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季寿山

事迹:致力守护家乡文化之根的老文物工作者

简介:季寿山,男,1955年生,宝应县博物馆原副馆长。 1974年从事家乡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工作以来,季寿山先后参加了宝应县博物馆筹建和古象牙、夏集双琚遗址、刘堡减水闸(世界文化遗产)等文物的发掘、修复和保护工作。2008年全县文物普查,他带领同事走乡串户搜集第一手资料,5年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68处,为全县文物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2014年退休至今,他一直从事县古城保护工作。

江苏好人榜 > 2021年 > 2月 > 正文

季寿山,男,1955年1月出生,原宝应博物馆副馆长。

季寿山热爱文博工作,对业务精益求精,曾入编《中国当代文博专家志》。他为我县文博事业做了大量实事,参加了县博物馆筹建、古象牙、夏集双琚商周遗址、世界文化遗产刘堡减水闸等文物的发掘保护。2008年全县文物普查,他带领同事走乡串户搜集第一手资料,五年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168处,为全县文物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他退而不休,继续为保护老城区奉献余热。

季寿山于1973年于山阳中学高中毕业,1974年到山阳文化站工作,后任站长直至1996年,兼管该镇文物普查。淮安市民俗专家金矿先生说:“当年季站长还配合我们成立白马湖群众文化联谊协会,1984年以后发展到40个乡镇,他曾任副会长,为淮安宝应的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1996年调宝应图书馆,任文物部主任,清理登记了三千多件文物。1999年于南京师范大学文物鉴定管理专业结业。2000年他参加筹建博物馆,当时文体局刘洁局长请老季编写了博物馆基本陈列大纲和展览解说词,其他同志负责图片、实物、制作橱柜和布展,2001年6月28日宝应博物馆开馆。

2001年季寿山被调任博物馆文保部主任,2008年任副馆长。他和大家一道完善了序厅、秦汉隋唐展厅与宋元明清展厅的布局,还为县政府荷藕节筹办了三期全县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成就展。工作中,他负责馆藏文物的保护、分类、登记、排架和修复。还积极进行文物研究,潜心钻研业务,撰写了多篇介绍宝应文物的文章,发表在《收藏》《收藏家》《中国文物报》《新民晚报》《东南文化》等多种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上。又多次参加省市业务培训班,2007年10月荣获“江苏省文博专业副研究馆员”高级技术职称,入编国家文物局和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当代文博专家志》。原博物馆党支部书记孙茂昌同志说:“老季这个人性格儒雅,待人诚恳,是个谦谦君子,不但关心同志,而且对上级领导和专家照顾得十分周到。由于他的这种亲和力,省市文物主管部门、文博单位对我馆都十分关心和支持。我省著名考古专家贺云翱,还为宝应举办了讲座,扬州市考古专家印志华更是和老季打成一片,经常坐镇射阳,考察九里一千墩、规划老街保护、考古调查古城墙遗址。”老季还经常为我县荷乡画院提供笔会和展览场地,为繁荣宝应书画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

博物馆建立以后,季寿山经常带领大家到全县各地积极征集文物。2003年10月潼河万民村出土了古象牙,他全程参与省市专家对象牙的发掘、修复和保护工作。2008年他参与的西安丰镇中心幼儿园建筑工地考古出土的商周黑陶罐,2015年被省市文物专家组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始,他主持全县范围的文物普查工作,带领同事走乡串户,走访村民,搜集文物第一手资料,历时五年,通过不懈的努力,共登录全县不可移动文物168处,其中新发现文物点119处。初步建立全县区域内不可移动文物分布网络,为全县文物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夏集双琚商周遗址被列入“2010年江苏省十大文物考古新发现”,朱氏家祠、刘氏五之堂和同松药店被县政府核定公布为重点文保单位。原文化局副局长邰恂同志说:“老季热爱文博专业,忠于本职工作,对业务精益求精,做工作任劳任怨。他为人随和,待人诚恳,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看起来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实际上为宝应的文博事业、为我县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实事。”

最值得一提的是刘堡减水闸的发现与保护。在我国京杭大运河向联合国申遗的关键时刻,2011年9月,我县水利部门在整治运河码头过程中,在刘堡渡口北边180米运河东岸水下5米处发现古堤石块。博物馆倪学萍馆长说:“我当时任博物馆支部书记,季馆长接到施工队高明楼队长的电话,以他特有的文物工作者的高度敏感性,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要求施工队停工并保护好现场。他及时向扬州市大运河申遗办和县政府做了汇报。11月底,市考古队进场考古发掘,季馆长带领馆里年轻的业务骨干唐华荣等同志配合参与。考古现场位于运河东堤,四周空旷,时值冬季,寒风凛冽,挖出的泥土很快结冰。天气寒冷、作业环境差,甚至连一口热水都喝不上。但是这些丝毫没有让季馆长等人退缩,他们在考古现场整整奋战了近两个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考古专家认定,刘堡水闸兴建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2014年6月,大运河申遗成功,刘堡水闸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名录》,成为我县淮扬运河宝应段的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点,也是扬州市十大世界文化遗产点中唯一一处明代水工遗存。没有季馆长等人的努力,也许宝应人不会知道刘堡水闸,我县运河段就失去了这一光辉的亮点。”如今,在博物馆年轻一代的继续努力下,刘堡水闸正以全新的面貌发挥着世界遗产点在文化遗产展示、科普教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014年季寿山退休以后,因博物馆人员紧缺而继续留用,而且他又成为我县古城保护办公室的成员之一,为保护老城区奉献余热。他是我县政协第十二届委员、县文联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主席、江苏省考古学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他是我县根生土长的不可多得的地方文博专家,他的突然离去是我县文博事业的重要损失。倪学萍馆长说:“季寿山老馆长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音容笑貌令我们难以忘怀!他对宝应文博事业的终身奉献将永远刻印在我们的心中。”

来源:江苏文明网      责任编辑:秦春凤  

江苏好人榜 > 2021年 > 2月 > 正文
季寿山

季寿山,男,1955年1月出生,原宝应博物馆副馆长。

季寿山热爱文博工作,对业务精益求精,曾入编《中国当代文博专家志》。他为我县文博事业做了大量实事,参加了县博物馆筹建、古象牙、夏集双琚商周遗址、世界文化遗产刘堡减水闸等文物的发掘保护。2008年全县文物普查,他带领同事走乡串户搜集第一手资料,五年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168处,为全县文物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4年他退而不休,继续为保护老城区奉献余热。

季寿山于1973年于山阳中学高中毕业,1974年到山阳文化站工作,后任站长直至1996年,兼管该镇文物普查。淮安市民俗专家金矿先生说:“当年季站长还配合我们成立白马湖群众文化联谊协会,1984年以后发展到40个乡镇,他曾任副会长,为淮安宝应的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1996年调宝应图书馆,任文物部主任,清理登记了三千多件文物。1999年于南京师范大学文物鉴定管理专业结业。2000年他参加筹建博物馆,当时文体局刘洁局长请老季编写了博物馆基本陈列大纲和展览解说词,其他同志负责图片、实物、制作橱柜和布展,2001年6月28日宝应博物馆开馆。

2001年季寿山被调任博物馆文保部主任,2008年任副馆长。他和大家一道完善了序厅、秦汉隋唐展厅与宋元明清展厅的布局,还为县政府荷藕节筹办了三期全县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成就展。工作中,他负责馆藏文物的保护、分类、登记、排架和修复。还积极进行文物研究,潜心钻研业务,撰写了多篇介绍宝应文物的文章,发表在《收藏》《收藏家》《中国文物报》《新民晚报》《东南文化》等多种国家级、省级报刊杂志上。又多次参加省市业务培训班,2007年10月荣获“江苏省文博专业副研究馆员”高级技术职称,入编国家文物局和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当代文博专家志》。原博物馆党支部书记孙茂昌同志说:“老季这个人性格儒雅,待人诚恳,是个谦谦君子,不但关心同志,而且对上级领导和专家照顾得十分周到。由于他的这种亲和力,省市文物主管部门、文博单位对我馆都十分关心和支持。我省著名考古专家贺云翱,还为宝应举办了讲座,扬州市考古专家印志华更是和老季打成一片,经常坐镇射阳,考察九里一千墩、规划老街保护、考古调查古城墙遗址。”老季还经常为我县荷乡画院提供笔会和展览场地,为繁荣宝应书画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

博物馆建立以后,季寿山经常带领大家到全县各地积极征集文物。2003年10月潼河万民村出土了古象牙,他全程参与省市专家对象牙的发掘、修复和保护工作。2008年他参与的西安丰镇中心幼儿园建筑工地考古出土的商周黑陶罐,2015年被省市文物专家组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始,他主持全县范围的文物普查工作,带领同事走乡串户,走访村民,搜集文物第一手资料,历时五年,通过不懈的努力,共登录全县不可移动文物168处,其中新发现文物点119处。初步建立全县区域内不可移动文物分布网络,为全县文物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夏集双琚商周遗址被列入“2010年江苏省十大文物考古新发现”,朱氏家祠、刘氏五之堂和同松药店被县政府核定公布为重点文保单位。原文化局副局长邰恂同志说:“老季热爱文博专业,忠于本职工作,对业务精益求精,做工作任劳任怨。他为人随和,待人诚恳,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看起来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实际上为宝应的文博事业、为我县的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实事。”

最值得一提的是刘堡减水闸的发现与保护。在我国京杭大运河向联合国申遗的关键时刻,2011年9月,我县水利部门在整治运河码头过程中,在刘堡渡口北边180米运河东岸水下5米处发现古堤石块。博物馆倪学萍馆长说:“我当时任博物馆支部书记,季馆长接到施工队高明楼队长的电话,以他特有的文物工作者的高度敏感性,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要求施工队停工并保护好现场。他及时向扬州市大运河申遗办和县政府做了汇报。11月底,市考古队进场考古发掘,季馆长带领馆里年轻的业务骨干唐华荣等同志配合参与。考古现场位于运河东堤,四周空旷,时值冬季,寒风凛冽,挖出的泥土很快结冰。天气寒冷、作业环境差,甚至连一口热水都喝不上。但是这些丝毫没有让季馆长等人退缩,他们在考古现场整整奋战了近两个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考古专家认定,刘堡水闸兴建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2014年6月,大运河申遗成功,刘堡水闸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名录》,成为我县淮扬运河宝应段的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点,也是扬州市十大世界文化遗产点中唯一一处明代水工遗存。没有季馆长等人的努力,也许宝应人不会知道刘堡水闸,我县运河段就失去了这一光辉的亮点。”如今,在博物馆年轻一代的继续努力下,刘堡水闸正以全新的面貌发挥着世界遗产点在文化遗产展示、科普教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014年季寿山退休以后,因博物馆人员紧缺而继续留用,而且他又成为我县古城保护办公室的成员之一,为保护老城区奉献余热。他是我县政协第十二届委员、县文联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主席、江苏省考古学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他是我县根生土长的不可多得的地方文博专家,他的突然离去是我县文博事业的重要损失。倪学萍馆长说:“季寿山老馆长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音容笑貌令我们难以忘怀!他对宝应文博事业的终身奉献将永远刻印在我们的心中。”

来源:江苏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