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文明办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高淳阳江镇:乡风文明 生态优美 生活富裕
2022-05-23 08:11:00  来源:新华日报  

螃蟹标准化养殖如火如荼,美丽乡村宜居画卷徐徐铺展,乡村治理破解难题焕发全新活力……去年5月,高淳区阳江镇成功跻身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域。阳江镇大胆探索大步跨越,围绕探索创新推动乡村振兴的机制这一根本任务,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蹚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年来,阳江镇农村改革领域不断扩展,盘活土地资源,发挥村民自治力量改善人居环境,打通乡村治理“最后一百米”。一系列举措为农业农村发展积聚动力、创造活力,为高淳乡村振兴夯实基础,增添新的动能。

“筑巢引凤”让土地再生金

一桶螺蛳、一桶玉米和冰鱼,混合搅拌后,蟹塘的工人们准备晨间喂食。一铲子饲料下水溅起阵阵水花,螃蟹在水塘下长得正欢。

田成方,路成网,水成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造就了阳江镇“中国螃蟹之乡”的“翘楚”地位。镇里拥有8.06万亩螃蟹养殖面积,养蟹是村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来源,“高光时期”一半人口从事螃蟹养殖。

这几年,养殖技术和模式迭代升级速度加快,以往单打独斗、粗放式养殖模式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特别是近三年来,连续亏损现象越来越严重,许多村民的塘口抛了荒。

“接过试点‘担子’,就要当好闯路‘先锋’,结合镇里实际,我们第一步就是改善基础设施,让土地再生金。”阳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月兵说,实施永胜圩生态养殖基地标准化改造项目,用三年时间对近4000亩养殖池进排水系统、尾水净化系统、标准池间生产路建设等进行改造升级,改善原有养殖条件,确保塘口标准、水质达优。项目完成后,预计亩均螃蟹产量280斤左右,亩均总产值达到2万元,同比分别提升约50%和55%。

在基础设施上“筑巢”,在产业运营上“引凤”。看中永胜圩平干圩村改造后的千亩连片蟹塘,江苏大湖特种水产养殖公司毫不犹豫将基地选在了这里。“拎包就入住,一点都不夸张。”公司负责人伍广来说,去年底蟹塘交付使用,简单地进行清塘、消杀后,工人就开始准备生产事宜,一点也没耽误。依托公司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伍广来粗略估计,今年销售额破1500万元不成问题。

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镇里对一字村300亩低效土地进行标准化改造,弥补南京良庄农产品公司养殖方面的不足,助公司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如今,村民有了就业的机会,蟹农的养殖技术提高了,销路不愁了,大伙共享产业发展带来的增值收益。

美丽乡村擦亮幸福底色

执一杆画笔,远处是湖泊和稻田,近处有树木和人家,夕阳西下,青年男女站在桥上细数家乡的新变化……这是69岁联溪村退休教师钱视力的最新画作。不过这次他不是在纸上作画,而是以“墙”为媒,在乡亲们的房前屋后勾勒出自己心中的“美丽乡村”。

联溪村水槿树是阳江镇农村综合性改革过程中重点打造的一批美丽乡村自然村之一。走进这里,村庄干净整洁,房屋整齐坐落在穿境而过的大众沟两岸,各家各户的墙壁画五彩斑斓……恬静乡村风光尽收眼底。

让村民共享改革成果,美丽乡村建设最为生动直接。水资源禀赋的生态优势叠加农村综合性改革机遇,阳江的“美丽方程”有了更多的解题思路。依托各村资源环境条件、特色风情,对陈晗村、三桥埂村、水槿树进行美丽乡村宜居村打造,提升美丽乡村活力魅力。

具体怎么改?村民说了算。改造前,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规划论证会议,听取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需求。新建公厕、河塘清淤、清理杂物、拆破拆旧……一本本规划方案里,尽是百姓声音。

问需于民更要问计于民。阳江作为建筑之乡,民间建筑水平一流,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村干部鼓励村里的能工巧匠积极参与家乡建设,建出水平、建出特色,征得14条意见建议和方案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亲水踏步、旧物砌墙、生物护坡等见证了全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激情和热度。有才能的退休教师被号召起来在墙面绘制主题多样的画卷,为美丽乡村添色增彩。

村子变美了,百姓笑开颜。89岁的村民钱老美感受颇深,“在村里生活70年了,整个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更新了,水更绿了,村子更美了。”如今的她逢人就夸村里好。

乡村善治激发振兴活力

早上七点,西莲村党总支书记孔兰花一早来到各网格点巡查,村里有6个网格,作为总网格长,她得调度好一切工作。进入夏收季,秸秆焚烧工作是重点,网格员要在各自负责的区域内巡查是否有火点。孔兰花不放心,还要自己巡查一遍,再督促工作人员把秸秆用蛇皮袋收集统一堆放。

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网格内是否有乱搭乱建行为,村民的困难是否及时梳理并解决,“户户到,人人访”有没有真正落实……特殊时期孔兰花和村干部几乎没有下班时间。

推进乡村治理机制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进“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工作的有益尝试,也是重要一环。破题转型期的社会治理,阳江镇不断织密“微网格”,提高社会治理精准度,将全镇19个行政村划分为118个综合网格和3个专属网格,所有网格均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实行动态化、全方位管理。发动网格员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安保维稳、风险隐患排查、防汛抗旱、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各项工作,实现一“网”包罗万象,一“格”消除盲区。

改革初衷不变,力度不减,更要突出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主体思想。阳江镇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完善议事和决策主体程序,健全民主决策机制,通过召开村民小组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两委”会议,形成民主议事决策机制。包村领导每周进村,以定期定时定点的形式,畅通群众言路,接待群众来访,倾听群众意见,直面群众诉求,获得群众一致认可。

乡风更文明,生态更优美,生活更富裕,改革的东风劲吹水乡阳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日子更美、共同富裕的信心更足。□ 本报记者 朱泉 见习记者 潘金铭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