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土文化作为乡村的精神命脉和独特魅力所在,不仅是乡村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的重要源泉,更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然而,当前乡土文化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却面临着保护与发展不平衡、制度保障不健全、创新方法单一、文化认同感减弱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保护性传承、生活化融合、多维度创新才能解决。
保护性传承——
留下乡土文化根脉
乡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民族身份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标志。守护乡土文化记忆要确定乡土文化传承重点。乡土文化记忆是农村历史与现实的纽带,是农民身份认同的基石。守护乡土文化记忆应深入挖掘乡土文化中蕴含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谐共生、尊重自然的生态理念,“一家有难,众人相扶”的邻里互助观念。保护好承载着农民记忆与情感的历史遗迹和民歌、民谣、民间故事、传统节日等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它们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梳理历史传承脉络,明确乡土文化发展高度。
乡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需要梳理其历史传承脉络,明确其来龙去脉和发展向度。应加强对农村历史文化的研究,深入挖掘农村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揭示其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变规律。通过编纂村史、家谱、方志等方式,记录农村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为乡土文化的传承提供历史依据。立足信仰信念的高度实现乡土文化活态传承。通过举办特色乡土文化活动、开展优秀乡土文化宣讲等方式,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树人的目标。
落实文化保护政策,夯实乡土文化支撑。政策的落实是乡土文化保护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应加大对乡土文化保护的投入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为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建立健全乡土文化保护机制,明确保护责任主体和具体措施,加强对乡土文化保护工作的监督和考核。加大对乡土文化传承人的扶持力度,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激发他们的传承热情和创造力。通过设立传承人专项基金、提供传承场所和设施、开展传承人培训等方式,为乡土文化的传承提供有力保障。
生活化融合——
激活乡土文化活力
一个文化积淀深厚的乡村,在迎接新时代的发展机遇时,如何将乡土文化巧妙地融入乡村新生活,是乡村振兴面临的现实课题。建议以农民需求为中心,强化乡土文化服务。乡土文化融入农民生活应紧密围绕农民的实际需求展开。既要深入调研了解农民在文化娱乐、精神寄托、知识获取等方面的具体需求,又要创新文化服务模式,提供符合农民口味和兴趣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文化活动为切入口,提高农民文化参与度。文化活动是乡土文化融入农民生活的重要载体。可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活动,如文化节庆、文艺演出、民俗体验等,吸引农民积极参与其中,亲身体验乡土文化的魅力。这些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以教育引导为基点,提升农民文化素养。教育是乡土文化融入农民生活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乡土文化教育,可以提升农民对乡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增强他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只有充分发挥村民的文化创造力,引导他们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才能走好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多维度创新——
培育乡土文化新生态
文化的生命力来源于创新创造。文化创新是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内涵突出的文化业态”的重要途径。首先,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推动乡土文化数字化。科技创新为乡土文化发展提供了新手段。通过数字化手段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建模和模拟,不仅能够保护易失传的技艺,还能让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可开发互动性强的应用程序,如AR体验应用,让用户以全新的方式体验乡土文化,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传播力。其次,以文化创意为引领,激活乡土文化吸引力。“创意”是产生新事物的能力。通过艺术提炼和活化,文化创意能够让乡土文化“活”起来、“潮”起来,让乡村“火”起来。可借助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深入挖掘乡土文化中的独特元素和符号,将其融入现代生活场景和产品设计中,创造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文化产品。如此,不仅能提升乡土文化的吸引力,更能形成创新力更强、附加值更高的新业态,夯实乡村全面振兴的经济基础。
乡土文化是乡村的独特名片,是外界认知乡村形象的重要标识。抖音、快手、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为乡土文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空间,可以有效提升乡村文化品牌的影响力。武强年画、地扪侗寨、袁家村、高迁古村等均是通过社交平台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引起了公众的关注,提升了文化品牌美誉度。线下通过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乡村大戏台等现有平台,打造集思想教育、文化活动、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文化CBD”,提升乡村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增强其影响力。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土文化的传承、融合与创新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通过保护和活化利用文化遗产、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和文化活动平台,可以有效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凝聚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力量。□ 张琳琳 施坚
(作者分别为淮阴工学院苏北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教授;本文系2024年江苏省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乡土文化在中华文明现代化转型中的社会功能及江苏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4MLB013〉成果、淮阴工学院课题“‘数字+文化’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Z421A24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