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曹美玲

事迹:爱心接力助学近30年的大爱教师

简介:曹美玲,女,1974年生,苏州市梓义实验小学校教师。曹美玲初中时,因父亲去世家庭一度陷入贫困。在热心人资助下,她渡过难关成长为一名教师,并决心将助人为乐的善举传递下去。从1993年踏上工作岗位至今,她先后资助20名西南地区困难学生完成大学学业,个人捐助金额近15万元。

江苏好人榜 > 2022年 > 8月 > 正文

曹美玲,女,1974年5月生,江苏省苏州市梓义实验小学校教师。初中时,父亲的不幸去世使得曹美玲的家庭一度陷入贫困。在“中国好人”杨自中的资助下克服难关成长为一名教师的她,决定将助人为乐的善举传递下去。从1993年至今,她坚持资助近20名西南地区贫困孩子完成大学学业,个人总捐助金额近15万元。被资助学生对她的称呼从“姐姐”慢慢变成了“奶奶”,联系方式从写信变成了微信,捐资助学早已成为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曹美玲不但给予捐助对象经济支持,还教会他们感恩。在她的影响下,曾经被资助的学生开始走上助人之路,身边的同事们也被带动起来,2003年起形成了一个自发的公益团队,至今已资助16名贫困生,捐助金额约10万余元。曹美玲曾获苏州时代新人等荣誉。

从受助人到接力人,用真情传递爱心

曹美玲捐资助学的故事要从她初二那年说起。当时曹美玲的父亲不幸去世,家里失去了顶梁柱,陷入经济拮据的窘境。此时,曹美玲的邻居、苏州市第十二中学的校外辅导员杨自中关注到了她的困境,他当即掏出身上仅有的50元钱给曹美玲,并积极帮助曹家申请补贴。不仅如此,杨自中还时常照顾曹美玲的生活,一直鼓励她努力学习。“杨叔叔家有许多书,我和同学们经常去他家看书,一待就是一整天,那时他就像我爸爸一样,什么困难都能替我提前想到。”曹美玲回忆说。

杨自中是全国有名的爱心助学者,曾在2011年荣登“中国好人榜”。如今,已93岁高龄的杨老先生仍在资助学生,省吃俭用的他几十年来共计给学生资助了60多万元。而在他身边长大的曹美玲无疑深受他的影响,“等我能独立生活了,就可以去帮助别人,向杨叔叔学习了!”在曹美玲看来,以后能像杨叔叔一样去捐助贫困生,应该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她一心想要成为一名爱心的接力者。

曹美玲不止把杨自中当作老师,更将其视作引路人。1993年她成为一名小学老师,随即便踏上了资助西南地区贫困生的道路,迄今为止已捐资助学30年,资助了西部地区20多名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从“姐姐”到“奶奶”,用坚持温暖生命

1993年,刚工作的曹美玲每月薪水只有500元。除了日常开销,她都用来资助西南贫困山区的孩子。曹美玲至今还记得,她资助的第一个贫困生是一名高二学生。他来自一个单亲家庭,从小失去了父亲。曹美玲觉得这个孩子的经历和自己很像,“我不想让他走歪路,想支持他完成学业。”就这样,从资助1名贫困生到后来每年增加2名,从一开始每个学生每学期资助300元到后来的500元,从学费到基本生活费,她都尽全力提供帮助。曹美玲觉得,这些钱对于贫困生来说可能关系到一生,“自己稍微节约一点,就能多资助小朋友一点。”她用自己的生命温暖着贫困生的生命,帮助他们重拾了追逐梦想的信心和勇气。

曹美玲珍藏着很多受资助学生寄来的信件。有个学生写道:“曹美玲老师,感谢您的资助,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一缕阳光,让我不迷茫。”这些泛黄的信件,在曹美玲眼里都是不可多得的、最宝贵的东西,记录着她和一群被资助学生的情谊。30年来,学生们和她的联系方式从写信变成了微信,被资助学生对她的称呼也从“姐姐”慢慢变成了“奶奶”,不变的是她捐资助学的执着与坚守。几十年如一日地,曹美玲已经把资助学生内化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她说“只要想到我的举动能给孩子们希望和温暖,我就觉得什么都值得。”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用榜样引领校园

在曹美玲看来,捐资助学是一件非常讲究“负责任”的行动。每每捐助学生,她都会和当地关工委核对信息,确认善款对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有直接帮助。而且每年寒暑假,曹美玲都会亲赴西部地区看望她的“小朋友们”。曹美玲认为捐资助学不是单纯地给钱,也不能让学生认为钱来得很容易,因此,她的助学行动也相对精细化,并没有同时资助太多人。

在曹美玲的影响下,被她帮助的学生也明白了传递爱心的重要性。李波是曾受曹美玲资助的学生之一,他毕业后在水利局工作,也开始了助学行动。“我在李波身上能看到我当初跟着杨叔叔学习的影子,觉得好欣慰啊!”曹美玲说。

从2003年开始,曹美玲身边的老师们也被她带动了起来,逐渐在校内外形成了一个自发的公益团队。该团队有近10人,已经资助了16名西南贫困地区的孩子,捐助金额约10万余元。其中有一位叫李娴秋的老师,甚至还带着她高中在读的女儿拿出压岁钱一起来做这件事。曹美玲说:“前年有一名学生毕业工作了,一直在找当年资助她的老师,终于找到李娴秋,她也开心得不得了!”曹美玲还开心地感慨,她的丈夫也非常支持自己这份“第二事业”。

在曹美玲的办公室里,挂着学生家长送的两面锦旗,一面写着“师者父母心”,一面写着“爱生如子”。曹美玲表示,她将坚持把接收到的“爱”继续传递下去。

来源:江苏文明网      责任编辑:秦春凤  

江苏好人榜 > 2022年 > 8月 > 正文
曹美玲

曹美玲,女,1974年5月生,江苏省苏州市梓义实验小学校教师。初中时,父亲的不幸去世使得曹美玲的家庭一度陷入贫困。在“中国好人”杨自中的资助下克服难关成长为一名教师的她,决定将助人为乐的善举传递下去。从1993年至今,她坚持资助近20名西南地区贫困孩子完成大学学业,个人总捐助金额近15万元。被资助学生对她的称呼从“姐姐”慢慢变成了“奶奶”,联系方式从写信变成了微信,捐资助学早已成为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曹美玲不但给予捐助对象经济支持,还教会他们感恩。在她的影响下,曾经被资助的学生开始走上助人之路,身边的同事们也被带动起来,2003年起形成了一个自发的公益团队,至今已资助16名贫困生,捐助金额约10万余元。曹美玲曾获苏州时代新人等荣誉。

从受助人到接力人,用真情传递爱心

曹美玲捐资助学的故事要从她初二那年说起。当时曹美玲的父亲不幸去世,家里失去了顶梁柱,陷入经济拮据的窘境。此时,曹美玲的邻居、苏州市第十二中学的校外辅导员杨自中关注到了她的困境,他当即掏出身上仅有的50元钱给曹美玲,并积极帮助曹家申请补贴。不仅如此,杨自中还时常照顾曹美玲的生活,一直鼓励她努力学习。“杨叔叔家有许多书,我和同学们经常去他家看书,一待就是一整天,那时他就像我爸爸一样,什么困难都能替我提前想到。”曹美玲回忆说。

杨自中是全国有名的爱心助学者,曾在2011年荣登“中国好人榜”。如今,已93岁高龄的杨老先生仍在资助学生,省吃俭用的他几十年来共计给学生资助了60多万元。而在他身边长大的曹美玲无疑深受他的影响,“等我能独立生活了,就可以去帮助别人,向杨叔叔学习了!”在曹美玲看来,以后能像杨叔叔一样去捐助贫困生,应该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她一心想要成为一名爱心的接力者。

曹美玲不止把杨自中当作老师,更将其视作引路人。1993年她成为一名小学老师,随即便踏上了资助西南地区贫困生的道路,迄今为止已捐资助学30年,资助了西部地区20多名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从“姐姐”到“奶奶”,用坚持温暖生命

1993年,刚工作的曹美玲每月薪水只有500元。除了日常开销,她都用来资助西南贫困山区的孩子。曹美玲至今还记得,她资助的第一个贫困生是一名高二学生。他来自一个单亲家庭,从小失去了父亲。曹美玲觉得这个孩子的经历和自己很像,“我不想让他走歪路,想支持他完成学业。”就这样,从资助1名贫困生到后来每年增加2名,从一开始每个学生每学期资助300元到后来的500元,从学费到基本生活费,她都尽全力提供帮助。曹美玲觉得,这些钱对于贫困生来说可能关系到一生,“自己稍微节约一点,就能多资助小朋友一点。”她用自己的生命温暖着贫困生的生命,帮助他们重拾了追逐梦想的信心和勇气。

曹美玲珍藏着很多受资助学生寄来的信件。有个学生写道:“曹美玲老师,感谢您的资助,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一缕阳光,让我不迷茫。”这些泛黄的信件,在曹美玲眼里都是不可多得的、最宝贵的东西,记录着她和一群被资助学生的情谊。30年来,学生们和她的联系方式从写信变成了微信,被资助学生对她的称呼也从“姐姐”慢慢变成了“奶奶”,不变的是她捐资助学的执着与坚守。几十年如一日地,曹美玲已经把资助学生内化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她说“只要想到我的举动能给孩子们希望和温暖,我就觉得什么都值得。”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用榜样引领校园

在曹美玲看来,捐资助学是一件非常讲究“负责任”的行动。每每捐助学生,她都会和当地关工委核对信息,确认善款对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有直接帮助。而且每年寒暑假,曹美玲都会亲赴西部地区看望她的“小朋友们”。曹美玲认为捐资助学不是单纯地给钱,也不能让学生认为钱来得很容易,因此,她的助学行动也相对精细化,并没有同时资助太多人。

在曹美玲的影响下,被她帮助的学生也明白了传递爱心的重要性。李波是曾受曹美玲资助的学生之一,他毕业后在水利局工作,也开始了助学行动。“我在李波身上能看到我当初跟着杨叔叔学习的影子,觉得好欣慰啊!”曹美玲说。

从2003年开始,曹美玲身边的老师们也被她带动了起来,逐渐在校内外形成了一个自发的公益团队。该团队有近10人,已经资助了16名西南贫困地区的孩子,捐助金额约10万余元。其中有一位叫李娴秋的老师,甚至还带着她高中在读的女儿拿出压岁钱一起来做这件事。曹美玲说:“前年有一名学生毕业工作了,一直在找当年资助她的老师,终于找到李娴秋,她也开心得不得了!”曹美玲还开心地感慨,她的丈夫也非常支持自己这份“第二事业”。

在曹美玲的办公室里,挂着学生家长送的两面锦旗,一面写着“师者父母心”,一面写着“爱生如子”。曹美玲表示,她将坚持把接收到的“爱”继续传递下去。

来源:江苏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