯健推向了最前线。“明天是我丈人的‘五七’祭日,他是一名老党员了,他若泉下有知,也一定会支持我支援灾区的!”
孝期未满的冯健,作为队长和临时党小组组长,带领5名战友支援江苏省所有医疗点中最为偏僻,条件最为艰苦的四川平武县豆叩镇。在那里,除了需要诊治镇上病人,冯健团队还要克服余震的威胁,攀爬崎岖的山路,进山巡诊。历时14个日夜,他带领团队出色完成使命,平安凯旋。
2020年2月1日,在医院紧急组建第一批援湖北武汉医疗队时,冯健早已做好冲锋陷阵的准备。鉴于须统筹协调科室各项工作,院部让冯健镇守在大本营。2月10日傍晚,当院部接到需组建第二批援湖北黄石医疗队时,冯健再次请战。和前两次一样,冯健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还是那句铿锵有力的:“请组织让我去!”
2月11日,冯健担任通大附院援黄石医疗队长,带队奔赴抗击新冠肺炎的第一线。第三次出征,纵使前方坎坷未知,但从冯健出征时从容的背影里,大家读到了岁月沉淀在他身上的韧劲。
在身体力行中,凝聚力量
“这是我应该做的!没啥特别的!”作为领头雁,冯健勤勤恳恳却又不善于表达。“低调、耿直、担当”便成了他的“标签”,而他的这份品质在潜移默化中,早已影响了身边人。
“为在最短的时间内组建危重症不明原因肺炎病区,无论是取得转移病人的理解,还是顾全病人的安全,都不易。纵使统筹任务繁忙不暇,冯主任还是带领大家挨个梳理病人情况,然后逐个沟通解释。年前年后,他都未曾休息过,每天都来上班,特别佩服他驾驭复杂局面,应对严峻挑战的能力和魄力。”科室副主任李军感慨道:“冯主任的亲力亲为,大家都看在眼里,所以当大年初三初四要求全科医护上班转移病人时,没有一个人抱怨加班加点的。”
“出征前,不仅有专家组那边的会诊任务,还有院内的危重症不明原因肺炎病区、二病区、监护病房的危重病人都需要师父坐镇指挥,放心不下危重病人,他就干脆住在医院不回家了。”冯健的研究生许立芹主治医师,望着师傅憔悴的身影,既心疼又感动。所以当在隔离病房支援的黄晋博确定要出征时,许立芹作为瘦弱的女将主动请缨,接替黄晋博的工作。而此前,冯健特别照顾科内的女将,要求危难当口,得是男同志率先冲在前面。看到徒弟也迎难而上,冯健十分欣慰。
带领医疗队来到黄石一线后,因为队员们分布在黄石市中心医院和黄石市中医院两个不同医院的不同科室,作为队长及江苏对口支援黄石医疗队临时党总支第八临时党支部书记,冯健更换了“阵地”,继续当起了大家长。不仅反复强调要做好房间的消杀、开窗通风等,还特意在工作微信群里叮嘱队员们每天简要汇报当日的情况,便于了解队员的工作状态,更是为了让彼此成为依靠,支撑大家顽强奋战,直至全胜。
每一次特殊战斗,都需要一批特殊战士;每一次生死搏斗,都会涌现一批英雄。拼命“三郎”冯健,一名白衣战士,一直战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