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王晓鹏

事迹:带动全村脱贫的水产技术专家

简介:王晓鹏,男,1972年2月生,盱眙县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指导站站长。 2015年,王晓鹏动员村委会成立“树龙稻虾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挨家挨户宣传发动全村农户集中发展虾稻共生产业。经过三年努力,村里家家户户都养殖龙虾,村民年人均收入提高了11600元,实现了全村脱贫。王晓鹏通过引导、培训、推广虾稻共生模式 ,三年脱贫的“时集模式”成为乡村振兴的成功典范,(全县)虾稻共生农田从起初0.6万亩发展到如今的66.5万亩。

江苏好人榜 > 2020年 > 10月 > 正文

王晓鹏,男,1972年生,中共党员,淮安市盱眙县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指导站站长。

科技创新助推乡村振兴

王晓鹏从事镇街一线塘口水产技术指导服务已有25年,他深知,引导广大老百姓彻底改变传统的渔业生产、一麦一稻种植等模式,走“生态渔业 + 种植业”农业产业结构供给侧调整改革之路迫在眉睫。近几年来,在省农业农村厅的关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部署支持下,王晓鹏以县水产技术指导站承担的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虾稻共生”科技创新集成示范项目为抓手,积极组织各镇、街农业技术服务站,建立镇、村级虾稻综合种养殖示范片、示范点。先后引进建立了扬州大学张洪程院士工作站、上海海洋大学博士工作站、省农科院黄花塘镇虾稻共生博士工作站等全国一流技术研发团队,邀请相关专家、教授在全县多次集中举办培训班和养殖现场教学,受训1200余人次。2015年以来,由王晓鹏主讲,在全县举办了36次“虾稻共生综合种养殖”技术讲座培训。

典范引路做强产业支撑

盱眙县黄花塘镇时集村是革命老区中的一个贫困村,全村共203户,紧临安徽与江苏两省边界有一个时湾水库,多年来该村一部分农户有养殖龙虾的习惯。2015年,王晓鹏积极动员这个村的村委会主任王树龙成立“树龙稻虾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挨家挨户宣传发动全村农户集中发展虾稻共生产业。经过三年的努力,村里家家户户都养殖龙虾,还建起了时集村龙虾交易市场、农产品电商新零售中心,村民年人均收入提高了11600元,实现了全村脱贫,被江苏省纪委监委总结为“时集模式”,成为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的成功典范。

富民增收保护生态环境

在王晓鹏推动下,盱眙从“虾稻连作”发展为“虾稻共生”。种养效益不断增加,由以前年亩均效益1500-2000元增加到3000元以上,是传统种植业的2-3倍,同时实现了“一田两用、一水双收”,农药、化肥减量在30-50%,秸秆还田率60-70%,大大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在推广示范上,实施“135工程”:即村有1000亩示范点,镇有3000亩示范片,大户有500亩示范块。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大力培育扶持虾稻种养新型经营主体。截至目前,全县虾稻综合种养近4000户,500亩以上的198户,5000亩以上的3户,其中盱眙小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3000亩虾稻共生基地于2017年底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已经成为江苏省富民增收、绿色发展的领头雁。

新冠疫情期间共克时艰

今年新冠疫情以来,作为渔业科技入户技术服务指导组长、科协基层“四长”、科技服务志愿者,王晓鹏带领渔业战线的同志们,积极主动按照分工安排,不厌其烦地帮助养殖户复工复产。疫情前期,多方协调办理农资调运绿色通行证,多次帮助养殖户联系龙虾、河蟹等春放苗种300余吨,多渠道组织销售成品龙虾128吨,多方位通过水产养殖QQ、微信群发送虾稻共生等渔业养殖科技知识,力争将养殖户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王晓鹏和他服务的虾稻共生产业的感人先进事迹,先后被中央七套《致富经》、《聚焦三农》、东方卫视《中国长三角》等栏目拍摄宣传,《农民日报》、《学习强国.江苏平台》、《淮安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来源:江苏文明网      责任编辑:秦春凤  

江苏好人榜 > 2020年 > 10月 > 正文
王晓鹏

王晓鹏,男,1972年生,中共党员,淮安市盱眙县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指导站站长。

科技创新助推乡村振兴

王晓鹏从事镇街一线塘口水产技术指导服务已有25年,他深知,引导广大老百姓彻底改变传统的渔业生产、一麦一稻种植等模式,走“生态渔业 + 种植业”农业产业结构供给侧调整改革之路迫在眉睫。近几年来,在省农业农村厅的关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部署支持下,王晓鹏以县水产技术指导站承担的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虾稻共生”科技创新集成示范项目为抓手,积极组织各镇、街农业技术服务站,建立镇、村级虾稻综合种养殖示范片、示范点。先后引进建立了扬州大学张洪程院士工作站、上海海洋大学博士工作站、省农科院黄花塘镇虾稻共生博士工作站等全国一流技术研发团队,邀请相关专家、教授在全县多次集中举办培训班和养殖现场教学,受训1200余人次。2015年以来,由王晓鹏主讲,在全县举办了36次“虾稻共生综合种养殖”技术讲座培训。

典范引路做强产业支撑

盱眙县黄花塘镇时集村是革命老区中的一个贫困村,全村共203户,紧临安徽与江苏两省边界有一个时湾水库,多年来该村一部分农户有养殖龙虾的习惯。2015年,王晓鹏积极动员这个村的村委会主任王树龙成立“树龙稻虾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挨家挨户宣传发动全村农户集中发展虾稻共生产业。经过三年的努力,村里家家户户都养殖龙虾,还建起了时集村龙虾交易市场、农产品电商新零售中心,村民年人均收入提高了11600元,实现了全村脱贫,被江苏省纪委监委总结为“时集模式”,成为脱贫攻坚、产业扶贫的成功典范。

富民增收保护生态环境

在王晓鹏推动下,盱眙从“虾稻连作”发展为“虾稻共生”。种养效益不断增加,由以前年亩均效益1500-2000元增加到3000元以上,是传统种植业的2-3倍,同时实现了“一田两用、一水双收”,农药、化肥减量在30-50%,秸秆还田率60-70%,大大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在推广示范上,实施“135工程”:即村有1000亩示范点,镇有3000亩示范片,大户有500亩示范块。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大力培育扶持虾稻种养新型经营主体。截至目前,全县虾稻综合种养近4000户,500亩以上的198户,5000亩以上的3户,其中盱眙小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3000亩虾稻共生基地于2017年底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已经成为江苏省富民增收、绿色发展的领头雁。

新冠疫情期间共克时艰

今年新冠疫情以来,作为渔业科技入户技术服务指导组长、科协基层“四长”、科技服务志愿者,王晓鹏带领渔业战线的同志们,积极主动按照分工安排,不厌其烦地帮助养殖户复工复产。疫情前期,多方协调办理农资调运绿色通行证,多次帮助养殖户联系龙虾、河蟹等春放苗种300余吨,多渠道组织销售成品龙虾128吨,多方位通过水产养殖QQ、微信群发送虾稻共生等渔业养殖科技知识,力争将养殖户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王晓鹏和他服务的虾稻共生产业的感人先进事迹,先后被中央七套《致富经》、《聚焦三农》、东方卫视《中国长三角》等栏目拍摄宣传,《农民日报》、《学习强国.江苏平台》、《淮安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来源:江苏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