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男,汉族,1973年2月生,中共党员,江苏省连云港市眼科医院院长、眼科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学组委员、连云港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委员、连云港市医学会连云港市医师协会第一届灾难医学分会委员,副主任医师。
1997年,王华从扬州大学医学院毕业,在连云港市眼科医院一待就是25个年头,从一名临床医生逐渐成长为省内知名眼科专家。他在同一个手术台累计为两万余名眼疾患者送去光明;他为了恩师的一句嘱托,一次次放弃了百万“高薪”求职机会,承担着医院近一半以上的手术任务无怨无悔;他坚守医者本色,累计为5000多名贫困眼疾患者免费手术,20多位“徒弟”在他手把手的帮助下逐渐成为医院的中坚力量。王华医生见证了我国医疗技术的飞速进步,也谱写着一首坚守向上的诚实守信、爱岗奉献之歌。
牢记恩师教诲,25年坚守不改初心
按照行业规则,一般刚刚工作的医生算是“菜鸟”,只能帮助老医生记录病例,或者到病房管病人、写病历,想要走上手术台往往需要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
但是王华遇到了自己工作上的恩师——孙弦。当时,孙弦是眼科医院的主任医师兼院长,是医院的“一把刀”。孙弦看到王华勤奋好学,便常常带着他走进手术室,作为自己的助手,这让王华的医术得到了快速提升。
孙弦告诫王华:“想做好医生,首先得勤奋好学。”为了提高医术,王华便把自己的“家”搬到了医院,只在周末回家一次。每天除了上班就是看医书,有心的王华还喜欢带个“小本本”,每天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都记下来,这成为了他医术快速提升的一大“法宝”。十多年来,王华的小本本堆满了他的书房和办公室。
“眼科是显微手术,需要在显微镜下操作,刚开始学显微手术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在恩师的鼓励下,我每周都要花20元钱跑到市场‘挖’两个猪眼到实验室‘开小灶’,常常到半夜才回宿舍。当时多亏那些猪眼,让我很好的打下了显微手术基础。”王华笑谈年轻时的那份执著。
后来,勤奋上进的王华带着恩师的谆谆教诲来到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进修学习眼底病专业,这让王华看到了连云港市和大城市医疗技术和理念上的巨大差距。
“特别是眼底病手术复杂多变,需要较高的理论和临床基础,玻切手术学习曲线时间长、手术难度大、成长比较慢,我把自己的家又搬进了图书馆和实验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以上。”王华介绍道。
回院后,勤奋好学的王华很快把这些先进的医疗技术带回了自己的医院,并很快得到了老医生们的信任,并慢慢成长为医院的“一把刀”。
2009年,恩师孙弦光荣退休。他紧紧地拉住徒弟王华的手,嘱托道:“医者仁心,医者恒爱。医院培养了你和我,你现在已经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高度信任,你要把这杆大旗扛下去,为更多的人送去光明。”王华使劲地点头。
王华牢记恩师的嘱托。25年来,王华在他的手术台上,累计为两万多名患者做了各种眼科手术。即使后来成了医院的主要领导,王华也没有忘记恩师的谆谆教诲,每天坚持用半天的时间为患者进行手术。
“最多时一天要做40多台手术,从早晨进去,晚上出来。看到很多患者大老远的就奔着你来的,我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也体悟到恩师当时对我嘱托的内在道理。”王华坦言。
坚守当初承诺,放弃百万年薪专注“扫盲”
下午3点20分,在连云港市眼科医院手术室,王华刚刚为患者做完玻璃体割切手术,来不及放下一身疲惫,叮嘱好医护人员术后的注意事项后,又快速走进会议室和医生们为下一轮患者进行“手术会诊”。
这是王华今天做的第7台手术,但对王华来说,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当时在手术台上高度紧张,是感觉不到累的。出来后,才发觉脖子僵了,腰酸背痛。”一身疲惫的王华,眼神毅然而坚定。
“20年前,就是一架简易的手术显微镜,裂隙灯,看眼底是手持式的像手灯的那样。很多患者因病无法医治只能失明,作为一名医生,看在眼里,痛在心上。现在中国的医疗技术和设备更新换代极快,带着间接眼底镜,包括眼底照相、很多先进的眼底检查设备,我们医生的使命感更强了。”王华说。
在王华的带领下,眼科医院的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也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白内障手术成为在省内白内障行业的前五例,让更多的眼病患者看到了重见光明的希望。王华也成了省专家组成员,多项荣誉纷至沓来。
名气大了,外市和本地的很多医院看到了“商机”,纷纷过来挖墙脚。有的院方承诺可以预付20年年薪,有的承诺可以解决住房和孩子就业,有的承诺也可以让其当院长。当时,这些“诱惑”目不暇接。
“百万年薪的待遇谁不想,但是眼科医院培养了我,恩师给我的谆谆教诲,才有我的现在,走了不就忘本了,那些患者怎么办?一味地逐利怎能当好医生?”王华说起当初的决定,毅然坚定。
这样的拒绝将注定成为一座丰碑。
如今,年近半百的王华已经成为了医院的“一把刀”,眼科医院成为了本地最权威的眼科专业医院。而他,依旧每天穿着最朴素的衣服,依旧喜欢在他的手术室里一待就是半天以上,依旧承担着眼科医院近一半的手术量。
25年风雨兼程,王华没有忘记恩师的当初嘱托,毅然用医者本色述说着坚守的力量。王华始终没有忘记医院是自己的家,他要用自己的毕生为这个“家”奉献自己的光和热。走上领导岗位后,王华励精图治大胆改革,将医院眼科细分为8个亚专科,4大中心,培养了大量专家型医生,将医院带到了本地医院的“老大”位置,今年,国家眼部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挂牌的光明中心也落户连云港市眼科医院。眼科医院成为了国家级临床医学中心。
“医院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3年前,医院把我的恩师孙弦又返聘到岗位上,继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这也是我们师徒间的又一次共鸣吧!”王华谈起恩师,毅然溢满感激之情。
怀揣医者仁心,风雨兼程静听花开
看着78岁的恩师依然退休后坚守一线,王华感慨万分,他从来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
“最近几年,有点力不从心了,每年近千台手术让自己落下了浑身慢性病。媳妇总是批评我只想着患者,从没有考虑过自己和家庭。”王华摊摊手,指着桌上的一沓病例,“这就是宿命,只有活在这种宿命里,才有快乐,才有价值。”
王华说的快乐,是患者揭开眼部纱布看见光明后的惊喜,是年轻医生走上手术台获得成功后的赞许,是医院被兄弟单位和无数患者高度肯定后的自豪。
“那是102岁的老人,已经30多年看不见东西了。我们当时决定为他免费手术,当老人看见满头白发的儿子那一刻,竟然哽咽着哭了。”王华说从那一刻的感动开始,一扇新的门就为他打开了。
“这么多年来,我们陆陆续续为上千名贫困患者做了免费手术,特别是一些家庭贫困的孩子,为了早些让他们步入学校的大门,我们医院从来都是义无反顾实行免费手术。”王华说。
就在不久前,王华带着医生回访了灌云一家三个孩子都是先天性白内障的家庭。自己当初为老大和老三做了免费白内障手术,去年又为老二做了免费白内障手术,现在,不仅是去为孩子复查视力,还为孩子带去了学习用品和长期的帮扶。。
不仅是对于患者,对于年轻的医生,王华同样是充满一颗仁心。
“年轻医生的成长需要一个历程和时间,但如果你总是不放手,他们就永远不能走上手术台。我每年都要做大量的手术,于是,我总是和他们一起研究病例,让他们陪着我一起做手术,术后一起探究。如今,我们医院已经有了13位年轻主治医生,7位高级职称医生。”王华不无骄傲地介绍道。
“医者仁心,这是老师对我的教导。”王华坚信,静待花开,坚守初心,必会花香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