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国家电网江苏电力抗日山共产党员服务队

事迹:35年初心不改传承三代服务“三农”的党员服务队

简介:国家电网江苏电力抗日山共产党员服务队。国家电网江苏电力抗日山共产党员服务队成立于1985年,现有核心队员302名,成员356名。服务队以“传承红色基因,高举红色旗帜,服务红色家乡”为理念,35年初心不改,三代人接力传承,300余人前赴后继。他们扶弱助困,传递爱心,带民致富,用行动践行诺言,从“点对点服务”到“党员片区责任制”,一代代队员不忘初心,将单一的服务农网用电抢修拓展到服务“三农”每一个范畴,将“心系革命老区 服务红色后裔”的初衷延伸到赣榆区贫困户、红色家庭、中小学校、抗日山烈士陵园的每一个角落。

江苏好人榜 > 2020年 > 9月 > 正文

抗日山,中国最早最大的以抗日命名的烈士陵园,是苏北、鲁南重要的红色胜地。在这座埋葬了3000多名烈士忠骨的英雄山下,活跃着一支以“传承红色基因,服务红色后裔”为理念的共产党员服务队,从1985年至今,在党旗的引领下,三代人代代传承,35年默默耕耘,300人前赴后继,他们扶弱助困,传递爱心,带民致富;他们,用行动践行诺言,用剧变述说成效,用“点赞数”代替“里程数”。他们,就是活跃在抗日山下的国家电网江苏电力抗日山共产党员服务队。

35年不改初心,从“点对点服务”到“党员片区责任制”,从单一扶贫到助力全面小康,从“三联系六走进”到“共产党员红色片区负责制”,一代代供电人不忘本色,始终践行着“你用电我用心”的庄重承诺;在为民服务中,他们将单一的服务农网用电抢修拓展到服务三农每一个范畴,将“心系革命老区”的初衷延伸到贫困户、红色家庭、抗日山烈士陵园、中小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人民电力为人民,“国家电网希望来吧”、“抗日山少年军校”、“电力电商一家亲”等百场志愿主题活动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广大电力客户的广泛“点赞”。

国家电网江苏电力抗日山共产党员服务队。正成为百姓信任、企业认可、政府推介、队员们踊跃参与的红色知名品牌。他们的先进事迹先后刊载在学习强国、新华日报、交汇点、国家电网报、中国电力报等新闻媒体上。

从4人小组到300人的传承

小城供电人述说承诺的力量

1985年的春天,时任班庄电力管理站站长的徐修起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户——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红军贺财德。独居在班庄镇班西村的他,老伴去世多年,家中一到刮风下雨时就停电。了解情况后,徐修起沉默了,他立刻带领设备管理员赵士林来到了老人家,一起动手为老人家更换了漏电的电线,并用了整整半天的时间帮助老人家的卫生彻底清理了一遍。徐修起紧紧握住老人颤巍巍的双手,庄重地承诺:“从今以后,您家的事情就是我们电力管理站的事情!”

回到单位,徐修起召开了一个4人党小组会议,提出一个沉重的话题:班庄乡作为革命老区,有许多老八路、抗战老兵,他们为新中国付出了很多,我们供电人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

“继承红色基因,竖起红色旗帜,服务红色家乡!”这是当时4人小组的庄重承诺!

于是,从1985年开始,由徐修起发起,4个队员参与,以一辆幸福牌250摩托车为交通工具的第一代“电驴子服务队”成立了。并由此35年不改初衷,高举红色旗帜,奔波服务在这片红色土地上。

在赣榆区夹谷山南麓的抗日山烈士陵园,里面安葬着750余位烈士的忠骨,石碑上镌刻着3576位烈士的英名,王继贵就是其中的一位。但也许让人没想到是,直到2007年,王继贵依然健在,就居住在抗日山烈士陵园仅5里地远的王洪爽村。

1985年初夏,一场对“烈士”王继贵为期22年的“特殊服务”拉开了序幕:每月雷打不动来他家打扫院落,检查线路;逢年过节,队员们从各自微薄的收入内抽出几毛钱,为他买米、肉等生活用品;每年清明节,队员们都要搀扶王继贵上抗日山去看看战友们,听他将战争中的英雄故事,一直到2007年老人去世。

“我们这代人打下的江山,你们这代人要好好珍惜,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多出力。”每次见面,“烈士”王继贵总是语重心长地教导队员们。

一个品牌,多年积淀。1998年,第二代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刘传强从徐修起手中接过“接力棒”,“电驴子”换成“皮卡”,队员增加到6人。2015年10月,第三代服务队——抗日山共产党员服务队在抗日山下正式宣誓成立,队伍也从当初的4人小组扩大到300余名队员15支小分队,服务范围从原来的抗日山周边延伸拓展至赣榆区的每一个角落。

35年来,三代人的初衷没变,承诺依旧。服务队累计服务地方客户220余次,开展校企联动130次,帮扶敬老院等困难群体160余次......一面面锦旗,一首首题词,一封封感谢信,一条条主流媒体报道,无不述说着这支服务队的辉煌和执著。2015年,服务队被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授予“金牌共产党员服务队”荣誉称号;2016年,国网赣榆供电公司抗日山党支部被中共国网江苏省省电力公司委员会评为“电网先锋党支部”;2018年,班庄供电所被授予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企业文化示范点”和连云港供电公司“企业文化示范点”;2020年被连云港市宣传部表彰为“学雷锋活动示范点”,队长秦绪仑被评为连云港市优秀红十字志愿者,队员李家清被赣榆区委宣传部授予赣榆区“最美服务标兵”荣誉称号......

“继承红色基因,竖起红色旗帜,服务红色家乡!35年来,供电人的初心不改,服务更优更广。”连云港三新供电有限公司赣榆分公司党委书记、志愿服务队队长秦绪仑承诺。

从“电里有我”到“致力脱贫”

服务的范畴延伸至每个角落

2020年8月,开学在即。一盏盏代表着温暖和光明的“小桔灯”送到了一个个留守儿童手里。“这些灯,是服务队队员们亲自定制,共有近200盏,并在民政部门的帮助下送给了每一个需要的孩子。灯虽然不贵,但我们是想让孩子们看到前路的光芒和温暖,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不断进步。”队员田福明坦言。

服务队成立初期,队员们主要立足于服务红色老区,提供电力服务和保障,让供电大网持续稳定。而如今,他们将单一的服务农网用电拓展到服务三农每一个范畴,将“心系革命老区”的初衷延伸到贫困户、红色家庭、抗日山烈士陵园、中小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将“国家电网希望来吧”、“抗日山少年军校”、“电力电商一家亲”等百场系列志愿主题活动开展的实实在在,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广大电力客户的广泛“点赞”。

近年来,抗日山共产党员服务队丰富了服务内容,拓展了服务渠道,精化了服务体系。服务队通过开展“三联系四到位”,推行党员红色片区负责制,使每个党员负责一个片区,实施每位党员联系一个重要群体、联系一个重要客户、联系一个困难家庭,做到服务资源分配到位、服务执行到位、过程管控到位、奖惩考核到位,弘扬了“抗日山”红色革命精神,提升了服务效率。

朱军,挂职赣榆区沙河镇徐屯村的第一扶贫书记。来到村里的第一刻,朱军就利用了他的“供电渠道”为村里开展了“精准服务”。徐屯村地处偏僻,以农业为主。2019年夏收时节,村里灌溉用的专用变压器烧了,停电就等于让1000余亩水稻无法插秧。朱军深知这一厉害关系,当天找到了公司副总王行亮,在他的协调下第二天就重新换上了价值4万多元的变压器箱,保证了水稻的及时插秧。

朱军,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服务队一个队员帮扶一个片区的“服务精神”。村里30多个蔬菜大棚安装完毕,急需供电,朱军跑前跑后,及时协调,让农户及时种植快速收益;村里的29户贫困户生活困难,朱军牵手公司领导一对一牵手帮扶,让他们走出困境......

金子品牌,规范为先。队员越来越多,规范越来越重要。服务队和300名队员签订服务承诺书,制定了服务方式、队训、服务流程,编制《共产党员服务队标准化手册》、《共产党员服务队宣传手册》、《优质服务顺口溜》等,将服务工作通过“业绩晾晒台”进行亮职责、亮身份、亮承诺,对服务考核公开、公平、公正,做到服务规范、管理精益、奉献笃定,工作高效,提升了优质服务水平。

抗日山共产党员服务队用行动用专业技术和倾心服务诠释着奉献精神和对这片红色热土的眷恋和崇高敬意。他们争做“六心服务”的先行者,开展“十项特别服务行动”,宣扬亲情服务、阳光服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他们走进抗日山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与烈士陵园管理处签订义务服务协议;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红色实景课堂服务工作,倾心服务红色旅游胜地;走进班庄镇抗日山小学,建设国网“希望来吧”、全国少年军校,成立“希望微基金”,为他们捐资、捐书;走进抗战老兵家中,送去慰问品,为其贺寿,为老人打扫庭院,检修维护用电线路和用电设备,听抗战老兵讲战争年代的真实故事......

从“抗疫有我”到“点靓网红”

精准服务缔造一批造富神话

“吃水不忘挖井人,感谢你们送出的优质服务礼包,保障我们永泰塑业快速复工复产。”2020年3月3日,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西棘荡村党委书记钟佰均特别向“抗日山”共产党员服务队赠送了“复工复产当先行人民电力为人民”的锦旗,感谢服务队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

疫情之下,供电先行。2020年年初疫情暴发伊始,服务队在赣榆分公司的领导下就提出了“抗疫有我,供电人在路上”的服务口号。他们深知,越是此时此刻,安全稳定的供电越是能稳人心、竖信心。

“14个高速路口进入紧急封锁状态,当地政府告知我们执勤点集装箱马上到位,请我们保障供电。我马上承诺,我们供电人一定比集装箱更快到达!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派了100多名队员参与到各个执勤点的执勤工作中,包括我们每一个公司和供电所的领导都轮流参与。疫情之下,怎能无我?”志愿服务队队长秦绪仑铿锵有力地说。

疫情期间,每个高速路口和道路执勤点,以及数百个农村执勤点电力全部正常稳定供应,服务队300名队员全天候在路上,100多个“特派人员”积极参与到地方政府的执勤点,大家包片包点,每天安装、调试、检查,做得积极、用心、热心。

企业复工刻不容缓,从疫期刚开始,服务队的队员们就深知,供电人要时刻为复产复工保驾护航。“我们15支服务队均成立了巡查小组,每人包一到两家企业,做好疫情停产期间的用电检查和维护,随时等候政府的一声号召就复工复产,绝不让企业因为电力问题延产一天。”秦绪仑介绍。

疫情期间,企业停产了,但网红们却被点靓了。

海头镇临海,这里有几百个大大小小的渔民做起了“网红”,成为了当地一到靓丽的风景线。“网红”们建起了海鲜加工、冷链加工等一条龙产业,平均用电比平时要多出50%,这为疫情期间的用电调配提出了大难题。

“网红正成为海头镇新经济的代表,这盏灯可不能灭了。我们可不能成为地区特色经济的阻路人。我们海头镇供电所40名队员全员出动,只要网红需要电,电就送到哪里,24小时服务无死点。”海头镇供电所所长张延德笑呵呵地介绍,“疫情期间,我们海头镇是灯火通明的,网红的赞那是嘎嘎的!”

紫菜加工每年固定在一至三月,不及时采摘加工就会烂在海里,这对海头镇的27家养殖户来说至少是损失几百万元。疫情期间停产就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做好镇区紫菜加工厂的用电服务,张延德在分公司的配合下,做了细致入微的调研,综合考虑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计划。最终,在赣榆供电公司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一条专门为紫菜加工企业开辟的绿色用电通道顺利开通,这为当地的养殖户吃了颗定心丸。

造富不是神话,而是更加精准的帮扶。50多岁的张善玲做生意失败,欠了一大笔债。供电服务队主动上门,为他协调申请了贷款,并提供安装了380伏的三相动力电。一年后,这个年过半百的生意人终于东山再起,实现了“造富”心愿。

“原来,我们只专注于开拓扶贫服务,却忽视了助力致富。如今,我们在服务当地企业和网红的工作中独辟蹊径,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帮扶渠道,创造了一个个造富神话,正成为当地老百姓的佳话。得到他们的点赞,才是我们抗日山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们最开心的事情。”秦绪仑坦言。

“我们是抗日山电力服务队,守护着红色大地。踏着先烈的足迹,把共产党员的旗帜高高举起。基杆塔下,我们用心巡护,栉风沐雨;农网改造,我们立足本职,精心管理;我们是光明的使者,为了民生的幸福,打造着亲情电力……”队员们唱着队歌《旗帜》,铿锵有力,悠扬飘远。

来源:江苏文明网      责任编辑:唐凯  

江苏好人榜 > 2020年 > 9月 > 正文
国家电网江苏电力抗日山共产党员服务队

抗日山,中国最早最大的以抗日命名的烈士陵园,是苏北、鲁南重要的红色胜地。在这座埋葬了3000多名烈士忠骨的英雄山下,活跃着一支以“传承红色基因,服务红色后裔”为理念的共产党员服务队,从1985年至今,在党旗的引领下,三代人代代传承,35年默默耕耘,300人前赴后继,他们扶弱助困,传递爱心,带民致富;他们,用行动践行诺言,用剧变述说成效,用“点赞数”代替“里程数”。他们,就是活跃在抗日山下的国家电网江苏电力抗日山共产党员服务队。

35年不改初心,从“点对点服务”到“党员片区责任制”,从单一扶贫到助力全面小康,从“三联系六走进”到“共产党员红色片区负责制”,一代代供电人不忘本色,始终践行着“你用电我用心”的庄重承诺;在为民服务中,他们将单一的服务农网用电抢修拓展到服务三农每一个范畴,将“心系革命老区”的初衷延伸到贫困户、红色家庭、抗日山烈士陵园、中小学校的每一个角落;人民电力为人民,“国家电网希望来吧”、“抗日山少年军校”、“电力电商一家亲”等百场志愿主题活动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广大电力客户的广泛“点赞”。

国家电网江苏电力抗日山共产党员服务队。正成为百姓信任、企业认可、政府推介、队员们踊跃参与的红色知名品牌。他们的先进事迹先后刊载在学习强国、新华日报、交汇点、国家电网报、中国电力报等新闻媒体上。

从4人小组到300人的传承

小城供电人述说承诺的力量

1985年的春天,时任班庄电力管理站站长的徐修起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客户——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红军贺财德。独居在班庄镇班西村的他,老伴去世多年,家中一到刮风下雨时就停电。了解情况后,徐修起沉默了,他立刻带领设备管理员赵士林来到了老人家,一起动手为老人家更换了漏电的电线,并用了整整半天的时间帮助老人家的卫生彻底清理了一遍。徐修起紧紧握住老人颤巍巍的双手,庄重地承诺:“从今以后,您家的事情就是我们电力管理站的事情!”

回到单位,徐修起召开了一个4人党小组会议,提出一个沉重的话题:班庄乡作为革命老区,有许多老八路、抗战老兵,他们为新中国付出了很多,我们供电人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

“继承红色基因,竖起红色旗帜,服务红色家乡!”这是当时4人小组的庄重承诺!

于是,从1985年开始,由徐修起发起,4个队员参与,以一辆幸福牌250摩托车为交通工具的第一代“电驴子服务队”成立了。并由此35年不改初衷,高举红色旗帜,奔波服务在这片红色土地上。

在赣榆区夹谷山南麓的抗日山烈士陵园,里面安葬着750余位烈士的忠骨,石碑上镌刻着3576位烈士的英名,王继贵就是其中的一位。但也许让人没想到是,直到2007年,王继贵依然健在,就居住在抗日山烈士陵园仅5里地远的王洪爽村。

1985年初夏,一场对“烈士”王继贵为期22年的“特殊服务”拉开了序幕:每月雷打不动来他家打扫院落,检查线路;逢年过节,队员们从各自微薄的收入内抽出几毛钱,为他买米、肉等生活用品;每年清明节,队员们都要搀扶王继贵上抗日山去看看战友们,听他将战争中的英雄故事,一直到2007年老人去世。

“我们这代人打下的江山,你们这代人要好好珍惜,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多出力。”每次见面,“烈士”王继贵总是语重心长地教导队员们。

一个品牌,多年积淀。1998年,第二代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刘传强从徐修起手中接过“接力棒”,“电驴子”换成“皮卡”,队员增加到6人。2015年10月,第三代服务队——抗日山共产党员服务队在抗日山下正式宣誓成立,队伍也从当初的4人小组扩大到300余名队员15支小分队,服务范围从原来的抗日山周边延伸拓展至赣榆区的每一个角落。

35年来,三代人的初衷没变,承诺依旧。服务队累计服务地方客户220余次,开展校企联动130次,帮扶敬老院等困难群体160余次......一面面锦旗,一首首题词,一封封感谢信,一条条主流媒体报道,无不述说着这支服务队的辉煌和执著。2015年,服务队被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授予“金牌共产党员服务队”荣誉称号;2016年,国网赣榆供电公司抗日山党支部被中共国网江苏省省电力公司委员会评为“电网先锋党支部”;2018年,班庄供电所被授予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企业文化示范点”和连云港供电公司“企业文化示范点”;2020年被连云港市宣传部表彰为“学雷锋活动示范点”,队长秦绪仑被评为连云港市优秀红十字志愿者,队员李家清被赣榆区委宣传部授予赣榆区“最美服务标兵”荣誉称号......

“继承红色基因,竖起红色旗帜,服务红色家乡!35年来,供电人的初心不改,服务更优更广。”连云港三新供电有限公司赣榆分公司党委书记、志愿服务队队长秦绪仑承诺。

从“电里有我”到“致力脱贫”

服务的范畴延伸至每个角落

2020年8月,开学在即。一盏盏代表着温暖和光明的“小桔灯”送到了一个个留守儿童手里。“这些灯,是服务队队员们亲自定制,共有近200盏,并在民政部门的帮助下送给了每一个需要的孩子。灯虽然不贵,但我们是想让孩子们看到前路的光芒和温暖,激励他们努力学习,不断进步。”队员田福明坦言。

服务队成立初期,队员们主要立足于服务红色老区,提供电力服务和保障,让供电大网持续稳定。而如今,他们将单一的服务农网用电拓展到服务三农每一个范畴,将“心系革命老区”的初衷延伸到贫困户、红色家庭、抗日山烈士陵园、中小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将“国家电网希望来吧”、“抗日山少年军校”、“电力电商一家亲”等百场系列志愿主题活动开展的实实在在,赢得了地方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广大电力客户的广泛“点赞”。

近年来,抗日山共产党员服务队丰富了服务内容,拓展了服务渠道,精化了服务体系。服务队通过开展“三联系四到位”,推行党员红色片区负责制,使每个党员负责一个片区,实施每位党员联系一个重要群体、联系一个重要客户、联系一个困难家庭,做到服务资源分配到位、服务执行到位、过程管控到位、奖惩考核到位,弘扬了“抗日山”红色革命精神,提升了服务效率。

朱军,挂职赣榆区沙河镇徐屯村的第一扶贫书记。来到村里的第一刻,朱军就利用了他的“供电渠道”为村里开展了“精准服务”。徐屯村地处偏僻,以农业为主。2019年夏收时节,村里灌溉用的专用变压器烧了,停电就等于让1000余亩水稻无法插秧。朱军深知这一厉害关系,当天找到了公司副总王行亮,在他的协调下第二天就重新换上了价值4万多元的变压器箱,保证了水稻的及时插秧。

朱军,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服务队一个队员帮扶一个片区的“服务精神”。村里30多个蔬菜大棚安装完毕,急需供电,朱军跑前跑后,及时协调,让农户及时种植快速收益;村里的29户贫困户生活困难,朱军牵手公司领导一对一牵手帮扶,让他们走出困境......

金子品牌,规范为先。队员越来越多,规范越来越重要。服务队和300名队员签订服务承诺书,制定了服务方式、队训、服务流程,编制《共产党员服务队标准化手册》、《共产党员服务队宣传手册》、《优质服务顺口溜》等,将服务工作通过“业绩晾晒台”进行亮职责、亮身份、亮承诺,对服务考核公开、公平、公正,做到服务规范、管理精益、奉献笃定,工作高效,提升了优质服务水平。

抗日山共产党员服务队用行动用专业技术和倾心服务诠释着奉献精神和对这片红色热土的眷恋和崇高敬意。他们争做“六心服务”的先行者,开展“十项特别服务行动”,宣扬亲情服务、阳光服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他们走进抗日山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与烈士陵园管理处签订义务服务协议;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红色实景课堂服务工作,倾心服务红色旅游胜地;走进班庄镇抗日山小学,建设国网“希望来吧”、全国少年军校,成立“希望微基金”,为他们捐资、捐书;走进抗战老兵家中,送去慰问品,为其贺寿,为老人打扫庭院,检修维护用电线路和用电设备,听抗战老兵讲战争年代的真实故事......

从“抗疫有我”到“点靓网红”

精准服务缔造一批造富神话

“吃水不忘挖井人,感谢你们送出的优质服务礼包,保障我们永泰塑业快速复工复产。”2020年3月3日,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西棘荡村党委书记钟佰均特别向“抗日山”共产党员服务队赠送了“复工复产当先行人民电力为人民”的锦旗,感谢服务队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稳定可靠的供电服务。

疫情之下,供电先行。2020年年初疫情暴发伊始,服务队在赣榆分公司的领导下就提出了“抗疫有我,供电人在路上”的服务口号。他们深知,越是此时此刻,安全稳定的供电越是能稳人心、竖信心。

“14个高速路口进入紧急封锁状态,当地政府告知我们执勤点集装箱马上到位,请我们保障供电。我马上承诺,我们供电人一定比集装箱更快到达!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派了100多名队员参与到各个执勤点的执勤工作中,包括我们每一个公司和供电所的领导都轮流参与。疫情之下,怎能无我?”志愿服务队队长秦绪仑铿锵有力地说。

疫情期间,每个高速路口和道路执勤点,以及数百个农村执勤点电力全部正常稳定供应,服务队300名队员全天候在路上,100多个“特派人员”积极参与到地方政府的执勤点,大家包片包点,每天安装、调试、检查,做得积极、用心、热心。

企业复工刻不容缓,从疫期刚开始,服务队的队员们就深知,供电人要时刻为复产复工保驾护航。“我们15支服务队均成立了巡查小组,每人包一到两家企业,做好疫情停产期间的用电检查和维护,随时等候政府的一声号召就复工复产,绝不让企业因为电力问题延产一天。”秦绪仑介绍。

疫情期间,企业停产了,但网红们却被点靓了。

海头镇临海,这里有几百个大大小小的渔民做起了“网红”,成为了当地一到靓丽的风景线。“网红”们建起了海鲜加工、冷链加工等一条龙产业,平均用电比平时要多出50%,这为疫情期间的用电调配提出了大难题。

“网红正成为海头镇新经济的代表,这盏灯可不能灭了。我们可不能成为地区特色经济的阻路人。我们海头镇供电所40名队员全员出动,只要网红需要电,电就送到哪里,24小时服务无死点。”海头镇供电所所长张延德笑呵呵地介绍,“疫情期间,我们海头镇是灯火通明的,网红的赞那是嘎嘎的!”

紫菜加工每年固定在一至三月,不及时采摘加工就会烂在海里,这对海头镇的27家养殖户来说至少是损失几百万元。疫情期间停产就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做好镇区紫菜加工厂的用电服务,张延德在分公司的配合下,做了细致入微的调研,综合考虑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计划。最终,在赣榆供电公司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一条专门为紫菜加工企业开辟的绿色用电通道顺利开通,这为当地的养殖户吃了颗定心丸。

造富不是神话,而是更加精准的帮扶。50多岁的张善玲做生意失败,欠了一大笔债。供电服务队主动上门,为他协调申请了贷款,并提供安装了380伏的三相动力电。一年后,这个年过半百的生意人终于东山再起,实现了“造富”心愿。

“原来,我们只专注于开拓扶贫服务,却忽视了助力致富。如今,我们在服务当地企业和网红的工作中独辟蹊径,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帮扶渠道,创造了一个个造富神话,正成为当地老百姓的佳话。得到他们的点赞,才是我们抗日山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们最开心的事情。”秦绪仑坦言。

“我们是抗日山电力服务队,守护着红色大地。踏着先烈的足迹,把共产党员的旗帜高高举起。基杆塔下,我们用心巡护,栉风沐雨;农网改造,我们立足本职,精心管理;我们是光明的使者,为了民生的幸福,打造着亲情电力……”队员们唱着队歌《旗帜》,铿锵有力,悠扬飘远。

来源:江苏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