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代夫,男,1953年5月生,二级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会长、国家农业农村部薯类专家指导组副组长。他不畏辛劳、乐于奉献,1980年进入徐州市农科院工作,40年来带领团队国内首创甘薯骨干亲本研究和利用,育成甘薯新品种59个;他执着朴实、勇于攻关,倡导研制甘薯病毒检测和脱毒薯培育利用技术,累计推广面积1.3亿亩,成为甘薯产业发展史重要创举;他淡泊名利、任劳任怨,2008年担任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以来,带领中国甘薯研究取得栽培技术、绿色防控、甘薯加工、分子育种等方面世界水准成绩,为我国甘薯产业和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先后获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农业先进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16年被国际块根作物学会授予终身成就奖。
1980年进入徐州市农科院工作,长期主持国家甘薯研究项目,40余年间,先后育成徐薯22等多个甘薯新品种。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农业科技成果一等奖,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科技成果奖励;在国内外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为我国甘薯产业和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甘薯又称红薯、番薯、山芋、白芋、地瓜。30多年前,小小的甘薯,是国人最基本、最重要的当家口粮,而如今,昔日的救命粮已淡出人们的餐桌,更多的时候只是作为一种休闲保健食品出现,且价格比小麦贵。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我国有种说法流传甚广——“世界甘薯看中国,中国甘薯看徐州”,可见徐州在甘薯产业发展上肩负了多么重大的责任。10月丰收之际,记者采访了国家农业现代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甘薯学科首席科学家马代夫,听他讲述我国甘薯产业的嬗变之路以及他与甘薯难以割舍的情缘。
最难忘严谨治学的老师
马代夫幼年家境贫寒,家庭唯一的收入来源是父亲微薄的工资,不过困顿的生活并没有影响马代夫对学业的追求,“母亲出身书香门第,她宁可自己吃尽千般苦,也不愿中断我们的学业。她教育我们要努力学习,是我的第一任启蒙老师。”
1975年,马代夫半考半推进了“徐州地区五七农业大学”。“这是我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起点,母校的老师是我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启蒙老师。我永远不会忘记,当时我代表全体学生发表了立志农业科学的演讲。”马代夫说,他难忘那些严谨治学的老师,他们顶着社会压力,尽最大可能传授学生科学知识,“许均苍老师图文并茂的病理课,朱玉璋老师抑扬顿挫的授课情景,蒋忠良老师的善识百草……那时的学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老师们可谓费尽了心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1980年,著名农业科学家盛家廉先生点名要马代夫去徐州农科院工作,他也由此步入了科学的殿堂。由于有了徐州农科院这块坚实的甘薯科研平台,加上盛家廉先生的言传身教,兼之自身的努力,马代夫很快成为了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没有爱好是因为365天在工作
1999年,只有大专学历的马代夫被破格评聘为研究员,有人说他是自学成材的典型,也有人说他是从“奴隶”到“将军”的科技工作者,但他认为在事业上能取得些成绩是因各方面的综合条件,除去得益于好形势、好领导、好老师、好同事外,最重要的是他不懈的努力,“我没有其他爱好,一年365天几乎都在工作,我把别人喝茶、打牌的时间都用到了学习、工作上。”
农业科研工作并非整天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办公室里工作,而是离不开试验田。马代夫说,每年他们都要嫁接培育200多株亲本,配置100多个组合,播种20000余粒实生种子,栽插30多亩试验田,还要在全国10多个试验基点之间来回奔波。“这些年来,我的双休日、节假日多数都在试验田、实验室和计算机旁度过。一次,一项科研项目正处于攻坚阶段,偏偏我的牙疼病又犯了,为了保证项目的正常进度,我在短短12小时内吃了10多片止痛片。”马代夫说,常有人问他“这样拼命值得吗”,他的答案永远只有一个字:“值”。
2004年5月1日,马代夫作为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这给了他很大的激励,“我出身农民之家,经历过困难时期,知道粮食的珍贵,让所有的劳动人民丰衣足食,是我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一理想,献身农业科技事业,成为我终生不悔的追求!我不敢说把甘薯研究做到最好,但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做。”
引领甘薯产业技术创新
我国为世界甘薯生产大国,总产量约占世界甘薯产量的80%,但因甘薯病毒,严重制约了甘薯产量与品质的提高。为此,设在徐州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将攻关重点放在了甘薯脱毒上。1996年,他们成功研制出甘薯病毒检测和脱毒薯培育利用技术,震惊世界。这项技术将甘薯产量提高了20%左右,当时国际马铃薯中心的专家评价这项技术时,认为它是生物技术利用到农业生产上的典范,是甘薯产业发展史上的一次创举。
“比如说‘徐薯18’,种植几年后,产量就出现了明显下降,用原来的知识,认为它是退化变异,实质上这是病毒长期在体内积累造成的。”马代夫说,脱毒甘薯生产技术体系建立后,已在苏鲁豫皖及四川、广东等甘薯主产省大面积应用,累计推广面积达3400多万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52亿元。
此后,以马代夫为首的甘薯科研团队不断引领全国甘薯产业技术创新的步伐。1998年,甘薯骨干亲本的研究和利用项目不仅成为国内首创,而且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育种单位利用筛选的骨干亲本育成了33个甘薯新品种。2002年11月,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在徐州农业科学院挂牌。2008年下半年国家开始实施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创新研究,马代夫任这一体系的首席科学家,他和这个团队的工作强度也越来越大。
对甘薯产业的未来充满期望
市农科院甘薯病虫害研究室主任谢逸萍曾这样评价马代夫:他所付出的是常人想象不到的,几乎没有休息日,对甘薯事业,对于甘薯研究,呕心沥血……不注重名利的追求,只注重事业的发展。
新世纪以来,甘薯作为粮食的重要功能逐渐减弱,科学家们开始去开发利用其新的用途,比如作为生物能源、保健品等。马代夫说:“我们对甘薯资源进行全面评价,致力寻找适合甘薯产业发展方向的材料品种。比如,现在全国各地利用我们提供的材料,已经育成了很多富含花青素的甘薯品种——紫薯,来满足人们对保健的需求。再比如,我们选育出来的‘徐薯22’,作为乙醇发酵效率比较高,普通薯干3吨半才能出一吨酒精,这个品种不到3吨薯干就能出一吨酒精。”
在马代夫提供的《甘薯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中,记者看到他们的“五年规划及分年度计划”,其中技术水平目标为“甘薯产业科技保持世界先进水平”。马代夫说,作为首席科学家,他对甘薯产业的未来充满期望,“通过我们这个团队的努力,使徐州甘薯科研引领世界甘薯产业的发展,这是我最大的心愿。在未来,我相信种甘薯者能发家致富,吃甘薯者可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