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龙维义

事迹:45年记录2万多页观测数据的“编外”地震观测员

简介:龙维义,男,1963年3月生,连云港市赣榆区班庄镇汪于村村民,第001号地震宏观观测点观测员。1978年以来,龙维义风雨无阻守望这口观测井,坚持每天用一根绳、一卷尺、一支笔给地球“把脉”。45年来,他记载了2万多页观测数据,为地震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他还将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当成责任,经常面向村民开展宣传。

龙维义,男,1963年生,连云港市赣榆区班庄镇汪于村村民、第001号地震宏观观测点观测员。1978年以来,龙维义风雨无阻守望这口观测井,坚持每天用一根绳、一卷尺、一支笔给地球“把脉”,并积极参与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40多年来,他记载了2万多页观测表格,为地震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他也成为连云港从事最早、坚持最久的地震观测员。龙维义的事迹被学习强国、赣榆发布等广泛宣传报道。

一句承诺,他为地球“把脉”

“今天的水位是44.8米,属正常情况。一旦水位急剧上升或下降,或出现水面冒气泡、变浑、发臭、翻泥沙等现象,就需要及时上报上级地震主管部门。”只见龙维义手里拎着一根粗糙的尼龙绳,绳端系着一个瓷瓶。他缓缓地将瓶子放入直径约碗口大的水井,待到瓶子尾端触到井水,便将绳子拉回,再拿起井沿上锈迹斑斑的卷尺仔细测量绳子入井的长度。

随后他坐到桌前,戴上老花镜,在“地震宏观观测日志”上,认真地记录下当天的水井水位数据和观察到的井内情况。

这口井在一间约12平方米的水泥房内。井沿上,依稀可见“始建于一九七六年”字样。1978年,这里被地震部门设为连云港市首个地震观测点。在村委会的推介下,初中毕业的龙维义成为连云港市最早也是从事这项工作最久的地震观测员。

“水井初建时深度有100多米,与村里的夹谷神泉相连,因年久淤积,井深现在只有44.8米。”赣榆区住建局抗震设防与监测科科长顾绍永介绍,因为地理位置特殊,这口井对于捕捉地震前兆宏观异常方面意义重大。

上世纪七十年代,观测点的办公条件十分有限,所谓的观测房是用柴草、木棍和泥土砌成的草棚屋。后来草棚屋坍塌,又建起了简易板房,直到2005年才建成现在的水泥房。2021年,赣榆区住建局筹集2万多元对这里进行装修加固,并添置了桌椅、办公用品,让环境焕然一新。门外,还挂上了“NO.001连云港市地震宏观观测点”的金色牌匾。

由于宏观观测对测量工具要求相对简单,龙维义都是自制测量工具。一根绳、一卷尺、一支笔,就是他的全部观测记录工具。45年来,他用这些工具,记载了2万多页观测表格。近年来,赣榆区住建局为每个测报点配置了正规的记录本,龙维义更加体会到这份工作的责任感,每天按时来到观测点,坚持做好每一次的观测记录工作。

“每天早晨起床后或晚上散着步,就到了观测点,已经成了习惯。碰上天气异常,就要一天多次到观测点进行观井测量。”龙维义说,观测记录数据是个细致活儿,需要的就是细心和耐心。为了确保观测信息准确、可靠,他还抽空自学了一系列防震减灾知识和法律法规。“当初既然答应了这份差事,就要坚持做下去!”这是龙维义的心声。

一份责任,守护家园平安

数十年光阴流转,龙维义几乎与井成为“形影不离的老友”。这口井,见证了曾经的花季少年容颜渐老,鬓角染霜,脚步放缓,但依然坚持每天与自己“深情对视”。如今的花甲老人像守护孩子一样,见证着井的“成长”与变迁。

头些年,因为通信和交通不便,每积攒个十天半个月,龙维义就会将记录的数据一并邮寄到县城。每月他还要赶班车去县城地震局参加现场会商,汇报观测情况。别看他只是地震部门的“编外人员”,但工作起来丝毫不马虎。

“直到有了智能手机,才免了舟车劳顿和鸿雁传书。”顾绍永笑着说,这些年来,正是龙维义风雨无阻的坚持,为赣榆乃至全市、全省地震监测预报工作贡献了许多珍贵数据,有效弥补了地震专业台网布局和监测手段的不足。在宣传普及地震科学知识、平息地震谣传、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干这份工作45年了,还有部分村民没搞清楚我天天在做什么。常有人问我拿着绳子扣着瓶子放到井下,用尺子量什么。”龙维义说。面对询问,他总会耐心解释,告诉村民自己在测量井内水位并进行观测。

为了提升村民防震减灾意识,日常龙维义会向村民发放科普彩页,讲解一些通俗易懂的防震减灾知识。比如:井水泉水是个宝,地震前兆来得早;无雨泉水浑,天旱井水往外冒;水位大升降,翻花打旋冒气泡;有的变颜色,甜水变成苦味道;天变要下雨,水变地震要来到……

“现在我已经戴上了老花镜,但学习不能间断。”龙维义说,“在确保观测信息准确、可靠的同时,我还要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咧!提高大家伙对地震宏观异常的认识,尽可能减轻灾害风险。”

一颗初心,坚持观井45载

45年来,龙维义和家人始终过着平淡清贫的生活,并保持着“知足常乐”的乐观精神。他本身只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靠种一亩二分地和打零工养活一家人。现在,龙维义的三个孩子均已成家,都很孝顺。

早些年,许多村邻都选择去大城市打工挣钱,日子逐渐富起来了,有的留在大城市没有回来。年轻时候的龙维义相貌俊秀,头脑灵活,其间有不少村民劝他一起去外面闯荡,龙维义心动过,犹豫过,但最终还是选择留了下来,只为守着这口井。

从1978年每年补助6元,到现在每年补助2000多元,这份地震观测员工作属于半义务性质,但龙维义的家人一直都很支持他。

“我的父亲是解放战争老兵,岳父是抗美援朝老兵,我是革命的后代,不能像老一辈那样为国家出生入死,也总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至少对得起革命后代这身份给予的光荣。”被问及守井的初衷,龙维义如此说道。

坚持每天到观测点打卡,进行观井测量记录,45年如一日,用青春和汗水见证连云港市防震减灾事业的长足发展,却从不计较得失和名利……提到龙维义,村民们对他满是称赞和敬佩。

“他每天都过来,每次来都会打招呼。碰上刮风下雨,来的次数更多,特别佩服他的尽职尽责!”“他人特别实在,特别好!”今年77岁的李学庄和老伴一直住在观测点隔壁。做了几十年的邻居,龙维义观测之余会上门借点洒扫或锄草工具,顺手还会把老李家门前的卫生一并承包,让老两口暖心不已。

前年夏天,龙维义的老伴因过度劳累患上躁郁症,需要住院治疗。龙维义必须守护在老伴身边,又担心没人观测数据,只好把重任交到大儿媳手上。出发前一天,他专门向儿媳妇交代清楚,才带着老伴离开。在陪护的半个月里,龙维义不忘日日叮嘱,确保数据记录的及时准确和完整性。这也是45年来,龙维义离开观测井时间最长的一次。

出院后,老伴的病情时好时坏,全靠药物控制,每个月光吃药就要1000多元,还离不开人的照顾。即便生活再拮据,龙维义依然保持初心,信守承诺。他说:“地震监测工作已经成了我一辈子的事,只要身体允许,我会坚持到干不动为止!”

龙维义同志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把自己45年的光阴奉献给了“抗震”事业,四十余载如一日,守护千家万家。在基层一线的普通岗位上,用自己的青春和坚守书写了精彩的人生篇章。

来源:江苏文明网      责任编辑:秦春凤  

江苏好人榜 > 2023年 > 第二季度 > 正文
龙维义

龙维义,男,1963年生,连云港市赣榆区班庄镇汪于村村民、第001号地震宏观观测点观测员。1978年以来,龙维义风雨无阻守望这口观测井,坚持每天用一根绳、一卷尺、一支笔给地球“把脉”,并积极参与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40多年来,他记载了2万多页观测表格,为地震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他也成为连云港从事最早、坚持最久的地震观测员。龙维义的事迹被学习强国、赣榆发布等广泛宣传报道。

一句承诺,他为地球“把脉”

“今天的水位是44.8米,属正常情况。一旦水位急剧上升或下降,或出现水面冒气泡、变浑、发臭、翻泥沙等现象,就需要及时上报上级地震主管部门。”只见龙维义手里拎着一根粗糙的尼龙绳,绳端系着一个瓷瓶。他缓缓地将瓶子放入直径约碗口大的水井,待到瓶子尾端触到井水,便将绳子拉回,再拿起井沿上锈迹斑斑的卷尺仔细测量绳子入井的长度。

随后他坐到桌前,戴上老花镜,在“地震宏观观测日志”上,认真地记录下当天的水井水位数据和观察到的井内情况。

这口井在一间约12平方米的水泥房内。井沿上,依稀可见“始建于一九七六年”字样。1978年,这里被地震部门设为连云港市首个地震观测点。在村委会的推介下,初中毕业的龙维义成为连云港市最早也是从事这项工作最久的地震观测员。

“水井初建时深度有100多米,与村里的夹谷神泉相连,因年久淤积,井深现在只有44.8米。”赣榆区住建局抗震设防与监测科科长顾绍永介绍,因为地理位置特殊,这口井对于捕捉地震前兆宏观异常方面意义重大。

上世纪七十年代,观测点的办公条件十分有限,所谓的观测房是用柴草、木棍和泥土砌成的草棚屋。后来草棚屋坍塌,又建起了简易板房,直到2005年才建成现在的水泥房。2021年,赣榆区住建局筹集2万多元对这里进行装修加固,并添置了桌椅、办公用品,让环境焕然一新。门外,还挂上了“NO.001连云港市地震宏观观测点”的金色牌匾。

由于宏观观测对测量工具要求相对简单,龙维义都是自制测量工具。一根绳、一卷尺、一支笔,就是他的全部观测记录工具。45年来,他用这些工具,记载了2万多页观测表格。近年来,赣榆区住建局为每个测报点配置了正规的记录本,龙维义更加体会到这份工作的责任感,每天按时来到观测点,坚持做好每一次的观测记录工作。

“每天早晨起床后或晚上散着步,就到了观测点,已经成了习惯。碰上天气异常,就要一天多次到观测点进行观井测量。”龙维义说,观测记录数据是个细致活儿,需要的就是细心和耐心。为了确保观测信息准确、可靠,他还抽空自学了一系列防震减灾知识和法律法规。“当初既然答应了这份差事,就要坚持做下去!”这是龙维义的心声。

一份责任,守护家园平安

数十年光阴流转,龙维义几乎与井成为“形影不离的老友”。这口井,见证了曾经的花季少年容颜渐老,鬓角染霜,脚步放缓,但依然坚持每天与自己“深情对视”。如今的花甲老人像守护孩子一样,见证着井的“成长”与变迁。

头些年,因为通信和交通不便,每积攒个十天半个月,龙维义就会将记录的数据一并邮寄到县城。每月他还要赶班车去县城地震局参加现场会商,汇报观测情况。别看他只是地震部门的“编外人员”,但工作起来丝毫不马虎。

“直到有了智能手机,才免了舟车劳顿和鸿雁传书。”顾绍永笑着说,这些年来,正是龙维义风雨无阻的坚持,为赣榆乃至全市、全省地震监测预报工作贡献了许多珍贵数据,有效弥补了地震专业台网布局和监测手段的不足。在宣传普及地震科学知识、平息地震谣传、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干这份工作45年了,还有部分村民没搞清楚我天天在做什么。常有人问我拿着绳子扣着瓶子放到井下,用尺子量什么。”龙维义说。面对询问,他总会耐心解释,告诉村民自己在测量井内水位并进行观测。

为了提升村民防震减灾意识,日常龙维义会向村民发放科普彩页,讲解一些通俗易懂的防震减灾知识。比如:井水泉水是个宝,地震前兆来得早;无雨泉水浑,天旱井水往外冒;水位大升降,翻花打旋冒气泡;有的变颜色,甜水变成苦味道;天变要下雨,水变地震要来到……

“现在我已经戴上了老花镜,但学习不能间断。”龙维义说,“在确保观测信息准确、可靠的同时,我还要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咧!提高大家伙对地震宏观异常的认识,尽可能减轻灾害风险。”

一颗初心,坚持观井45载

45年来,龙维义和家人始终过着平淡清贫的生活,并保持着“知足常乐”的乐观精神。他本身只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靠种一亩二分地和打零工养活一家人。现在,龙维义的三个孩子均已成家,都很孝顺。

早些年,许多村邻都选择去大城市打工挣钱,日子逐渐富起来了,有的留在大城市没有回来。年轻时候的龙维义相貌俊秀,头脑灵活,其间有不少村民劝他一起去外面闯荡,龙维义心动过,犹豫过,但最终还是选择留了下来,只为守着这口井。

从1978年每年补助6元,到现在每年补助2000多元,这份地震观测员工作属于半义务性质,但龙维义的家人一直都很支持他。

“我的父亲是解放战争老兵,岳父是抗美援朝老兵,我是革命的后代,不能像老一辈那样为国家出生入死,也总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至少对得起革命后代这身份给予的光荣。”被问及守井的初衷,龙维义如此说道。

坚持每天到观测点打卡,进行观井测量记录,45年如一日,用青春和汗水见证连云港市防震减灾事业的长足发展,却从不计较得失和名利……提到龙维义,村民们对他满是称赞和敬佩。

“他每天都过来,每次来都会打招呼。碰上刮风下雨,来的次数更多,特别佩服他的尽职尽责!”“他人特别实在,特别好!”今年77岁的李学庄和老伴一直住在观测点隔壁。做了几十年的邻居,龙维义观测之余会上门借点洒扫或锄草工具,顺手还会把老李家门前的卫生一并承包,让老两口暖心不已。

前年夏天,龙维义的老伴因过度劳累患上躁郁症,需要住院治疗。龙维义必须守护在老伴身边,又担心没人观测数据,只好把重任交到大儿媳手上。出发前一天,他专门向儿媳妇交代清楚,才带着老伴离开。在陪护的半个月里,龙维义不忘日日叮嘱,确保数据记录的及时准确和完整性。这也是45年来,龙维义离开观测井时间最长的一次。

出院后,老伴的病情时好时坏,全靠药物控制,每个月光吃药就要1000多元,还离不开人的照顾。即便生活再拮据,龙维义依然保持初心,信守承诺。他说:“地震监测工作已经成了我一辈子的事,只要身体允许,我会坚持到干不动为止!”

龙维义同志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把自己45年的光阴奉献给了“抗震”事业,四十余载如一日,守护千家万家。在基层一线的普通岗位上,用自己的青春和坚守书写了精彩的人生篇章。

来源:江苏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