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文明办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盛装”归来
2022-05-18 08:03:00  来源:新华日报  

当屋顶穹窿灯光暗下,方寸舞台间星光亮起,剧院里的数千人将生活之中的庸常琐碎抛之脑后,与金陵十二钗共同经历了如梦如幻的“红楼一梦”。5月14日、15日晚, 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江苏大剧院出品的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在南京再度加演两场。相较于上一轮的演出,本轮巡演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打磨升级, 整台舞剧呈现更加饱满丰厚,年轻主创团队以独特的舞蹈意象,带领观众走进中国经典文学名著《红楼梦》。

□ 本报记者 王 慧

“游园”让十二金钗再次齐聚

轻撩帷幔,静推屏风,十二金钗身着鲜艳华服,从舞台深处款款而来……精致的游园之景如油画般浓烈,在观众面前缓缓铺展开来。一呼一吸、一起一伏,十二位姑娘齐聚于舞台之上,眼波流转,恰似在大观园胜景中游历。

一群风华正茂的主创以年轻且富有想象力的表达,为这部民族经典注入了独特的现代意义。本次演出中,精心修改后的《游园》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之前一版中,十二金钗集体亮相共舞一共两次,一次在太虚幻境,一次在‘花葬’,但姑娘们没有真正作为十二金钗‘本钗’出现在红楼中。”因此,90后舞蹈艺术家、舞剧《红楼梦》导演及宝玉的扮演者黎星在《游园》这一章节中,重新作曲、重新设计舞美、重新编舞,借“惜春笔画大观园”之由,给了十二金钗一个“齐聚”的机会,“我太喜欢这十二个姑娘了,所以我们找寻到了自洽的逻辑,再一次让十二金钗一起站在这方舞台之上。”

轻撩帷幔,静推屏风,是黎星为民族舞剧《红楼梦》提炼的关键词。舞剧从头至尾都是在帷幕和屏风里展开——一层层不同的颜色,像是打开一个个不同的角色,解读着每个人背后的秘密。“选择帷幔和屏风,是因为它们极具中国审美。”在创排中,黎星打破了文学的叙事逻辑,表达了年轻一代对于经典的理解能力和创作能力,“这版舞剧是我们用当下的方式与200年前的文学家对话,用当代的艺术去解构文学经典,也用当代的审美去构架舞台的美学空间。”

南京的观众很懂我们

或多愁善感,或端庄贤淑,或单纯率真,红楼十二钗性格迥异,却又鲜活动人。在人物刻画上,主创将十二位女性与十二种鲜花联系起来,使得鲜花的意象贯穿全剧。另一位导演李超特别设计了演前环节——暖场演出“入梦”。“演出开始前,十二金钗缓缓走上舞台插花,这个行为是现场即兴的:有的姑娘选择把花放入瓶中,有的选择把花放在了长桌边上,有的放在长桌外,这些都是舞蹈者对当下人生感受和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一种理解,每一场都会是不一样的。”创排中,李超曾一遍遍翻看《红楼梦》原著, 并不断带来新的感悟:“文学的美妙之处在于给予了观众诸多想象,而我们则在舞台上用肢体呈现了这种想象。十二金钗,绕不开的两个字叫青春,她们其实一直在阐述如何与青春告别、与青春对话,而我们这部舞剧描述的正是生命本身那份灿烂的状态,阐述了青春在生命当中的那份力量。”

《红楼梦》首轮巡演之后,一路收获好评,热度持续攀升,豆瓣评分始终在8.5分以上。此次南京观众的热烈反响,令李超格外感动,“南京的观众真的很懂我们!”之前的巡演中,李超忙于后场调度,始终没机会完整地看一场演出。这一次在南京的演出,李超终于能有机会坐在场下,从一名普通观众的视角去审视这部舞剧,“南京观众对《红楼梦》故事每一幕的精细解读,对每一位人物的独特理解,让人感受到这部文学巨作与这座城市冥冥之中的不解之缘。”

“《红楼梦》是读不完、编不完、跳不完的。而我们当下的目标就是做中国文学经典的一个传承者。”黎星表示,在“世界文学之都”南京的舞台之上,呈现这样一部中国文学的经典,意义非凡,“我们的舞剧既做给了解《红楼梦》的人看,也做给不了解《红楼梦》的人看。如果年轻观众因为看了舞剧《红楼梦》,回到家能重新翻开《红楼梦》,回到中国文学的海洋之中,这对于我们创作者来说,会是一件特别自豪的事情。”

找到通向经典文学名著的新路径

宝黛二人是《红楼梦》中最受关注的角色,在这部舞剧中,黎星和李艳超饰演的“贾宝玉”和“林黛玉”无疑是最令观众印象深刻的。黎星和李艳超当年是同班同学,两人相识16年,合作12年,从大学同学到舞台搭档,默契十足。寻找角色的过程,李艳超感觉“就像剥洋葱一样”,每一层都有着不同的感受,“从开始的黛玉入府到最后的归彼大荒,多少种情绪在心中升腾、交织、裂变、沉寂,其实我现在这个年纪跟黛玉的契合度还比较高,而舞者也是一个高压职业,每次拉开大幕带给大家的都是一个崭新角色。当我们在台上时,那种激动紧张、高度集中,甚至手伸出去都不自觉抖动的状态,正好和黛玉入府时的复杂心境形成了一种契合。”

《红楼梦》在南京演出结束后,一波又一波的掌声在剧院上空响起,留下了观众无数的感慨与赞叹。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书磊表示:“造型、服装、音乐、灯光、多媒体很好地服从舞蹈所需,并统一指向人物的文学形象,从感官渲染与心灵对话的双重角度给观众奉上了一台具有古典意蕴的现代艺术。”一位已经三刷该剧的观众看完之后感触很深,“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我会回去拿起《红楼梦》这本书,去重读、去感悟。感谢舞剧‘红楼’,我想这可能就是意义所在,剧场提供了一个艺术传承的平台和空间。在原著书籍中感悟文化经典,在舞蹈艺术的领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在舞剧《红楼梦》之前,江苏大剧院还曾陆续推出了多部根据文学经典改编的原创剧目——京剧现代戏《青衣》、话剧《朝天宫下》、儿童剧《野蜂飞舞》……诸多作品的成功,给市场带来期待的同时,更注入了信心。“经典文学作品与舞台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助力的。在87版电视剧‘珠玉在前’的基础上,我们尝试以舞剧的形式进行全新演绎,并且找到一条通向经典文学名著的新路径。”江苏大剧院总经理、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出品人廖屹表示,舞剧《红楼梦》在此前的巡演中获得了极大成功,所到之处人气爆棚,今年下半年,该剧还会进行下一轮的全国巡演,“希望能够尽最大的努力走最远的路,让更多观众能看到这部民族舞剧。”

责编:冯晓丹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