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盖钧镒:一生只为豆满仓
2025-01-10 09:12:00  来源: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杨频萍 顾星欣

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六十余载,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小小的大豆,他是中国唯一的“大豆院士”。在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中,盖钧镒入选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

1953年,盖钧镒进入南京农学院学习,毕业后他本想投身祖国北大荒,但因成绩优异被学校留下任教,成为大豆遗传育种学家、生物统计学家马育华的助手。当时大豆研究人员短缺,从未接触过大豆育种的他,一种便是一辈子。“做一行爱一行,从来没有想过去研究别的作物。”盖钧镒说。

上世纪80年代,盖钧镒远渡重洋,成为南农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他用两年半时间走遍美国大豆产区12个州,感觉到了差距。大豆虽原产自中国,但美国通过种质研究、杂交选育将大豆的单产大幅提高至中国本土单产的两到三倍。

“只有掌握种质资源谱系,才能培育出更优良的品种。”访学经历让盖钧镒深刻认识到,野生大豆是中国宝贵的财富,其中蕴藏的丰富的大豆遗传资源亟待保护和研究。带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盖钧镒毅然回国,下定决心收集全国大豆地方品种,寻找优异种质资源。他放弃在上海工作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开始了长达32年的两地分居。

回国之后,盖钧镒跑遍大豆生长的主要产区,搜集原产中国的大豆种质资源。“这些大豆都是在他的带领下,到科研单位、到市场、到农民家里去找来的。”谈起老师,盖钧镒教出的第一批学生邱家训感慨万分。他们挨个单位要,一村村地找,挨家挨户地问,从一颗两颗到成千上万颗,将这些珍贵的种子珍藏起来。

当年还没有用于保存的冷藏设备,盖钧镒和学生们就买来可以密封的酱菜瓶,里面放上干燥剂,将搜集来的两万多份大豆种质资源存放在数以万计的瓶瓶罐罐之中,通过不懈努力,盖钧镒的研究团队建成世界第三大大豆种质综合性状数据库,其规模仅次于中国国家种质库和美国农业部的大豆种质资源库,为中国第二、世界第三。

种质资源收集只是第一步,为打赢这场种业翻身仗,盖钧镒牵头创建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在东北、黄淮海和南方3个大豆产区建立育种研发基地,先后培育出60余个大豆新品种。2022年,盖钧镒团队培育出的新品种“南农47”经测定亩产达到306.5公斤,越来越多以“南农”命名的豆种不断刷新纪录,突破国家大豆高产攻关目标。

大豆亩产一步步提升,可盖钧镒还是常常感到压力。“缺口还是太大了!”盖钧镒知道,大豆蛋白质含量高,是饲料的重要原料之一,依赖进口就相当于把饭碗交到别人手里。

盖钧镒心里有一组数据:2021年我国进口大豆8989万吨,而我国的大豆产量约1640万吨,自给率仅有15%。土地有限、亩产有限,如何填补这个巨大缺口,解决“卡脖子”问题?

“美洲纬度较低的热带、亚热带地区能种大豆,亚洲的低纬度地区为何不能种大豆?”深思熟虑后,盖钧镒提出“大豆南下”计划,团队带着1356份适合南方地区种植的大豆种质资源来到海南三亚,在三亚崖州坝头基地对世界大豆种质资源进行适应性鉴定和遴选,发掘到亩产超过500斤的品种,远超国内平均亩产270斤的水平。同时,他还努力推动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我国大豆自给率稳步提升。

“要想大豆发展得好,人才是关键。”盖钧镒从未离开课堂,他鼓励学生“学而知不足,思而得远虑;勤奋以求进,执着以探新”。60余年来,他累计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等高级人才200余名。如今,盖钧镒的很多学生都已到了退休之年,而他还奋战在科研一线,每天早出晚归,奔走在全国各地有大豆的地方。“他不仅看地里的新品种,还关心配套耕作方式和地域性病虫草害,跟大家在一起总是聊大豆的事儿。”博士生藕冉说,他是同学们眼中的“工作狂”。盖钧镒的学生、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办公室主任孙磊说,“在这个年龄还在发光发热,为什么还要坚持呢?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始终葆有着一份为国奋斗的情怀。”

虽已经89岁高龄,但是盖钧镒的脚步没有停歇,“我现在年纪大了,要靠我们培养的下一代、下下代,坚持把我们中国的大豆产业科学技术赶上去,真正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作一点贡献。”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