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处长江、淮河流域下游,是拥有江河湖海水元素“大满贯”的省份,全省水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7%,居全国之首。12月30日下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江苏省长江大保护及水环境治理情况,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该省“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总体进展情况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据了解,“十四五”以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铁腕治污,系统修复,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在断面数量翻番、全国最多的情况下,江苏省国考断面水质连续三年达到优级水平。
在统筹推进重点流域治理方面,江苏印发实施《江苏省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以长江大保护和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江北运河沿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沿海地区生态环境重点问题治理为核心,构建全省“江河湖海”生态环境“一保护三治理”的格局。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组织开展长江干流通江支流水质稳定达标专项行动,推进实施《关于加强我省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的指导意见》,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连续7年稳定在Ⅱ类,主要通江支流连续3年稳定在Ⅲ类及以上。近年来,江苏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量呈现恢复态势,中华鲟、胭脂鱼、水禾等珍稀濒危动植物被记录发现,多年未监测到的鳤鱼重归视野,刀鱼资源丰度“一路向上”,江豚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十四五”期间,江苏关停沿江八设区市化工企业3877家,取消26家化工园区定位,累计腾退长江岸线84.6公里,自然岸线比例提升至64.4%。率先完成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工作,累计排查长江入河排污口1.6万个,整治完成率达99%。40个生态安全缓冲区、16个“生态岛”试验区试点,共同筑起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网。
此外,江苏积极深入开展污染源头防治。将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治本之策,“十四五”期间推进实施流域骨干工程共计1074项,项目总投资1273.74亿元。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印发《江苏省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持续推动工业园区污水管网建设和污水收集处理效能提升。出台《江苏省重点行业工业企业雨水排放环境管理办法(试行)》,规范雨水排放行为。在全国率先开展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完成全省225家城镇污水处理厂和4867家工业企业技术评估。
在重要水体保护方面,江苏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定期开展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及长效管护,指导地方做好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及优化调整工作,印发《全省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矢量图集》,2024年,全省96个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Ⅲ比例为100%。积极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落实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清单》要求,明确江苏省列入清单的186个美丽河湖建设时序。出台《江苏省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实施指导方案》,指导地方按照“一河一策、有序推进”的原则,统筹开展美丽河湖保护建设工作,江苏省天目湖、吴淞江、秦淮河、小溪港、芒稻河等案例被评为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2025年,江苏将更加系统推进流域治理。始终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深入开展长江干流通江支流水质稳定达标专项行动,“一地一策”“一标一策”推进长江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以江北运河及骆马湖、洪泽湖、高邮湖、宝应湖、邵伯湖、白马湖等“一河六湖”为重点,计划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扎实推进江北运河沿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此外,更加深入实施本质治污。持续开展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推进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推进城市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工程,2025年全省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80%,“十五五”期间继续稳步提升。实施城市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工程,确保治一条成一条。利用好全省水产养殖智慧管理平台,推动各地规模以上养殖池塘逐步实现尾水达标排放。进一步推广农田排灌系统循环生态化改造、秸秆离田综合利用、水稻直播改机插等农田退水治理措施。
同时,更加全面推进三水统筹。以美丽河湖建设为统领,加快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要素协同治理、统筹推进转变,到2027年全省美丽河湖建成率累计达到43%以上,逐步实现“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目标。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