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列车首发——“圈圈相融”,融出发展新动能
2024-06-16 07:57:00  来源:新华日报  

一个“圈”,改变的会是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6月15日10时27分,G8388次列车从上海站驶离,一路飞驰,途经上海、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一市,停靠沪苏浙皖的21座车站,最终再度抵达上海,在长三角画了一个“圈”。

高铁“画圈”,出行成环。这条大环线高铁的开通,串起的是一个个城市群,联通的是一条条产业链,绘就的是一幅幅交旅融合图。

1200公里的“圈”

“山绿起来,人富起来,天地间回荡着中国节拍……”阵阵熟悉的旋律在G8388次列车车厢内回荡,乘务员的舞蹈演绎赢得旅客阵阵掌声。

“我一直到昨天才候补到这趟车,现在内心特别激动!”在上海定居的叶勇此次特地前来打卡,作为一名旅游爱好者,他是京沪高铁首发和不少首发航线的见证者,“有了这条铁路,以后去长三角景点更方便了。”

此次开行的上海—上海虹桥G8388/9/8次超级环线高铁列车全程停靠上海、南京南、合肥南、九华山、千岛湖、杭州东、上海虹桥等21座车站,单向行驶里程超1200公里,全程旅行时间8小时9分钟。该高铁列车将上海、南京、合肥、杭州等4座长三角中心、副中心城市串联,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也首次由环线列车连线成“圈”。

事实上,这条高铁并非全国首条环线高铁,近年来,国内已有多条环线高铁相继开通,如四川省的成都环线高铁、海南省的环岛高铁、山东省的齐鲁环线高铁、江西省的环鄱阳湖高铁、福建省的环闽环线动车、湖南省的长沙环线高铁等。为何本次开通的大环线高铁格外受关注?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运输部高级工程师杨秀志介绍,这是首列沟通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环线高铁列车,环线的设计不仅能够发挥长三角路网优势,减少部分旅客在高铁枢纽城市间换乘的麻烦,更好地满足环线覆盖城市间的群众日常通勤、商务出行的需求,而且该列车串联起长三角经济中心、江南园林、六朝古都、黄山和九华山在内的“大黄山”、千岛湖以及西湖等多个风景名胜区,可以更好地满足群众旅游出行等需求。

每当临近放假,在南京工作的安徽市民陈蕾便会因买不到票而发愁,“基本上很多票都是秒空,候补也候补不上。”在得知这条超级环线开通后,陈蕾此前的担忧随即消失,“期待这趟高铁班次能多一点,让我实现节假日‘返乡自由’!”

与世界五大城市群相比较,长三角城市群是一个新生快速发展的城市群,像个年轻人充满了旺盛的成长力,身体不断健壮的同时汲取人类城市文明的经验教训智慧,那就能站在巨人肩膀上更上层楼。

“长三角城市群在基础设施、产业整合、科创能级、人才集聚、市场容量、美好生活等方面都有巨大潜力,只要将一体化发展战略落地落实,长三角城市群一定能跻身世界城市群第一方阵,此次环线的开通就是重要一笔。”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南通大学长三角现代化研究院院长何建华表示。

6月6日,第六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在浙江温州举行,长三角三省一市首次联合发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事项目清单,建设轨道上的长三角成为实事清单的第一条。

“这条环线高铁的开通,将为‘轨道上的长三角’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何建华说。

产业“破圈”

放眼中国经济版图,长三角地区以4%的国土面积,集聚了全国约1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是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去年,长三角三省一市GDP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

在长三角一直流传着新能源汽车“4小时产业圈”故事,该产业圈以上海为核心,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协同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上海凭借其在芯片、软件等汽车“大脑”领域的优势,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江苏的动力电池产业、浙江的一体化压铸技术以及安徽的整车组装能力,共同构筑了新能源汽车从研发到生产的完整生态链。

作为产业圈上的一分子,常州一家新能源造车企业负责人李亚斌对高铁的开通满是期待,“在长三角地区,能买到我们企业80%的零部件,想要集齐这些零部件,需要上上下下反复换乘,有了这条铁路线,我们的产业衔接将会更加紧密,直接转化成更高的企业效益。”

不只是新能源产业链,正如李亚斌期待的一样,铁路穿针引线,形成串联多点的闭环,将沿线城市紧紧相连,实现各区域高效联动,让城市与城市间的联系更便捷、更紧密,对长三角沿线市场布局、转型升级,无疑是重大利好。

“高铁的开通将会促进区域内资源有效整合,降低企业的成本,助推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推动制造业、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还将提高长三角整体的区域竞争力,带动中国更好闪耀世界舞台。”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张春龙表示。

同样期待这条高铁的,还有企业扎根在池州的施沙,人才一直是制约他们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当看着其他企业轻轻松松招引到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优秀人才时,他一度沮丧,但随着这条高铁的开通,这一困难迎刃而解,“前段时间我们想邀请一家南京高校的专家上门辅导,但这里比较偏,专家不愿来我们这里,高铁开通后,专家表示下周就过来指导我们。”施沙满是欣喜。

“随着城市交通更为便捷,特别是无锡新区站作为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的途经站之一,大大降低新吴区企业员工跨区域出行的车辆、时间成本,形成半小时通勤圈、1小时生活圈和3小时高铁圈。”无锡新区站副站长周权说。

“这条环线高铁的开通,将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内各大要素的互联互通,形成‘环+放射’的高铁网络结构,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苏州大学商学院教授、东吴智库研究员张斌说。

文旅“出圈”

上午在上海City walk,与中式风情撞个满怀;中午来到苏州,体验一把江南水乡的温婉;下午来到黄山,邂逅“无梦到徽州”的浪漫;傍晚抵达杭州,感受“人间天堂”的诗情画意……登上这个“景区高铁”,长三角文旅一体化有了更为壮美的图景。

这条环线高铁沿线设置车站别具巧思,经过江南园林苏州、太湖明珠无锡、六朝古都南京、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城市黄山,再到西湖畔的杭州等,沿线的九华山、黄山西为新建车站,池州站为改扩建车站,沿途串联起黄山、九华山、千岛湖等多个风景名胜区。

此前,在不少人看来,长三角的文旅是较为“散装”的,随着这条“旅游专线”的开通,无疑使得长三角文旅增添了一番“整体化”的味道。专家认为,这条“长三角超级高铁环线”有望成为区域内的“黄金旅游环”。

“交通条件的改善,将全面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文旅融合研究中心主任李洁分析,新的黄金旅游环线也带来了倒逼区域文旅业转型的驱动力,考验城市的旅游接待、文旅策划、线路设计等运营能力,可以预见今年下半年长三角旅游城市的文旅角逐应该会出现一轮小高潮,越来越多的城镇会打出风格鲜明的文旅品牌,推介“出圈”的文旅产品。

去年末,江苏省联合二省一市共同发布第三批“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名单,本次大环线高铁途经的不少城市也在其中,如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常州市武进区、镇江市润州区,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安庆市太湖县、黄山市歙县等。

借此次“东风”,长三角如何更好地推进文旅一体化,实实在在扩大长三角民生“幸福圈”?李洁认为,应从区域文化资源挖掘上下功夫,提升对长三角区域文化内容挖掘、阐释、艺术创作能力,完善文旅融合的上下游产业链,推动平台技术和文化旅游产品的创新和技术迭代,创造更多区域间文旅交流的机会,创新文旅融合发展多部门协作机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围绕大环线高铁发展文旅等产业的同时,让“好风景”与“新经济”比翼齐飞是绕不过的话题。李洁指出,长三角各地通过生态城市的发展定位,促进招商引资、集聚创新资源和推动产业升级。比如上海,经过多年攻坚,黄浦江核心段45公里岸线、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岸线先后实现贯通,曾经的“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发展秀带”。

加速“融圈”

截至5月份,作为全国高铁网络最发达完善的区域之一,长三角铁路已拥有26条高铁线路,动车组开行范围覆盖除浙江舟山以外的所有地级市。铁路营业里程超1.45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超7200公里。今年1—5月,长三角铁路旅客发送量超3.57亿人次,同比增长18%。

业内人士表示,超级环线的开通将重构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地图,在原有发展基础即沪—宁—合发展带、沪—杭—甬发展带的格局中,形成两条新的发展轴:沪—苏—湖—宣—合发展轴、沪—苏—通—盐发展轴。

在此条大环线高铁中,江苏段是重要一段。近年来,随着青盐铁路、徐盐高铁、连镇高铁、盐通高铁、连徐高铁等相继投运,江苏“三纵四横”高铁网基本形成。截至目前,全省铁路总里程突破4500公里,其中高铁超过2500公里,跃居全国前列,密度达到237公里/万平方公里,居各省区之首。

织线成网、互联互通、持续扩容的江苏铁路版图,使得“同城化”效应不断放大,时空距离持续缩短。目前,江苏共有73座高铁站开通客运业务,密度位居全国第一。13个设区市全部开通进京达沪高铁列车,“一网覆盖江苏、一票走遍全省、一站发往全国”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一组数据表明,江苏铁路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澎湃动力。我省铁路客运量、货运量均列长三角三省一市首位。在公、铁、水、空4种交通方式中,我省铁路客运量已超过50%,铁路成为公共出行首选。货运量增长迅速。丰沛铁路、洋吕铁路南段和徐州中新钢铁集团铁路专用线等陆续开通运营。全省稳定开行中欧(亚)班列线路已达24条,覆盖欧亚20多个国家。13个设区市均开通海铁联运线路,稳定开行线路26条。

随着大环线高铁的开通运营,“环线高铁”成为热词,在高铁路网密布的江苏,可能会形成自己的高铁环线吗?

“江苏未来的环线一定会有很多。”张春龙说,江苏交通网络发达,省内已经有了环线雏形,包括东边的沿海、西边的徐州和南京、北边的徐州和连云港以及南边的苏锡常,预计第一条环线将在苏南区域内,后续苏南、苏中、苏北都将连成一个“圈”,这个“圈”不仅包括核心城市,各区域的县级市也将融入其中,当然仅靠环线高铁圈远远不够,还需要纵向、横向进行联通。

“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或许只是开始,未来在长三角城市群,还将形成各种大大小小的高铁环、城轨环、地铁环。”何建华说。(记者 田墨池 许愿)

责编:刘慧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