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陶文亮

事迹:企业破产后坚持18年为员工购买保险的诚信老板

简介:陶文亮,男,1947年11月生,连云港市连云区连云街道庙岭社区居民。 陶文亮为了履行让26名工人不下岗的承诺,没有选择买断工人们的工龄,而是带着26名员工开展生产自救。18年来,即使面临工厂连年亏损,他毅然履行承诺,想方设法通过银行贷款或者亲友借款,维持工厂正常生产经营,为员工发放工资;2010年工厂停产,依旧为工人购买“五险一金”,依旧不忘为退休的工人包一个“退休红包”;直到2018年最后一名员工退休。

江苏好人榜 > 2020年 > 10月 > 正文

陶文亮,男,1947年生,中共党员,连云港市连云区连云街道庙岭社区居民。陶文亮从事煤球生产工作30多年,坚持用良心做事、靠诚信经营。曾获江苏省人民调解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党员、连云港市道德模范、连云港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其诚信故事感动了港城众多市民。

“人无信不立,虽然已经风烛残年,但我实现了当初对26位工人的承诺,我活得一身骨气。我希望能够将这种诚信善良的好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73岁的陶文亮健朗而豁达,为了一句承诺,他毫不后悔。

陶文亮是原陶庵煤球厂的厂长,从事煤球生产工作30多年,坚持用良心做事、靠诚信经营。不仅如此,在煤球厂经营效益日益下滑直至亏损关闭,他在掏空自己所有积蓄后,甚至四处借钱,坚持为26名员工购买“五险一金”,直至最后一名员工退休。

一句承诺:有我在,绝不会让一人下岗!

年轻时的陶文亮曾是原陶庵大队综合场的一名修理工,因为工作认真负责,1979年,原陶庵煤球厂开始筹建时,陶文亮被选为负责人。1979年10月底,原陶庵煤球厂正式运营,陶文亮带领员工们开始煤球生产工作。

“煤球质量代表我们每一个人的人品。”当时在抓煤球生产时,陶文亮经常对员工说这句话。因为他严抓煤球生产质量,原陶庵煤球厂的煤球质量特别好,影响力也很大,在每年的市质量检查中,排名总是第一。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煤球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原陶庵煤球厂效益出现大幅度下滑。2000年,陶庵煤球厂改制,陶文亮将厂子承包了下来。按照当时的规定,陶文亮可以给每个员工1万多元,让他们自谋生路。但是陶文亮并没有这么做,理由是与大家一起同甘共苦这么多年,这样做他觉得员工们吃亏。

“有我在,就绝不会让一人下岗!”为了这句承诺,陶文亮带着26名员工继续开展煤球生产。刚开始的几年,厂子的效益每年还可以勉强维持大家的生活。但是到了2005年,每年厂子都要亏损几万元。最困难时期,除去勉强维持厂子生产经营,陶文亮每个月仅有1000多元收入,他也全部拿出来给工人发工资以及购买“五险一金”。

“既然选择带大家一起,就不能中途后悔。”陶文亮说。从那以后,为了维持员工的生活,陶文亮借了银行20多万元,两年后如期还清银行贷款。2007年,陶文亮到了退休年龄,无法从银行贷款了。随后,他又开始向亲朋好友借款,继续用于维持厂子生产经营和员工生活,直到2010年,原陶庵煤球厂停产。

按理说,厂子已经到这地步了,陶文亮也没有义务再负责员工的“五险一金”了,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2010年后,厂子里一分钱的收入也没有,他依旧每年花5万元给员工买“五险一金”。

一个红包:诚信善良的家风源远流长

两年前,陶庵煤球厂最后一名员工达到退休年龄,陶文亮终于卸去了几十年来的责任和负担,他依旧给最后一名退休的员工准备了一个200元的红包,陶文亮还在红包上写上:“恭喜您光荣退休。”

当别人对他的行为表示不解时,陶文亮却觉得这一切都是应该的,在他看来,这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准则,因为他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这样的。

“小时候,我的母亲总是跟我说,做人要诚信、善良。”陶文亮回忆,虽然他的母亲在他10岁时就因病去世,但是母亲的形象他永远都不会忘却。

上世纪50年代,家家户户的生活都很困难,每天的饭桌上无非是地瓜和玉米这样的粗粮,但是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母亲还经常救济更穷的人,宁愿自己饿着肚子,也要将家中的粮食送给他人。

后来,陶文亮的母亲得了心脏病,为了治病,母亲租住在市区医院附近的一栋平房内。因为看病花了不少钱,家中的光景一日不如一日。可是,母亲依旧坚持救济别人。在市区租房看病的几年间,邻居们都得到过母亲的帮助,对母亲的评价也很高。

陶文亮说,在他10岁那年,母亲去世。因为母亲生前做了很多好事,对村民也很照顾,出殡那天,为母亲前来送行的人很多,站满了一条街。

“母亲给我的精神财富让我一生受益无穷。”陶文亮骄傲地说。

一份家训:我的孩子要活出大爱!

“面对生活,要活出大爱,活得坦然。这是我对孩子们多年来的要求。”陶文亮在家中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因为这是他定下的家训。

好的家风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家人,也一定会代代延续。陶文亮的小儿子陶明斌,受父亲影响很大。在他看来,父亲虽然平时很少给他讲要诚信的大道理,但父亲做的一切,他都看在眼里,而且他也时刻要求自己,要和父亲一样讲诚信、善良。

在平时的生活中,陶明斌经常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义务巡逻、打扫卫生,哪里都有陶明斌的身影。而在工作中,陶明斌也认真负责,连云港东粮码头有限公司的同事对他评价也很高,他多次获得“优秀员工”的称号。

而对自己的孩子,陶明斌更是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严格要求:“孩子虽小,品行要正,活出大爱!”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醇厚,如雨润万物,给社会带来久远而深刻的影响。”连云街道庙岭社区党支部书记程彩娣说,陶文亮的诚信善举,不仅仅让人感到欣慰,也鼓舞了更多人意识到诚信的可贵。不仅如此,人们在他的诚信正直中也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大家共同书写和发扬优良家风,让社会更美好,让人间充满真情。

来源:江苏文明网      责任编辑:秦春凤  

江苏好人榜 > 2020年 > 10月 > 正文
陶文亮

陶文亮,男,1947年生,中共党员,连云港市连云区连云街道庙岭社区居民。陶文亮从事煤球生产工作30多年,坚持用良心做事、靠诚信经营。曾获江苏省人民调解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党员、连云港市道德模范、连云港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其诚信故事感动了港城众多市民。

“人无信不立,虽然已经风烛残年,但我实现了当初对26位工人的承诺,我活得一身骨气。我希望能够将这种诚信善良的好家风一代代传承下去。”73岁的陶文亮健朗而豁达,为了一句承诺,他毫不后悔。

陶文亮是原陶庵煤球厂的厂长,从事煤球生产工作30多年,坚持用良心做事、靠诚信经营。不仅如此,在煤球厂经营效益日益下滑直至亏损关闭,他在掏空自己所有积蓄后,甚至四处借钱,坚持为26名员工购买“五险一金”,直至最后一名员工退休。

一句承诺:有我在,绝不会让一人下岗!

年轻时的陶文亮曾是原陶庵大队综合场的一名修理工,因为工作认真负责,1979年,原陶庵煤球厂开始筹建时,陶文亮被选为负责人。1979年10月底,原陶庵煤球厂正式运营,陶文亮带领员工们开始煤球生产工作。

“煤球质量代表我们每一个人的人品。”当时在抓煤球生产时,陶文亮经常对员工说这句话。因为他严抓煤球生产质量,原陶庵煤球厂的煤球质量特别好,影响力也很大,在每年的市质量检查中,排名总是第一。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煤球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原陶庵煤球厂效益出现大幅度下滑。2000年,陶庵煤球厂改制,陶文亮将厂子承包了下来。按照当时的规定,陶文亮可以给每个员工1万多元,让他们自谋生路。但是陶文亮并没有这么做,理由是与大家一起同甘共苦这么多年,这样做他觉得员工们吃亏。

“有我在,就绝不会让一人下岗!”为了这句承诺,陶文亮带着26名员工继续开展煤球生产。刚开始的几年,厂子的效益每年还可以勉强维持大家的生活。但是到了2005年,每年厂子都要亏损几万元。最困难时期,除去勉强维持厂子生产经营,陶文亮每个月仅有1000多元收入,他也全部拿出来给工人发工资以及购买“五险一金”。

“既然选择带大家一起,就不能中途后悔。”陶文亮说。从那以后,为了维持员工的生活,陶文亮借了银行20多万元,两年后如期还清银行贷款。2007年,陶文亮到了退休年龄,无法从银行贷款了。随后,他又开始向亲朋好友借款,继续用于维持厂子生产经营和员工生活,直到2010年,原陶庵煤球厂停产。

按理说,厂子已经到这地步了,陶文亮也没有义务再负责员工的“五险一金”了,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2010年后,厂子里一分钱的收入也没有,他依旧每年花5万元给员工买“五险一金”。

一个红包:诚信善良的家风源远流长

两年前,陶庵煤球厂最后一名员工达到退休年龄,陶文亮终于卸去了几十年来的责任和负担,他依旧给最后一名退休的员工准备了一个200元的红包,陶文亮还在红包上写上:“恭喜您光荣退休。”

当别人对他的行为表示不解时,陶文亮却觉得这一切都是应该的,在他看来,这是做人做事的最基本准则,因为他从小所受的教育就是这样的。

“小时候,我的母亲总是跟我说,做人要诚信、善良。”陶文亮回忆,虽然他的母亲在他10岁时就因病去世,但是母亲的形象他永远都不会忘却。

上世纪50年代,家家户户的生活都很困难,每天的饭桌上无非是地瓜和玉米这样的粗粮,但是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母亲还经常救济更穷的人,宁愿自己饿着肚子,也要将家中的粮食送给他人。

后来,陶文亮的母亲得了心脏病,为了治病,母亲租住在市区医院附近的一栋平房内。因为看病花了不少钱,家中的光景一日不如一日。可是,母亲依旧坚持救济别人。在市区租房看病的几年间,邻居们都得到过母亲的帮助,对母亲的评价也很高。

陶文亮说,在他10岁那年,母亲去世。因为母亲生前做了很多好事,对村民也很照顾,出殡那天,为母亲前来送行的人很多,站满了一条街。

“母亲给我的精神财富让我一生受益无穷。”陶文亮骄傲地说。

一份家训:我的孩子要活出大爱!

“面对生活,要活出大爱,活得坦然。这是我对孩子们多年来的要求。”陶文亮在家中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因为这是他定下的家训。

好的家风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家人,也一定会代代延续。陶文亮的小儿子陶明斌,受父亲影响很大。在他看来,父亲虽然平时很少给他讲要诚信的大道理,但父亲做的一切,他都看在眼里,而且他也时刻要求自己,要和父亲一样讲诚信、善良。

在平时的生活中,陶明斌经常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义务巡逻、打扫卫生,哪里都有陶明斌的身影。而在工作中,陶明斌也认真负责,连云港东粮码头有限公司的同事对他评价也很高,他多次获得“优秀员工”的称号。

而对自己的孩子,陶明斌更是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严格要求:“孩子虽小,品行要正,活出大爱!”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醇厚,如雨润万物,给社会带来久远而深刻的影响。”连云街道庙岭社区党支部书记程彩娣说,陶文亮的诚信善举,不仅仅让人感到欣慰,也鼓舞了更多人意识到诚信的可贵。不仅如此,人们在他的诚信正直中也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大家共同书写和发扬优良家风,让社会更美好,让人间充满真情。

来源:江苏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