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文明实践丨徐州经开区金山桥街道:创新激励机制 推进志愿服务活动
2021-10-31 12:41:00  来源:新华日报  

江苏徐州经开区金山桥街道有效整合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主体力量”的不同类型志愿者,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机制,做好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动员、组织建设、激励及可持续发展,让志愿服务成为社区服务、基层治理及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有效载体,走出一条“一种好机制、一支好队伍、一批好活动”的“1+1+1”金山桥特色志愿服务之路。

以一种“接地气”的机制“护航”志愿服务

金山桥街道创新而为,将志愿服务与信用激励结合,制定《志愿者服务积分管理细则》,且从顶层设计上为辖区志愿服务保驾护航。

积分登记严格规范。志愿者每次参加活动后,由社区志愿者积分考核小组根据服务时长进行积分认定,由网格员在《志愿者积分台账》上注明参加的活动日期、活动名称、服务时长,志愿者本人签字确认。

积分兑换形式多样。志愿者可用积分兑换日常生活用品,积分每年年终清零,次年重新计算。对服务累计时长达到100小时、125小时、150小时、200小时和300小时的志愿者,结合被服务对象对其服务质量的评价,依次评定为一至五星级志愿者,年底予以表彰,并在评选各类先进时作为加分项目。

畅通志愿服务“反哺”路径。不同星级志愿者也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定制自己所需要的志愿服务。如志愿者在其上班时需要有人代为照顾家中老人,社区将优先为其联系并安排相关志愿者提供服务,以志愿者反哺志愿者,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

以一支能战斗的队伍保障志愿服务

聚焦“本地纵向化”。纵向延伸吸引和凝聚本社区的广大群众,网格员发掘挑选思想好、人品正、有爱心、乐助人的热心群众,激励他们加入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聚焦“横向专业化”。横向拓展联系专业的单位或社团志愿服务组织,吸引其骨干兼任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的副队长、队长助理等,实现开发、融合、吸收外来志愿者力量,充实志愿服务队能力,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性和创新性。

聚焦业务培训。街道定期对文明实践志愿者骨干和新招募志愿者进行培训,提升志愿者思想素质和服务水平,用更加贴心、细致、专业的服务赢得群众的支持与认可。截至目前,街道6个社区纷纷组建各自志愿者服务队伍,共活跃着“三队两组”“彩虹管家”“红色娘子军”等15支志愿服务队伍、8234名爱心志愿者,占到城区人口的14%。

以一批有特色的活动承载志愿服务

近年来,金山桥街道广泛开展“群众点单”志愿服务,开发和实施多样化的服务项目。经梳理筛选,该街道确定了“邻里关爱、助残帮困”“绿色生活、文明疏导”“理论宣讲、文化惠民”3大类常态化志愿服务菜单,包括医疗保健、日间照料、晚托阅读陪伴等27项特色服务内容。累计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技能培训、文化惠民、便民利民等志愿服务活动2245次,参与活动2万余人次。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让居民和外来人员感受到了“金山桥魅力”。

凝聚志愿力量,让“文明之树”常青。金山桥街道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特色志愿服务构筑新时代文明实践高地,点亮文明新风尚“满天星”,助推街道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供图:徐州经开区金山桥街道)

责编:张翔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