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杨瑞清

事迹:41年扎根村办小学践行教育理想的乡村教育家

简介:杨瑞清,男,1963年生,中共党员,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1981年,从南京晓庄师范学院毕业的杨瑞清怀抱着理想,自愿来到南京长江北岸的五里村小学任教。41年来,他摒弃浮华扎根于此,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将一所落后的村办小学逐渐发展成为集幼儿园、小学、中学和社会实践基地于一体的教育集团。他曾获评全国师德标兵等荣誉。

江苏好人榜 > 2022年 > 9月 > 正文

杨瑞清,男,1963年6月生,中共党员,现任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18岁到59岁,杨瑞清把41个春秋浓墨重彩地描绘在同一片天空——南京长江北岸的五里村,让一所落后的村办小学发展成集幼儿园、小学、中学和社会实践基地于一体的教育集团。成为城乡儿童喜爱、老百姓满意、专家学者认可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乡村学校;成为积极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外教育文化交流,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学校”。2735名毕业生曾在这里经历精彩的教育生活。学校已创建成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中国关工委)、国家级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原国家汉办)、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国侨联)。杨瑞清先后被评为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感动江苏教育十大人物、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当代教育名家,今年光荣当选“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坚守初心,扎根乡村办教育

不恋城市去乡村。1981年的“五四”青年节,即将从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毕业的杨瑞清忐忑地敲开了校长室的门,递上一份决心书:学习陶行知,走陶行知之路,到最艰苦、最偏僻的乡村教书办学,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得到好的教育。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在当时属于“稀缺人才”,留在城里或分配至“好学校”是符合“潮流”的选择,但杨瑞清决心坚定,要求回乡教书。他带着一腔热情,来到江苏省江浦县偏远地区的一个村办小学——五里小学,一所当时条件非常简陋的学校。当地人有一句顺口溜:“黑屋子,土台子,一排矮房破样子,里面坐着泥孩子。”由于教学质量不好,农民纷纷把孩子转到别的小学。

杨瑞清带着初为人师的喜悦投入到教学之中。他接手的是被称为“二年级万岁”的差班,38名学生竟然有20人留过级。杨瑞清把这个班命名为“行知实验班”。面对“差班”“差生”,杨瑞清暗下决心,一定要实践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思想,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就算吃得千般苦,也要把孩子教出来。

开学了,一个叫徐玲的孩子还没来。当天,杨瑞清就去找家长。孩子的父亲冷淡地说:“女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还是在家里放鹅吧。”家长的工作一时做不下来,杨瑞清又换了一个办法。每天放学后,他就赶到徐玲家,一边陪她放鹅,一边把当天的功课教给她。整整一个月,女孩的心情开朗了,家长愿意送孩子上学了,“这样的老师我真服了!”农民口口相传,“五里小学来了一位好老师”。第二年春天,村民自愿集资7万多元建了新校舍。学校的面貌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不少原来转学出去的孩子又纷纷回来了。

不恋机关到基层。如果说杨瑞清的第一次选择是不恋城市去乡村,不图安逸讲奉献。那么,杨瑞清的第二次选择便是不恋机关到基层,不恋“官位”爱课堂。五里小学在杨瑞清的努力与带领下,越来越红火,办学条件改善,教育质量提高,五里小学也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杨瑞清的专业能力和品德品行得到了组织的关注与认可。1983年5月,杨瑞清调任县团委副书记。以世俗的眼光,杨瑞清的人生道路将一路顺畅,亲戚朋友无不为他高兴。一个村小教师和一个县里的干部,选择后者顺理成章。但杨瑞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时内心会感到空荡荡的。挥之不去的是自己离开五里小学的班级告别会上的场景:孩子们个个哭得像小泪人似的。学生拉着杨老师的手问道,“杨老师能不能不走呢?”孩子的情感也是乡亲们的心声,老支书托人给县教育局局长写信,要求多分配一些像杨瑞清这样质朴又肯干的优秀教师来,这也是乡村教育最需要的。老支书的一封信,让杨瑞清再也熬不住、再也坐不住了,他郑重地向领导提出:“适合做共青团工作的人很多,不缺我一个;扎根乡村教育的人不多,不能再少我一个。”那一年的九月,杨瑞清又回到了朝夕相处又牵肠挂肚的孩子们中间。

杨瑞清为了乡村孩子为了乡村教育回到三尺讲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少人大惑不解:你杨瑞清放着光明灿烂的仕途不走,放着热热闹闹的县城不住,偏偏要回农村当清贫的乡村教师,这不是“傻瓜”吗?杨瑞清说,陶行知先生有一首诗:“傻瓜种瓜,种出傻瓜;唯有傻瓜,救得中华”,我愿意做这样的“傻瓜”,铁了心当一辈子乡村教师。1985年元月,五里小学更名为行知小学,在杨瑞清的影响下,一批有志于农村教育事业的教师也来到了学校。村民们办教育的热情再一次高涨起来,又一次集资10多万元,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

在进城和回乡之间选择回乡,在从政和从教之间选择从教。杨瑞清的两次选择是生动的教育故事,是美丽的人生佳话,正如杨瑞清自己所说,“青春年少的时候不能少两样东西,一个是理想,一个是激情”,杨瑞清用41年的坚守完美诠释了他的信念和追求。

敢为人先,行知教育走在前

创办全国第一个行知实验班。杨瑞清来到五里小学,要直面的一个难题就是留级生多。全村357名九个年段出生的孩子,小学阶段平均留级1.27年。直接后果一是很多学生成绩差,二是孩子普遍没有自信心,三是间接导致了农民家庭负担的增加。杨瑞清坚信,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解决问题的现实价值。1981年,他创办了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第一个行知实验班。“学会赏识”,让孩子阳光自信,“学会发现”,孩子都有闪光点。通过转变观念、转变思路、改变方法,实验班成效显著。

创办全国第一所行知小学。行知实验班的成功更加坚定了杨瑞清学陶师陶、办好农村教育的信心。1985年,江苏省第一所行知小学诞生,学校“小学不留级制度”“赏识教育理念”的实践十分成功。从此,学校再也没有一个留级生,学生的学业成绩稳步提升,行知小学的毕业生也成为所在区域的中学最受欢迎的生源。该项教改实验荣获全国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成果一等奖。

创办江苏省第一家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杨瑞清秉持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1994年创办江苏省第一家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命名为“行知基地”。每到金秋季节,杨瑞清都要带领孩子们举办“柿子节”,不但让孩子体验采摘的乐趣、收获的喜悦,他还会结合语文课引导孩子思考花朵、果实、种子、树木之间的关系,借此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他要求每一个孩子都要做乡村教育的“小先生”,数百名小先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学到的知识带进每一个家庭,成为教师和家长、学校和社会的纽带。村民们高兴地说,行知小学就是大课堂,我们也能通过“行知基地”学习到农业科技知识。行知小学的劳动实践基地助力乡村振兴,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在行知小学成为真实发生的场景。

在实施乡村大教育的过程中,杨瑞清坚持走“联合”之路。他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及农民的支持,开办了实验农场,并使实验农场成为“行知教育基地”,每年接待上万名城市中小学生了解农村社会,体验农民生活,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创造了新鲜经验,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2005年开始,这里又成为新加坡马来西亚每年上千名师生的“中华文化浸濡活动”基地,2007年开始,这里被确定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学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近50万中小学生来行知实验基地开展研学活动,1.2万名境外师生来到行知学校体验中华文化、感受中国教育,行知教育理念影响全国,辐射东南亚。

深耕行知教育实践。杨瑞清主张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以小学教育为中心环节,向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两头延伸,向产业建设、文化建设、队伍建设等多方拓展,形成了富有活力的“村级大教育”办学模式,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把这一做法向全国推广。2021年,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的《扎根乡村40年的行知教育实践》在江苏省教育科学成果奖评选中获特等奖。该研究成果以“走在行知路上,培育乡村新人”为主线,比较完整地反映了行知小学几十年如一日的办学努力及取得的办学业绩,比较好地回答了乡村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规律,22项“行知教育实验”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和推广性。杨瑞清还主持了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当代生活场景下的教学做合一新探索》,先后举办十七届行知教育三国论坛(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三届行知教育两岸论坛,产生深远影响。2000年,杨瑞清入选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2002年又入选全国总工会组织的劳模事迹报告团,两次赴全国巡回演讲,引起强烈反响。2003年以来,杨瑞清多次应邀到新加坡、马来西亚讲学,引起轰动,当地媒体作了广泛报道,当地学校、社团纷纷把行知小学作为培训学习基地。《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都曾对杨瑞清事迹作专题报道。《光明日报》报道称赞杨瑞清是“陶行知式的乡村教育家”。

以身作则,桃李无言下成蹊

以身作则树教师榜样。用“人淡如菊”来形容杨瑞清是再恰当不过了。对自己的生活条件,杨瑞清充满了感激和满足感。他有一个口头禅——“蛮好”。在他看来,有饭吃蛮好,有衣穿蛮好,有房住蛮好,有书教蛮好。他觉得当乡村教师有“四个无比”:无比自豪、无比平淡、无比珍惜、无比快乐。在杨瑞清专著出版、又从中央教科所完成了一年的访问学者的学习研究任务后,有人说,你功成名就了,趁这个机会换个岗位吧,别再窝在五里小学把宝贵的生命浪费在2+3=5的一千次、一万次的重复里面,浪费在鼻涕邋遢、野气不懂事的农村孩子身上,这样太委屈自己了。杨瑞清却不这样认为,他说,办好一所乡村小学,价值可以大到“不可限量”,我的付出,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呢!他有一个自己发明的人生价值的公式:人生价值=奉献量/获取量。他认为,用乡村教师的奉献量除以获取量,完全可以获得很大的商数,创造出崇高的人生价值。在杨瑞清的带领下,一支热爱农村、热爱孩子、热爱事业的师德先进群体也成长起来了。杨瑞清在乡村教育的实践中,在自己的奉献道路上找到了生命的平衡点。如他所说:有人认为我失去了很多,却不知我也得到了许多。这些年,通过奉献社会,服务农村,我的自信心得到增强,能力也得到开发,价值得到了体现。

“闪光教育”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在杨瑞清的眼中,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每个学生都是一颗星,他们彼此紧密地挨着,谁也不排挤谁,“决不能只盯着考试,只看到分数。”“学习是为了发展,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发展的主体,要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杨瑞清倡导和实践的是“闪光教育”,即要让孩子朝哪方面发展,就在哪里寻找闪光点,让孩子快乐自信、健康成长。几乎每一个行知小学的学生都对他们的老师杨瑞清心存感激、心有怀念。行知小学的标识及校徽等设计,是毕业于行知小学的一位校友完成的。当初他曾因学习成绩不好而自卑,是杨瑞清老师的鼓励为他点亮希望之光。“你对色彩与线条那么敏感,一定是个美术人才”,这位一度被认定为“差生”的学生后来考上了大学,走上了艺术设计之路,现在已是大学副教授。1986届毕业生王荫霞被评为2018“南京好人”,她在很多场合深情地说,是杨瑞清老师在自己的心中种下了善良的种子。2001届毕业生张兴海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他在《此生无悔入行知》一文中写到,行知学校给予自己的是精神的力量。2013届毕业生杨彩艳身患重病绝望之时,是行知小学师生和杨瑞清的关心救助让她渡过了难关,后来顺利考上了大学。

长期以来,杨瑞清扎根乡村教学一线,他热爱农村、热爱孩子、热爱教育事业,数十年如一日,躬于实践,无怨无悔。杨瑞清同志是我们全市中小学教师学习的榜样,杨瑞清同志的先进事迹必将感染和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事业、奉献教师岗位。杨瑞清的行知教育实验,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新加坡《联合早报》、马来西亚《南洋商报》等多家媒体曾关注、报道。他的专注《走在行知路上》被收录于“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在先后在中国和马来西亚出版发行,他主编出版了全国第一套“行知教育实验丛书”(7本)。他作为主持人申报的“扎根乡村40年的行知教育实验”项目获得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来源:江苏文明网      责任编辑:秦春凤  

江苏好人榜 > 2022年 > 9月 > 正文
杨瑞清

杨瑞清,男,1963年6月生,中共党员,现任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18岁到59岁,杨瑞清把41个春秋浓墨重彩地描绘在同一片天空——南京长江北岸的五里村,让一所落后的村办小学发展成集幼儿园、小学、中学和社会实践基地于一体的教育集团。成为城乡儿童喜爱、老百姓满意、专家学者认可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乡村学校;成为积极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外教育文化交流,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学校”。2735名毕业生曾在这里经历精彩的教育生活。学校已创建成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示范基地(中国关工委)、国家级汉语国际推广中小学基地(原国家汉办)、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国侨联)。杨瑞清先后被评为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感动江苏教育十大人物、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当代教育名家,今年光荣当选“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坚守初心,扎根乡村办教育

不恋城市去乡村。1981年的“五四”青年节,即将从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毕业的杨瑞清忐忑地敲开了校长室的门,递上一份决心书:学习陶行知,走陶行知之路,到最艰苦、最偏僻的乡村教书办学,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得到好的教育。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在当时属于“稀缺人才”,留在城里或分配至“好学校”是符合“潮流”的选择,但杨瑞清决心坚定,要求回乡教书。他带着一腔热情,来到江苏省江浦县偏远地区的一个村办小学——五里小学,一所当时条件非常简陋的学校。当地人有一句顺口溜:“黑屋子,土台子,一排矮房破样子,里面坐着泥孩子。”由于教学质量不好,农民纷纷把孩子转到别的小学。

杨瑞清带着初为人师的喜悦投入到教学之中。他接手的是被称为“二年级万岁”的差班,38名学生竟然有20人留过级。杨瑞清把这个班命名为“行知实验班”。面对“差班”“差生”,杨瑞清暗下决心,一定要实践陶行知“爱满天下”的思想,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就算吃得千般苦,也要把孩子教出来。

开学了,一个叫徐玲的孩子还没来。当天,杨瑞清就去找家长。孩子的父亲冷淡地说:“女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还是在家里放鹅吧。”家长的工作一时做不下来,杨瑞清又换了一个办法。每天放学后,他就赶到徐玲家,一边陪她放鹅,一边把当天的功课教给她。整整一个月,女孩的心情开朗了,家长愿意送孩子上学了,“这样的老师我真服了!”农民口口相传,“五里小学来了一位好老师”。第二年春天,村民自愿集资7万多元建了新校舍。学校的面貌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不少原来转学出去的孩子又纷纷回来了。

不恋机关到基层。如果说杨瑞清的第一次选择是不恋城市去乡村,不图安逸讲奉献。那么,杨瑞清的第二次选择便是不恋机关到基层,不恋“官位”爱课堂。五里小学在杨瑞清的努力与带领下,越来越红火,办学条件改善,教育质量提高,五里小学也有了一点小小的名气,杨瑞清的专业能力和品德品行得到了组织的关注与认可。1983年5月,杨瑞清调任县团委副书记。以世俗的眼光,杨瑞清的人生道路将一路顺畅,亲戚朋友无不为他高兴。一个村小教师和一个县里的干部,选择后者顺理成章。但杨瑞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时内心会感到空荡荡的。挥之不去的是自己离开五里小学的班级告别会上的场景:孩子们个个哭得像小泪人似的。学生拉着杨老师的手问道,“杨老师能不能不走呢?”孩子的情感也是乡亲们的心声,老支书托人给县教育局局长写信,要求多分配一些像杨瑞清这样质朴又肯干的优秀教师来,这也是乡村教育最需要的。老支书的一封信,让杨瑞清再也熬不住、再也坐不住了,他郑重地向领导提出:“适合做共青团工作的人很多,不缺我一个;扎根乡村教育的人不多,不能再少我一个。”那一年的九月,杨瑞清又回到了朝夕相处又牵肠挂肚的孩子们中间。

杨瑞清为了乡村孩子为了乡村教育回到三尺讲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少人大惑不解:你杨瑞清放着光明灿烂的仕途不走,放着热热闹闹的县城不住,偏偏要回农村当清贫的乡村教师,这不是“傻瓜”吗?杨瑞清说,陶行知先生有一首诗:“傻瓜种瓜,种出傻瓜;唯有傻瓜,救得中华”,我愿意做这样的“傻瓜”,铁了心当一辈子乡村教师。1985年元月,五里小学更名为行知小学,在杨瑞清的影响下,一批有志于农村教育事业的教师也来到了学校。村民们办教育的热情再一次高涨起来,又一次集资10多万元,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

在进城和回乡之间选择回乡,在从政和从教之间选择从教。杨瑞清的两次选择是生动的教育故事,是美丽的人生佳话,正如杨瑞清自己所说,“青春年少的时候不能少两样东西,一个是理想,一个是激情”,杨瑞清用41年的坚守完美诠释了他的信念和追求。

敢为人先,行知教育走在前

创办全国第一个行知实验班。杨瑞清来到五里小学,要直面的一个难题就是留级生多。全村357名九个年段出生的孩子,小学阶段平均留级1.27年。直接后果一是很多学生成绩差,二是孩子普遍没有自信心,三是间接导致了农民家庭负担的增加。杨瑞清坚信,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解决问题的现实价值。1981年,他创办了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第一个行知实验班。“学会赏识”,让孩子阳光自信,“学会发现”,孩子都有闪光点。通过转变观念、转变思路、改变方法,实验班成效显著。

创办全国第一所行知小学。行知实验班的成功更加坚定了杨瑞清学陶师陶、办好农村教育的信心。1985年,江苏省第一所行知小学诞生,学校“小学不留级制度”“赏识教育理念”的实践十分成功。从此,学校再也没有一个留级生,学生的学业成绩稳步提升,行知小学的毕业生也成为所在区域的中学最受欢迎的生源。该项教改实验荣获全国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成果一等奖。

创办江苏省第一家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杨瑞清秉持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1994年创办江苏省第一家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命名为“行知基地”。每到金秋季节,杨瑞清都要带领孩子们举办“柿子节”,不但让孩子体验采摘的乐趣、收获的喜悦,他还会结合语文课引导孩子思考花朵、果实、种子、树木之间的关系,借此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他要求每一个孩子都要做乡村教育的“小先生”,数百名小先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学到的知识带进每一个家庭,成为教师和家长、学校和社会的纽带。村民们高兴地说,行知小学就是大课堂,我们也能通过“行知基地”学习到农业科技知识。行知小学的劳动实践基地助力乡村振兴,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在行知小学成为真实发生的场景。

在实施乡村大教育的过程中,杨瑞清坚持走“联合”之路。他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及农民的支持,开办了实验农场,并使实验农场成为“行知教育基地”,每年接待上万名城市中小学生了解农村社会,体验农民生活,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创造了新鲜经验,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2005年开始,这里又成为新加坡马来西亚每年上千名师生的“中华文化浸濡活动”基地,2007年开始,这里被确定为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学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近50万中小学生来行知实验基地开展研学活动,1.2万名境外师生来到行知学校体验中华文化、感受中国教育,行知教育理念影响全国,辐射东南亚。

深耕行知教育实践。杨瑞清主张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以小学教育为中心环节,向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两头延伸,向产业建设、文化建设、队伍建设等多方拓展,形成了富有活力的“村级大教育”办学模式,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把这一做法向全国推广。2021年,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的《扎根乡村40年的行知教育实践》在江苏省教育科学成果奖评选中获特等奖。该研究成果以“走在行知路上,培育乡村新人”为主线,比较完整地反映了行知小学几十年如一日的办学努力及取得的办学业绩,比较好地回答了乡村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规律,22项“行知教育实验”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和推广性。杨瑞清还主持了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当代生活场景下的教学做合一新探索》,先后举办十七届行知教育三国论坛(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三届行知教育两岸论坛,产生深远影响。2000年,杨瑞清入选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2002年又入选全国总工会组织的劳模事迹报告团,两次赴全国巡回演讲,引起强烈反响。2003年以来,杨瑞清多次应邀到新加坡、马来西亚讲学,引起轰动,当地媒体作了广泛报道,当地学校、社团纷纷把行知小学作为培训学习基地。《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都曾对杨瑞清事迹作专题报道。《光明日报》报道称赞杨瑞清是“陶行知式的乡村教育家”。

以身作则,桃李无言下成蹊

以身作则树教师榜样。用“人淡如菊”来形容杨瑞清是再恰当不过了。对自己的生活条件,杨瑞清充满了感激和满足感。他有一个口头禅——“蛮好”。在他看来,有饭吃蛮好,有衣穿蛮好,有房住蛮好,有书教蛮好。他觉得当乡村教师有“四个无比”:无比自豪、无比平淡、无比珍惜、无比快乐。在杨瑞清专著出版、又从中央教科所完成了一年的访问学者的学习研究任务后,有人说,你功成名就了,趁这个机会换个岗位吧,别再窝在五里小学把宝贵的生命浪费在2+3=5的一千次、一万次的重复里面,浪费在鼻涕邋遢、野气不懂事的农村孩子身上,这样太委屈自己了。杨瑞清却不这样认为,他说,办好一所乡村小学,价值可以大到“不可限量”,我的付出,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呢!他有一个自己发明的人生价值的公式:人生价值=奉献量/获取量。他认为,用乡村教师的奉献量除以获取量,完全可以获得很大的商数,创造出崇高的人生价值。在杨瑞清的带领下,一支热爱农村、热爱孩子、热爱事业的师德先进群体也成长起来了。杨瑞清在乡村教育的实践中,在自己的奉献道路上找到了生命的平衡点。如他所说:有人认为我失去了很多,却不知我也得到了许多。这些年,通过奉献社会,服务农村,我的自信心得到增强,能力也得到开发,价值得到了体现。

“闪光教育”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在杨瑞清的眼中,每个学生都是可造之材,每个学生都是一颗星,他们彼此紧密地挨着,谁也不排挤谁,“决不能只盯着考试,只看到分数。”“学习是为了发展,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发展的主体,要让学生当学习的主人。”杨瑞清倡导和实践的是“闪光教育”,即要让孩子朝哪方面发展,就在哪里寻找闪光点,让孩子快乐自信、健康成长。几乎每一个行知小学的学生都对他们的老师杨瑞清心存感激、心有怀念。行知小学的标识及校徽等设计,是毕业于行知小学的一位校友完成的。当初他曾因学习成绩不好而自卑,是杨瑞清老师的鼓励为他点亮希望之光。“你对色彩与线条那么敏感,一定是个美术人才”,这位一度被认定为“差生”的学生后来考上了大学,走上了艺术设计之路,现在已是大学副教授。1986届毕业生王荫霞被评为2018“南京好人”,她在很多场合深情地说,是杨瑞清老师在自己的心中种下了善良的种子。2001届毕业生张兴海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他在《此生无悔入行知》一文中写到,行知学校给予自己的是精神的力量。2013届毕业生杨彩艳身患重病绝望之时,是行知小学师生和杨瑞清的关心救助让她渡过了难关,后来顺利考上了大学。

长期以来,杨瑞清扎根乡村教学一线,他热爱农村、热爱孩子、热爱教育事业,数十年如一日,躬于实践,无怨无悔。杨瑞清同志是我们全市中小学教师学习的榜样,杨瑞清同志的先进事迹必将感染和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事业、奉献教师岗位。杨瑞清的行知教育实验,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新加坡《联合早报》、马来西亚《南洋商报》等多家媒体曾关注、报道。他的专注《走在行知路上》被收录于“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在先后在中国和马来西亚出版发行,他主编出版了全国第一套“行知教育实验丛书”(7本)。他作为主持人申报的“扎根乡村40年的行知教育实验”项目获得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来源:江苏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