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新安旅行团西南工作队完成慰问桂南前线任务后,组成工作队,赴贵阳开展工作。团员张泉、聂大朋、张权等人进入位于贵阳市郊履三小学,遵循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精神开展实践。
当时,部分团员已小学毕业,他们便在贵阳市教育届名人曾俊侯属下的达德中学读一年级。为避免敌机轰炸,达德中学当时被迁移到离市区四十多公里的山林中,就地新建了简易教室和宿舍。在艰苦的环境下,团员们刻苦学习,将抗日救亡的口号传遍贵州大地。
新安旅行团留下足迹的贵州,是一片红色热土,这里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和深厚的红色底蕴。从邓恩铭烈士纪念馆到遵义红军烈士陵园,每一座红色场馆,都是一份精神传承。
中共一大、二大代表,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邓恩铭就是贵州省荔波县玉屏镇水浦村人。1921年7月,邓恩铭与王尽美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1931年4月5日,在济南市纬八路侯家大院刑场,邓恩铭身负镣铐,高唱《国际歌》从容就义,年仅30岁。
“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邓恩铭留下的不朽誓言感染了无数人。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为了缅怀邓恩铭烈士,贵州省毕节市朱昌二中学生饶丽雪使用新江苏·中国江苏网“重走五万里红色新安路”小程序线上打卡邓恩铭烈士纪念馆,她重温邓恩铭的不朽誓言,回顾新安旅行团在贵州的点点滴滴。
“邓恩铭是中共一大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他是贵州人民的骄傲。”饶丽雪说,邓恩铭的一生是短暂的,也是辉煌的,他英勇无畏、视死如归,这种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
“当年,新安旅行团的小团员们在山林中也坚持学习,如今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好学上进、自主自立,做新时期‘小好汉’。”饶丽雪说。
关注“小好汉”们重走新安路行程,网友可以通过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重点策划的“重走五万里红色新安路”大型融媒体党史学习打卡活动,与新安小学的“小好汉”们互动。线上打卡以“五万里红色新安路”为载体,串联起当年新安旅行团在22个省、区、市留下的红色足迹,并通过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馆、南湖革命纪念馆等50个红色地标讲述革命历史和红色故事,以先学习后答题方式,帮助青少年生动、灵活地掌握党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